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的一句“听这堂课,看的不是李老师怎么上课,而是看学生现场生成性,成长性。”令我对这位帅气老师的课有所期待。在此之前,我从未听过他的课,也不知道有这位名师,真是孤陋寡闻的够了。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这堂课的由来,这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的话题作文。
看到这个命题,我在猜这位老师会从哪个视角进行教学设计?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一般来说,兴许老师会从选材上教,教如何选材,让你的材料与众不同来点亮普通的半命题作文。比如用思维导图发散思维,可以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词,比如种花、养猫等填在横线里,又比如可以用看不见摸不着的表达情感的词,友谊、真诚等填入。可以是一种物,可以是一些人,也可以是一种情,所以思维便被打开。
我带着这样一种思考走进课堂。李老师在导入中用了一组班级照片轮番播动激起学生对以往事件的回忆,有津津有味读书的场景,有苦苦思索题目的瞬间,有欢乐的操场一幕的,因为主角是他们,学生自然打开了话匣子。要求:挑一件事,用一两句话跟同桌聊一聊那是的一个场景。聊完学生的有聊自己的。题目要求明确:写一件事,并聚焦“影响”。万事俱备,开始补充题目(已经找到了材料)。
从生活中的场景聚焦某个镜头。出示两个片段(分别是本单元的一篇课文《珍珠鸟》和名家选段)来读,思他们是怎么写好这个镜头的。落笔:静静地想,慢慢的写,把你心中最美好的镜头写下来。
巡视中找到了一篇《友谊让生活更美好》,于是当场打印人手一份,在分享后让全班帮助一起支招(不修改,只讲明可以添加什么,如加环境,把动作写完整……),再根据支的招进行修改,再赏析。
最后,通过将镜头的细节完善起来,用刚才交流得出的招术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并且说出这样改的理由。
在爬楼梯式的教学中,现场取材,当成活动材料,讨论互助式修正,一次次完善习作。看学生看什么,看话题现场生成的片段,看生生思维碰撞后的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这些都是课堂上能看见学生活动,学生本位,老师只搭建支架,何以起效,全凭孩子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参与氛围浓厚,自然反馈精彩,参与抵触,自然一无所获。
李老师的课看似随意,蜻蜓点水地这也要那也要。但实则功底颇深,课程的进度和成功与否全都取自课堂生成。修改样稿取自听课的学生之中,修改意见来自学生发现之中,再次修改灵思路来自修改一文中迁移,助人助己也是一种新思路的课堂样态。这样的课堂无法环环预设,需要更多的应变和修改能力储备,以不变应万变,以捕捉镜头凸显事件,用细节表达情感,这便是这堂课所承载的语文工具性所在。而语文的人文性,价值观却体现在了一个个互动环节。在同伴提出修改意见时,原作者只要说得出表达意图,可以保留自己的构思意图;在同伴给出修改方案时,针对的不仅仅是一篇文的修改,更可以触类旁通,旁征博引自然也就容易得多。这样的课堂放在有千号人听的会场上上的确需要底气和勇气,不然一世英名真会毁于一旦。
这样看学生生长性的课上,同样看到了李老师借助一切可借住的先进科技成就现代化课堂。拍照速传,打印扫描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可圈可点。
好课看一遍怎能说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