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早晨睡不着,五点多开车出门,打算去自习,书店开门前,我在车里看书。停车的位置正好在马路旁边,来来往往,有好多人在跑步,男女老少,穿着运动服,相当认真专业。
这让我感慨,为什么以前没有这么多爱好运动的人呢?
这场疫情,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投资健康的紧迫性,一件如此重要的事情,却到迫在眉睫时人们才愿意开始行动。
换句话说,很多时候,我们是否采取行动,取决于有多紧迫,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压力。比如,老板催你交报告,你就得尽快完成;父母催你找对象,你再烦也得抓紧找,年龄大的更着急;孩子学习不好,父母赶紧给报各种辅导班。
可是,你有没有思考过,之前你在干嘛?
大多数人忙于生计、升职加薪,孩子、恋人、健康等这些原本重要的人和事,总是排不上号。
然而,打败你的永远都不是岁月,而是再等等。
孩子拖到出问题的那天再管,他会听你的吗?恋人拖到你有空的时候再陪,他还愿意跟你过吗?身体拖到生病那天再想锻炼,命会给你机会吗?
是时候,给自己的人生排序,问问自己内心真正想先做的是什么?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这三步开始:
第一、勇于面对你当前的状态
前几天,我无意中读到一本书《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很有感触,主人公因堵车而驶上了一条无名道路,饥困交加,油快耗完时,他看到了一家咖啡馆:“你为什么来这里咖啡馆”。
等餐时,他在菜单背面看到了三个问题:
你为什么来这里?
你害怕死亡吗?
你满足吗?
如果忘掉这家咖啡馆,你来问自己这三个问题,会怎么回答?
有没有发现,这三个问题会启发我们思考现阶段人生的状态。
有人会说,我觉得我过的挺好的,母慈子孝,工作稳定,中等收入,一切似乎都还不错,我不需要思考这些问题。
但是,当你问出这几个问题,并且认真思索答案后,你会发现,你的人生中似乎总是缺点什么。到底是什么呢,好像也说不清楚。
我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是这样的:
(1)好不容易活一世,我想活的快乐和有价值。
(2)我害怕死亡,因为我还想继续快乐下去,我的很多价值还没有实现。
(3)基本满足,我虽然很快乐,但能提供的价值还很有限,需要努力修炼。
你会发现,这三个问题其实是帮助我们思考: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我为什么活着?我想要怎样活着?
半年前,有人告诉我,你越早思考你为什么活着越好,但我没听懂这句话,如今的三个问题以及一些经历,让我明白了朋友的深意。
也有人告诉过我,你为什么乐此不疲的折腾,想要更高的收入,更好的房子,更好的车,更舒服的工作,你为什么如此不满足现状?
因为你在寻找存在感。只是你确定你寻找的存在感,方向对吗?
试着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如果你的方向不对,你有勇气挑战那看似不错的现状吗?
约翰.皮蓬特.摩根这样说:要想到达某地,第一步是下决心不再待在原地。
当生命走向尽头时,你想如何被记得,就请问出那三个问题,重新审视你的人生,记住,以终为始,只有清楚自己想去到哪里,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
第二、做出你的人生规划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古人诚不我欺也,做规划确实很重要。
富兰克林,作为美国的代表人物之一,一个超级自律,成就非凡的伟大作家、发明家,美国总统杰斐逊在上任时曾这样评价他:谁也取代不了他,先生,我只不过是他的接班人。“
的确,富兰克林是无可替代、独一无二的,而他的这些成就都离不开有规划的人生,比如他的写作能力。
提起学习写作,很多人都会想到报课,而富兰克林完全自学。他12岁的时候,酷爱读书的他,因为一些契机,立志写出好文章
富兰克林找来写的好的文章,反复看很多遍,之后写出每个每个句子的要旨,搁置一段时间后,再用自己的话表达这些要旨,争取再现原文,之后再与原文对比,发现问题,修正。有时他还会把自己写的要旨打乱,间隔几天后再努力排成最合理的顺序,之后造句、连缀成篇,以帮助自己梳理思路。
综观富兰克林的一生,可以说他没有哪项成就的练成是不经过规划的。
天资不如左宗棠,背书被小偷嘲笑的曾国藩,凭什么成为“半圣”。
他敢于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记日记到生命的最后几天,日复一日,对标执行。正是这份圣人之标的规划,让曾国藩下定决心改变,并践行一生,直到生命尽头,他的日记中仍在批评自己。他就是这样“结硬寨,打呆仗“,坚持自省,跟自己死磕,最终成就“半圣”。
丹尼尔.H.伯纳姆说:“别做小计划,它们没有魔力,不足以激起人的血性,而且可能无法完成。做大计划,目标定得高,会使人充满希望,努力工作,记住:一份高尚而有逻辑的规划,一旦被记录下来便不会消亡。”
这份大计划,就是我们的人生规划,如果你准备好了,就来看到底该如何建立这样一份规划吧。
第一步,为自己写一份悼词
都说以终为始,出发旅行前,你需要先确认自己的目的地,再来决定带什么、选择怎样路线,人生规划亦如此。先想想,当你离开这个世界,你希望别人如何记得你。比如,我曾在我的悼词里这样写:
杜晶晶是我见过最认真、负责、真诚、努力的人。她是一名优秀的作家、拆书家、培训师,她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尽己所能提供自己的价值……
说实话,写完这份悼词,我夸自己夸的都有点不好意思,但内心的感觉是,好像这些身份全都实现了,自己真的就成为了那样一个厉害的人。
第二步,确定你的人生账户,并分出轻重缓急
你的悼词对你的评价,涉及到很多方面,而你在这些不同领域取得的成就,就是你的人生账户。
《生命向前》p56
人生账户的示意图由以“你”为中心的三个同心圆组成。
“存在”圆:最内一环是只和你自己相关的各种账户,包括你的精神、智力、身体账户。
“关系”圆:第二环是专注于你和他人关系的各种账户,包括你的婚姻、父母、社会关系账户(友谊、教会、读书俱乐部等等)
“事业”圆:第三环是专注于你的产出账户,包括你的职业(工作)、副业(爱好)、财务账户。
当时读完这个片段,我给自己列了8个账户,具体如下:
智力投资、精力体力管理、爱人、孩子、副业、书友、粉丝、财务
我所列出的顺序就是我的排序,所有账户投资的前提是一个聪明的大脑和健康的身体,所以我把存在环放在首位,这是一切实现的前提,之后就是我最爱的家人们,同步进行的是我的事业。
第三步,为每一个账户做出行动计划
有了规划,我们就会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怎样才能从当下到达我的目的地?你悼词里的样子如何才能成为现实,你的每个账户又该怎样投资呢?
请为你的每一个账户准备至少一页纸,写出你的行动计划,包括目标、设想的未来、目前的现实、具体的承诺,最好再加一句鼓舞人心的名言。
以下是我的精力体力账户的行动计划,其余账户的行动计划格式基本一致。
第三、专注每一天
如何过一天就代表你如何活一生。即使有了规划,有了行动计划,要想实现,就需要你每天分配时间去执行。比如,每月的目标、每周的计划、每天的安排。
现在很多人都讲时间管理,时间管理的本质其实是目标管理,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结果的努力,都是低效率的。
以下是我某天的计划安排,有点长,没截完,圆圈里的对号代表任务完成,可以看出来,完成率并不是百分之百,需要不断反思调整规划内容,提高完成率。至于选择手机还是手账记录,取决于个人喜好,我二者都会用。
不考虑外界压力的紧迫性,现在你是否找到,你想要先做什么?
从问出那三个问题,思考你的现状开始,写出一份悼词,做出你的人生规划,按照这份规划,制定你每日的安排,这样,每天早晨你不再是被闹铃叫醒,而是你最想先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