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钟响起,从梦中惊醒。又一次未完成阅读写作任务昏睡到天明了。
我记得昨天接待生活频道记者,采访产业红旗和禁烧工作情况。他的名字叫庞书刚,一个非常朴实的小伙子,瘦瘦的,黑黑的,感觉尚未脱去学生的稚气,但他已经是一个很有经验的记者了。
首先陪同他来到工业区,对创福、迎春等企业进行专访,下午又到一望无际的收割后的农田进行拍摄,最后是针对近期工作做专题讲话。
面对摄像机进行公众表达,是我至今无法跨越的坎儿,但是职责所在,又不得不面对。经过一番纠结,总算是录制完毕。
回看了视频,发现自己在讲话时不停的眨眼睛,十分的不自然,原来我在思索组织语言时会有这样不自觉的动作,平时还真的从未觉察。从视频上看自己有点尴尬又有点好笑。
平日里电视谈话节目也没少看,只看到别人在镜头前侃侃而谈,怎知面对镜头说话竟如此艰难,表情僵硬,思维空白,无意识动作频出,巨汗无比。
关键时刻,小荻老师教的沟通技巧全部忘记,对象,目标,观点;主题,观点,论据,清晰自然的沟通逻辑思维习惯尚未养成,就只好被紧张的“大象”牵着走了。
分析原因:
1.工作连轴转,没有时间思考和做作业;
2.逻辑沟通练习较少,明明有套路,却不按套路出牌,说话码字都过于随意。
3.察觉症结所在,却从未针对公众表达进行刻意练习;
4.自卑心作怪,因为不善说,所以羞于说。
如何改变?
想来想去,除了不断练习没有任何的捷径。
1.挤压午睡时间,爬楼,并静下心来,写作业,补作业。
2.每天分析一篇文章结构,写出框架。
3.根据工作职责所需给自己做一些命题,写出演讲初稿,然后对着镜子进行语言表达练习,注意表情是否自然。
4.每天把要表达的事情按沟通逻辑思路先写下来,然后再去说,逐渐形成思维习惯。
习惯养成需要每天不断的强化练习,从今天起,不急躁,不慌乱,不气馁,多一些套路,少一点随意,把沟通逻辑内化于心,变成自己的甜面包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