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快下班时,一位好友说,去看《芳华》吧,反映还不错。
坐在影厅里,随着音乐的响起,确实有些小激动,仿佛回到了过去,想起曾经的芳华时代。但是,随着剧情的展开,我感受到的更多是不解、纠结,而非感动。
对于影片的男主人公,影片赋予他的最多的就是——善良!也就是影片所塑造的在现实生活中吃苦耐劳、别人吃饺子他吃饺子皮、接新兵、帮战友做沙发、把上学的机会让给别人、猪跑了帮忙抓猪等等,极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善良、朴实,以至于大家都调侃说,没有了刘峰,我们该怎么活啊!
结果呢?当刘峰错误的表白之后,被下放到林场,可有一人来说情?可有一人来相送?当他踏上战场,出生入死,除了何小萍,可曾还有一人惦记着他?大家不还是照旧的活着吗?可怜、可叹!
那么,从刘峰的身上,我们得到哪些启示呢?
人生需要规划
善良没错、值得称颂,但刘峰的善良是没有底线的,这是否是因为内心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呢?
刘峰把升学的指标让给别人,是否是由于自己并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与规划,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呢,单纯的为了一个并不可能追到的女孩子就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不能不说太过草率,不了解别人,也不了解自己。
刘峰对林丁丁的错误表白,又把自己推向了深渊。刘峰出身于木匠家庭,而林丁丁来自于上海,一心想嫁入豪门,和刘峰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刘峰由于对事态的认识不清,不仅失去了提干的机会,也把头上的光环亲手摘掉。
刘峰上了战场,受伤后拒绝马上回后线疗伤,甚至希望以死来证明自己是个英雄,来证明自己的不平凡。这是否真的是太无自信,甚至要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呢?
娶了媳妇,可惜媳妇居然又跟个司机跑了。宁愿跟个普通的司机私奔,也不愿意和他共此一生,只能说刘峰的媳妇在他的身上已然看不到什么希望,也许说明了一个问题——刘峰,本无人生目标,只是活在别人的评价里,缺乏人生规划。
虽然,不太赞同林丁丁较为过激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不过,不得不为林的眼光独到点赞!这样的刘峰的确不适合她。
同龄的其他战友呢?虽然之前并不在意陈灿,在得知陈灿的家庭背景后,郝淑雯立马追上陈灿,振振有词说我俩门当户对,理应在一起。
陈灿在改革开放后开始投机赚钱;林丁丁一心想着嫁入豪门、过着富太太的生活……虽说有时也不合人意,但毕竟是大家都有着自己的目标,并为了目标而努力。
刘峰呢,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活法。没有目标的人生必定是悲催的,你不失败谁失败,你不落魄谁落魄?如此之说虽然残酷,但这就是人生、就是现实。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圣经·新约》
多年后,作为残疾人的刘峰,在媳妇跑了之后来到海口给别人打工,屋漏偏逢连夜雨,赖以生存的三轮车又被城管没收。不管刘峰自己心里作何感想,至少在别人的眼里算不上什么幸福人生吧。
凡事皆要适度
善良本无错,错的是过份。世上无论何事,只要适度就好。过份的善良,不但给别人无形中施加了压力,也会给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隐患,长期的在"活雷锋"的光环下生活,有时亦是不情愿的去做一些事情,而非满心欢喜。
时间久了,就会忘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认为有些事情就该自己去做,长此以往,别人也认为在所应当,是他心甘情愿的去做,再无感激可言,故而,刘峰出了事,并无任何人替他说话、为他送行;林丁丁也说,谁都可以抱我,就他不行!
在周围人的眼里,刘峰已然另类!不知道刘峰在被发配到砍木连离开文工团时,在大门口作何感想,可曾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过反思?
有时,一切恩怨皆为己造,怨不得别人。可能他的心里亦有不平衡,只是好人做惯了,不会发泄而已,他亦凡人,做不到云卷天舒、宠辱皆忘。
两次声嘶力竭的大喊正说明了他内心无力的抗争。一次是被林的诬告、一次是三轮车被没收,被城管殴打时发出的喊声。任凭你喊声再大、再声嘶力竭,效果也是卑微的,比不得郝淑雯的1000元现金管用。
长期的抑郁寡欢,势必给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刘峰后来得了癌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把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看完电影,感到心里特堵,闷闷不乐的,先生说,张罗着看电影,看完了又不高兴,有啥想法吗?
我理直气壮的说,当然有啦,就是不喜欢这个结局,干嘛非得把如此善良的人置之于死地而后快!
极尽夸张的诠释刘峰之善良,然后再让他蒙冤、下放、上战场、丢了胳膊,不仅如此,还让他的媳妇跟人跑了,跑了就跑呗,还让他最后得了癌症!
不光精神上受欺凌,肉体上也不放过他!这是什么心理呢?是想劝诫人们千万别再做善良人了吗?
即使刘峰憨厚老实,缺乏算计,没能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不能大富大贵,好歹过上普通人的日子还不为过吧。我喜欢善良之人都能有个好的归宿,喜欢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先生笑了,那你说说看,怎么个结局你会满意呢?
我理想中的结局是这样的:刘峰转业后结了婚,媳妇跟人跑了,于是痛定思痛,思想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不是去海口,而是去了改革浪潮的深圳。
不是骑着三轮车给人打工,而是在战友的帮助下创业成功,虽然独臂,并不耽误开豪车;事业有成、意气风发,找到了知心爱人,而不是和同样被边缘化的何小萍抱团取暖。
英雄就是英雄,英雄可以流血,但不能再让他们流泪;英雄可以低调,但不可以再让他们落魄。
那何小萍你是怎么安排的?先生有点儿好奇了。
何小萍,既然从小到大被人歧视、冷落,经历的多了,免疫力自然增强,不再惧怕风吹浪打。
既然无意中当上了英雄,正好可以逆袭人生啊!从此鲜花铺路、掌声围绕,没必要非的弄个什么精神错乱,并不同意什么白菜冻久了拿到屋里就会烂掉的狗屁逻辑!
先生说,你的《芳华》赚不了多少眼泪、不能让人深思。可是,我的结局会让人感到阳光、温暖,一切皆有可能!
唯有青春不可辜负
对于《芳华》的结局,多数人唏嘘不已,其实凡事仔细一想,也大可不必自寻烦恼。
也许,作者并无太多想法,只是平淡的讲述一个故事而已;也许,就是想通过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重新唤醒人们去认知善良,要给善良人一个合理的待遇,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边缘人……
呵呵,管她呢,不必费心的琢磨他人的想法,劳心费神、毫无意义,只要自己心中有个自己满意的结局、有自己的感触就好!
谁人不曾走过青春,谁人不曾拥有刹那间的芳华呢。
正值青春,切莫辜负。一定要按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好好走过,规划好属于自己的人生,这样,等老去的那一天才会有故事可回味、有记忆可追寻、有美好可重现。
芳华已逝,亦无可悲,只要心中有青春,人生何时何处不芳华?
文/阿开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