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阅读主题的书籍,发现大部分都是日本作家写的。购书的时候并没有刻意为之,入手后才发现,关于阅读这一块的国内书籍确实不多。
是因为对本国的自我认同感太深,所以对国内的作品熟视无睹,而文化和思维的不同使得外国作品本身对我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还是因为,在实际上,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就存在悬殊? 说回到书上来:《超级阅读术》和《深阅读》。
这两本是同一个作家所写,日本作家:斋藤孝,《学会学习》也是他的作品。作者在教育学,沟通技能,阅读技能等方面都很擅长,并有作品。
我们从幼时开始就接触书至今,一波波的读书热潮掀起,我们在其中随之浮沉,可是我们真的会读书吗?真的明白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吗?
我也是在书中跟着作者亦步亦趋走完全程,加上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思考,写出来,希望可以引你入境。
001,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是一个不可约化的思考过程。这个过程中,你眼睛看到书上的信息,然后在自己的大脑中进行重新构建与筛选,经由想象,最后呈现出画面来。这整个的过程,不管哪一个环节,都不能省略约去,而思考贯穿整个环节。
而电视剧和漫画为何不能带给我们这样深的思考?就是因为它直接把信息用图像的方式呈现给我们了,省略了在大脑中的置换这一过程。 大脑也有代谢,也需要刺激。用进废退,熟能生巧,不但适用于技能,更适用于思考。
再者,即使大脑中有很多知识点,不去重复思考,就没法形成一条回路把一个个的点串起来,成线、面、网、框架。 正如作者所说:你必须将读书变成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在此基础上,持续有效地增加阅读量。也许一开始你会感到有些困难,不过,这种训练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力所能及的,而且极其有效。
002,怎么读?
“我们需要按照书的不同种类来改变我们的阅读方式。另外,读书还能分成实用型读书和趣味型读书。所以,我在读书的时候,会按照不同的目的来调整阅读方式”——作者如是说。
一味地只讨论速读或者精读是不负责任的。不同的目标和诉求,当然要用不同的方式和路径。结合作者在书中提及的,以及被普遍认可的读书方式也无外乎这么几类:速读,精读,深阅读,二八读书法,逆算读书法,二成读书法,主题阅读等等。
一,速读。(不起跑,怎么上高速?)
这类方法主要用于获取新知方面,需要读者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知识基础。“书本来就不是用智商来读的,而是用知识来读的。”【划重点啦!】因此,读书的过程,有着累计知识的实质性意义。书读的越多,你的知识也就越丰富,对内容的理解也就越快,从而使得你的阅读畅通无阻。
正如万维刚老师在《万万没想到》里说的那样,如果你的大脑带宽如果还不足以理解书中的内容,又怎么能奢望速度呢?有了存量,再见到类似的内容,你就能一眼截获,快速收纳进来不用去花时间思考,这些字的组合到底是什么意思,才能有增量。 所以,想要快,第一,你要有起始速度(读起来先);第二,你要有燃料(积累知识量);第三,要有个过程(耐心)。
二, 精读。(不深潜怎会看见旖旎风光?)
既然要精读,对象必须是精品。古今中外的作品如作者一次次提到的《论语》、《红楼梦》,莎翁、叔本华、尼采,这些名家大作,每一本都值得我们毕生研读。 分段读,分页读,分章节读,记笔记,查看相关书籍和资料,读三遍五遍十遍N遍,怎么折腾,都不为过。
作者在《深阅读》一书的序言中也写到:“人类的思想早已达到极品深入的程度,犹如地层深处流淌着的纯净的水。相较而言,我们平日面对的各种麻烦,不过是河流表层的浊水罢了。浊水喝着很苦,但只要向下深潜,就能找到清流。关键在于,我们首先得知道底下存在清流,然后还必须具备‘深潜力’。而读书,就能教会我们掌握这种‘深潜力’。” 人性不变,思想上的所有疑惑和苦楚,我们都不是第一批经历的人,所以,我们有幸一边了解新知,一边深潜去获得清流。
三,二成读书法、逆算读书法、主题阅读法。(各就各位,按需分配)
【二成读书法】其实也就是“二八定律”在阅读上的活用,它是目的性比较强的精读和速读的混用。
“二成读书法,顾名思义就是仅仅阅读整本书的二成就能抓住重点的技能。”也就是说,整本书中重要的1/5精读,其他的速读完成就可以了。不过作者还说,“这个二成读书法,需要根据你在读某本书时的需求来判断是否适用。它可以说是用于工作目的的速读法。”
【逆算读书法】主要适用于议论文。
因为议论性的文章,一般会把结论放在最后,“如果一开始我们就读到结论,然后再从头开始读起,效率会更高,并能准确把握书中的整体内容。”
【主题阅读法】主题阅读的目标性比较强,主要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掌握或者整体了解某种技能。比如如何阅读,如何写作,如何有效沟通等等。 大体来说,你定好某个主题之后,可以通过书评或者推荐书单中,先选出十本左右这个领域的高质量的书;再根据你自己的阅读速度定一个周期,在这个周期内完成这一主题的阅读;拿到书之后先全部快速浏览一遍,在读的过程中选出两三本为主进行深阅读,其他的作为辅助阅读。这样阅读的好处是:同一主题的书,大都会有重合之处,这些地方看一遍即可;而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书会有不同的角度和解读,这样就可以多角度而全面地了解,避免狭隘和浮夸。
彭小六老师的书和树叶大叔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中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推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看一下。这种阅读法对于职场人士和每一个新领域的初学者都很有帮助。
以上这三种方法,却几乎都不适用于文学性作品和推理小说。
所以,每一种阅读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每一类书籍也都有它的高效阅读路径,走对路,可以事半功倍。
003 ,是别人太守旧还是我们太超前?
不知是不是这本书出版的早的缘故,作者一直在强调例如古典阅读、朗读、背诵等这些被我们现代人视为“故纸堆”的方法。
这也许与各国不同的国情以及文化传统有关。所以,它们才有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才有稻盛和夫,而我们没有。
其实细细想来,“填鸭式教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老话,不就是现在流行的“刻意练习”、“存量和增量”吗? 而我们却放弃了这样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沉淀积累过程,在饮食上、生活上、甚至学习上都追求“快餐”,集体失忆一般的忽略掉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一条路都要经由起点,和并不顺利光鲜的过程才能到达目的地。
真正的生活没有公约数,你可以借助学习和工具走的更快,缩短周期,却没法把过程直接约掉。
004,转换阅读,寻找自己的函数“f”。
看一个公式:y=f(x)。
作者这样解读这个函数公式:不只是读书,世界上的所有现象都可以这个函数式来解读。其中y是创意,x是素材。而f呢?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f”,这是人的思考轴心,简单地说,就是世界。 而每一个作品中都蕴含着着作者的“f”,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与伟人,贤人共享视角。
通过阅读同一个作者不同主题的书,同一个主题不同作者的书,见识不同的“f”,以复眼的角度捕捉事物现象,再把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经验联结起来,从而确立自己的“f”。 每个人看到的事物在物质层面上都是一样的,但感受却各不相同。你用什么样的函数,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世界。
其实,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也是如此,“f”在潜在中已经筛选了你的输入,经过大脑的加工,也就是二次“f”,最后输出成品。 找到你的专属“f”,得到你想要的结果y。
005,文字的魔力。
第一次听到“语言是一种魔咒”这句话,是在得到的“梁宁产品30讲”中,梁宁老师讲产品的命名。古有“仓颉造字,鬼夜哭”之说,就是因为任何事物一旦被命名,就有了具象。这个名字就如同魔咒,“早已经暗含了天机。”所以,无论是姓名也好,产品名也好,甚至一家小店名,一本书名,都绝不仅仅是几个字而已。
文字,则是语言的落实版。把所思所想置换成语言,落在纸上,是一个从混乱到有序,从发散到聚焦的整理过程,几乎集合了作者思考,输入,定位,选择,取舍,整理,归纳等所有的智力以及体力劳动的集成。
就像有句话说的:如果你写不出来,证明你根本没有想清楚。一个人的文字就是他思维逻辑的外显:是清晰还是混乱,是发散还是局促,是深刻还是浅显,一目了然。
读书,就是读别人的文字,是在接受别人对你施咒,说的更恐怖一点,就是在接受“思想植入”。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读到某一句话有心脏瞬间被击中?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我们才说要读好书,读经典,拒绝烂书,因为一本烂书对思想的毒害也同样大。
你读过的书,你走过的路,你见过的人,都写在你脸上,不是说说而已。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本书也一样。我们怀揣着自己的目的,用我们的f以及经验去体验和学习别人的f,不断修正和充实着自己的“f”。
我读过的书是我的,我写出来的字也是我的,你若想有有所获,就跟着我抛出的这块“砖”,来引出你的“玉”吧,那才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