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某本书里看到作者提到了这部电影,就默默地记下来下载好,终于在一个雨夜里打开了这部电影。雨水打在窗外的树叶上发出“飒飒”的声音,时间像静止了一样,静好的时光里,一个人关掉所有的通讯工具默默地观看着,体会着女主的所有经历所有的精力路程。
《走出非洲》这部电影是改编自丹麦著名的女作家卡伦·布里克森的同名自传体小说,值得一提待的是卡伦·布里克森还与安徒生并称为丹麦的“文学国宝”。《走出非洲》这部电影再现了作家卡伦.布里克森的奇幻非洲生活,再现了她在非洲肯尼亚读过了20年的人生轨迹。
电影里的女主人公凯伦是丹麦一个富家女,同时也是一名大龄剩女。凯伦把自己描述成一名神游者,因为讲故事是她的强项,她能随便由别人任意一句话开头就娓娓道来一个个跨越地域跨越种族的故事。这项非常人能及的讲故事能力是与凯伦旅行者的父亲离不开,凯伦父亲在凯伦很小的时候总会跟她说起很多关于他旅途中遇到的各种有趣的事情,这足以培养了凯伦异于常人的想象力,或许这也是她走进非洲的源动力之一。
凯伦钟情于她的远方表兄,而表兄却心不在她。尴尬的年龄,对生活的厌倦,她抱着一颗被爱情伤透的心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与表兄的兄弟布里克森结合。她想要他的头衔——英国爵士,而他想要她的钱,这段婚姻的开始是“契约式”的,各取所需罢了。他们利用家里的钱去非洲开拓了一片农场,雇用当地人种咖啡。
布里克森对凯伦并不上心,婚礼后的第二天,凯伦还没起床就外出打猎了还留话要到下雨前才回来。然而,在非洲,下雨并不频繁,或者说是稀罕。初到非洲的凯伦,远离了熟悉的家人和熟悉的环境,甩不开对新环境的恐惧,本以为可以依靠的丈夫也置之不理。在这片浩瀚的大地中,她孤无所依。她得知丈夫把她抛下时,她既气愤又委屈,哭着冲回房间,打开行李箱,想收拾好东西回家。但是,她看着自己千辛万苦运过来的行李,看着投入了那么多的农场,却又没能割舍。这些都是她的!她是一个占有欲很强的人,贯穿整部电影,她好强的性格时刻在强调着她的占有欲,她说,“这是我的农场,我的房子,我的工厂......”。
毋庸置疑,她是一个好强的人。
也正是这种性格,让她有男人般的毅力和办事能力。她开始收拾起自己的心情,全身心投入到农场里。她经常去察看咖啡的生长进度,拜访当地的酋长请求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囤积水源引流到咖啡园,还亲自跑到田地里,麻利地跟其他佣人一起扶苗入肥,一个个黑肤的佣人惊讶地看着自己的女主人,而她却旁若无人地进行着。这个时候,她或许想让自己忙起来,是为了逃离心里的失望和伤心,是为了自己的农场能尽快收成。而无形中,她也赢得了佣人们的尊重。
也正是这种性格,在为当地土著办学校而遭到当地英国人非议时,她在宴会上狠狠地给出言不逊的所谓拥有尊贵身份的男骑士一个响亮的巴掌,看她脸上的无所畏惧你会赞叹暗喜。也正是这种性格,在得知丈夫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叛她时,她选择了请他离开,尽管她已经爱上了他,也尽管她还是需要他的。也正是这种性格,在与丈夫离婚后,让她波不及待得想要留住自己的真命天子丹尼斯,想要把这个不羁的探险家用婚姻栓住,成为她的“东西”。而也正是这种性格,在遭到丹尼斯的拒绝受婚姻的约束后,不哭不闹,安静地让他在婚姻跟自由间做决定,安静地在他选择自由后让他搬出自己的家。
在那个偌大的农庄里,从咖啡的播种到收成,再到出售,她都能把它们安排地井井有条,循序渐进;在那个有虎狮相伴的国度,她面对猛兽袭击,能猛地抽出长鞭只身穿越荆棘,冲到饥酣淋漓的狮前用力鞭打它,从它口中救下奄奄一息的牲畜,那时,能从佣人们的眼神里看到的除了惊讶还有钦佩;在那个广袤的大地上,她不尊不卑,特立独行,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她宣泄悲伤的方式更多的是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不断地工作,让自己忙碌起来。
她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赢得了她该有的尊严,在临近结束的画面,那个曾拒她与门外的“男尊俱乐部”成员主动邀请她进这个男人的世界喝酒。你看她从容不迫地踏着小碎步径直随那位成员去吧台,无视周遭诧异的眼光,缓缓举杯,优雅地喝完酒,再把酒杯顺理成章地放下,留下一个倔强的背影给身后那群木然的男人们。在片中,面对爱情,她拿得起放得下;面对生活,她敢作敢为。
作为一名女性,她保留了心里柔软的那部分,保留了她柔情似水的那一面。在讲故事时,她精致的五官在柔和的暗黄色烛光下变得越发地动人,她用磁性的声音向她的朋友娓娓道来,那一一个生动的故事立即在听众的脑海里形成一个个画面,让人身临其境,时钟好像忘记了转动,也沉醉在她的故事里。她面对心爱的人时,也会温柔地依偎在爱人的怀里,跟随着音乐跳舞;看到爱人突然回家,疲倦地在莫扎特的音乐中沉睡时,她欣喜地小跑到他身边,贴心地关音乐,搬一张凳子坐在他旁边,手搭着他的手进入他们的梦乡里。还有,我想在当地土著的心里,她的名字将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光环包围着,正如她在他们心中一样。
善良,是凯利头上一个持久的光环。
初到肯尼亚,她在拜访当地酋长时遇到一个腿受伤的小男孩,聪明的她深知不经过治疗小男孩的腿就会废掉,她也深知当地土著人不愿意去医院,便用激将法先让小男孩到自己的房子里敷药,又用为他提供优厚工作机会的策略来引诱他去医院治疗,而小男孩的腿才得以保住,她也开始主动为当地的土著提供药物。
因为丈夫的原因,她患上了梅毒,治疗后的她没法再怀孕,她喜欢小朋友们,她也知道知识的力量。她开始自行为土著人的儿童们开办学校,各种反对的声音,各种非议,她都无视了。她一遍遍地说服酋长,让他同意小朋友们都来上课,都来接受知识洗礼。那个小课室成了她经常去的地方,她喜欢待在旁边默默地看着这些小孩子们。她的庄园,她的工厂,在被一场大火烧了之后,她破产了,不得不踏上回丹麦的归程。
这时的肯尼亚,成立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政府强行驱赶土著们离开自己的土地。凯利曾经为了让土著们,她的佣人们能够住在一起费尽了苦心,通过多向政府交税的方式来保住土著们的土地。但是如今,她要走了,她没办法再留下保护她曾经的佣人们了,就想方设法为他们留住本属于他们的土地。
她一遍遍地与政府官员交涉,还在新到任的当地最高官员的见面会上向他下跪,当着所有权贵的面下跪了,“土地是他们的,我们占有了反倒他们无家可归......”。她的义无反顾,终于为土著们要到了一片土地,可以让他们继续保持原有的生活。在即将离开时,她的佣人们依依不舍,那一个个真挚的脸庞流露出了悲伤和心疼。善良,是可以跨越语言,跨越肤色,跨越种族,自然而然地传递出去的。凯利肯定是坚信这一点的,她坚持着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承担着本不属于她的责任,在土著人们的心里种下了深厚的情谊。
她还是一个率直的人。面对爱情,她倾之所有的感情,毫无保留地,尽管曾备受伤害。在与丈夫布里克森产生感情后,她为了给前线的丈夫运送物资,毅然亲自带队跨越高山、沙漠,打破了妇女不得上前线的规矩。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曾在荒野中迷路,曾受过猛兽的袭击。她好像一个勇士,身披着无形的铠甲,义无反顾地前进。
在备受丈夫的伤害后,她与情人丹尼斯的感情不断升温。这一次,她再一次把自己投进去,如从没受过伤一样。他曾带着她,深入非洲,在大草原上驱车,观赏奔腾的牛群;在深林里狩猎,一起举枪射击雄狮;在荒野里深聊,在野夜里起舞。他曾带着她,在空中飞驰,穿梭在云彩中,她伸出她的手向后探紧牵着他的手。这一次,她找到了她的真命天子了吗?是吧?如果是,那为什么上帝要那么快把丹尼斯从她身边带走?他已经答应她,放弃自由,选择了她,愿意随她回丹麦了。新生活貌似刚开始,她阴霾的生活里刚开始有一丝阳光穿越云层洒下来了。非洲广阔的天空,她独自一人站在远处,看她在风中单薄的身影,上帝怎么舍得呢?然而上帝就这么做了。她孤身一人踏上了火车......
《走出非洲》这部电影,长达2个小时41分钟,但影片中不时出现的恢弘的非洲大陆、雄伟的风光、脱俗古老的土著音乐,让我极为震撼,也让我极为投入。在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更多的是关注女主人公凯利,剖析她的角色,分析她的性格,深深地感受这个人物角色的所有喜怒哀乐。我很喜欢她的性格,好强但不失善良,坚强但不失柔情,对爱情对生活,全身心投入,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生活。她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我所追求的。这是一部还得反复斟酌的电影,也是一部值得分享的电影,因而与你共享。
欢迎爱经典电影爱分享的你与我分享你的想法,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