今天偶然间看了《玄奘大师》纪录片,本想着看了这么多遍西游记,玄奘大师我已经很了解了,但还是有点好奇心看了。
刚开始看到玄奘大师生于官宦之家,从小深受儒学熏陶,并非西游记上说的那样,因不同于我的所想,就很想继续看下去。
越看越被玄奘大师的信念所感动,感动到窒息的是玄奘大师一人穿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沙漠,那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空旷的大漠只有影子相随。
玄奘大师在沙漠中行走了一百多里之后,玄奘发现自己迷路了,就在这个时候,他又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他只顾牵着马匹在沙漠中艰难行走,谁知带的水已中途掉落,当他发现返回拿回水袋时,水已经一滴未留。西行刚刚开始,救命之水就荡然无存。 死一般沉寂的莫贺延碛,绝无水草,他已不可能走出八百里沙海,绝望中的玄奘,走上了回头路。
当他走出了十多里之后, 停下了东归的脚步,他决定继续西行,他告诉自己: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归而生。于是继续走上了西行的求佛之路。
根据史料推断,玄奘至少四天五夜滴水未进。强烈的求生欲望在支持着玄奘前行,“虽然如此,但心已无所畏惧,只是没有一滴水,前行一步都非常艰难。“ 人的生命毕竟是有极限的,在漫漫的黄沙中,生命正在渐渐地远去。
“夜半忽有凉风吹来,如冷水沐浴,眼睛又能够睁开。“ 又一个夜晚降临了,昏睡中的玄奘渐渐苏醒过来,在距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他又站了起来,繁星满天,孤独的身影在用最后的力气向西挺进。 奇迹就在这时候降临了,玄奘的马突然发现了水源。在一片草地的背后竟然浮现出一个池塘,池水甘甜,清澈如镜。 在莫贺延碛,玄奘第一次遭遇生与死的考验。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四天五夜滴水未进的人,究竟是怎样走出这片死亡之地的。
看到这里我有种想哭却哭不出来的难受,一个人到底有多大的信念,才让他如此无所畏惧的面临死神勇往前行?
我想他拥有一种远远超过常人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一方面来自他对佛法坚定的信念,一方面深深植根于他的天性。
突然让我想到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抱怨自己这不好,那不好,可是自己真的尽力去改变了吗?
是的,我们每个人貌似每天都很努力地活着,可是我们真的目标明确吗?有坚定要去实现目标的信念吗?有实际行动去达成自己的目标吗?
很惭愧,至少我给自己找了很多没办法实现的理由。因为没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没有非常坚定的信念,所以才有了迟缓甚至不动的理由。
独自一人穿越莫贺延碛长达八百里的沙漠放到今天都是奇迹,在很多人眼里甚至都是疯子的行为。可是只有付出不同于常人的努力才能取得不凡的成绩。
对于同一个事情,想成事的人在想办法怎么做,懦弱的人看到都是困难和问题。
然而想都是问题,做才是办法。
玄奘大师在高昌国被国王再三挽留,国王说:“弟子敬慕法师,一定要留下法师来供养。” 然而玄奘说:“我西行只为求法,国王或许可以留下我的躯体,但西行之心不可留。” 可见他求佛之信念的坚定,不为外物所诱惑。之后高昌国王看到大师求佛之心如此坚决,便以倾国之资相助大师,并与其结拜为兄弟。
玄奘大师西行路上一口坎坷却也遇到很多贵人相助,最终顺利达到目的地那烂陀。拜师年过百半的戒贤大师,在那里日益精进5年,在印度的游学讲经9年,几乎踏遍了印度的每一寸土地。
14年后返回大唐,路途经历了4年,回到大唐受唐太宗的接见,唐太宗对初次见面的玄奘非常欣赏。然而,皇帝对佛法似乎一点都没有兴趣,他更关心西域和葱岭以西的风土人情。
自从汉帝国灭亡以来,统一的大唐又一次开始关注世界。北方的突厥人已经归顺,但西方的突厥人仍旧威胁着丝绸之路的安定,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渴望恢复丝绸之路的新秩序。
唐太宗皇帝希望玄奘大师写一本书,将十九年西行的见闻记录下来。于是玄奘大师白天写书,晚上翻译经书,最终完成了12卷本《大唐西域记》,一部被今天学者公认的稀世奇书。
后来玄奘大师上书上位的唐高宗,请求在长安的慈恩寺营建一座佛塔,用了保存取自印度的经书和佛像。唐高宗答应了玄奘的请求。 根据一座印度佛塔的样子,玄奘设计了慈恩寺佛塔的造型。建塔的时候,玄奘亲自搬运砖石,那一年,他已经五十三岁了。
慈恩寺就是今天的大雁塔,在大雁塔的正面,玄奘树立了两座石碑,分别雕刻着唐太宗和唐高宗撰写的文章。世事无常,玄奘希望大唐的两位皇帝,能够永远地护佑大雁塔。
58岁那年,玄奘大师会洛阳老家收拢了父母的遗骸,了结了自己在世俗的最后一件事。
60岁玄奘大师入住玉华寺,在玉华寺中的玄奘,再也没有踏进过繁华的长安城。因经书翻译量巨大,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佛经翻译上。十九年的时间,完成经书翻译1335卷,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 玄奘翻译的佛经,数量之巨大,质量之严谨,全面超越了他的前人,后来者更是难以企及。
玄奘大师觉得自己即将寿终正寝时说:
“我眼前有白莲花,大玉盘,鲜净可爱。
“ 冥冥之中,玄奘似乎听到了佛的声音,西天在召唤。
弥留之际,玄奘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成百上千的人,携带着华盖珍宝,徘徊在肃成院。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玄奘相信,他能够成佛。
公元664年二月五日夜晚,玄奘安详地离开人世。那年他享年64岁。
四月十四日,玄奘下葬。
史料记载,从皇室到百姓,从佛门到俗世,长安附近五百里内送葬者一百多万人。
斯人已逝,留给世人的是绵绵不绝的怀念。
大唐的皇帝这样表达自己的心情 :苦海方阔,舟楫遽沉,暗室犹昏,灯炬斯掩。
在中国佛教史上,玄奘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他不仅翻译了规模庞大的经书,而且创立了著名的法相宗。
读史使人明智,看到玄奘大师的求佛之路,真可谓极致的努力,努力到无能为力。
作为今天的我们,享受着前人劈荆斩刺带来的幸福,而我们又为后人做了哪些努力呢?
每天问问自己:你今天真的极致努力吗?
注:本文引用电影《玄奘大师》很多原文,只为表达我对玄奘大师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