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样的科学素养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理科教学。科学素养的内涵不是永恒不变的。
所谓现代意义下的科学素养,就是借助普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科教学,所应当培养的公民素质。其组成的六个范畴分别是:1、概念性知识——构成科学的主要概念、体系或观念;2、科学的理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3、科学的伦理——科学所具有的价值标准;4、科学与人文——科学与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要素的关系;5、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政治、经济、产业等社会诸侧面的关系;6、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与差异。
1996年,SCCC在《旨在行动的理科教育》的讨论文件中用“科学实践力”替代了“科学素养”这一术语,其要素是:科学好奇心、科学探究力、科学性理解、科学创造性、科学感受性。
1960年前后,是PSSC、CBA、CHEMS、BSCS等高中新理科课程编制的黄金期。其中的PSSC被称为当时的改革范式,PSSC提出物理教学的目标与内容的基本观念有如下两点:1、设计新的教学大纲,以逻辑的且综合整体的范式,阐述迄今为止物理学的主要发展;2、以当今人类的活动及其成就的一部分——知性的、文化的探究形式展开物理教学。施瓦布列述了这样进行理科教学改革的最重要的三点理由:(1)培养科学家的需要;(2)培养有为的政治领袖的需要;(3)培养新型公民的需要。总之,当时是一个讴歌科学技术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把学生视作脱离日常生活的新一代科学家来培养,并从中引出理科教学的教育价值。
进入20世纪60年代,小学、初中的理科课程编制也活跃起来,这些课程也是按照布鲁纳的著名假设——“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某种知性的率直的形式,有效地交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这一基本视点编制的,因此多具有学问中心的性质,都具有综合理科的性质。
在理科课程改革的步伐中,科学素养的内涵逐渐扩充,现代科学素养囊括了如下三个视点:(1)学习科学的知识——掌握和发展概念性知识、理论性知识;(2)学习关于科学的知识——理解科学的性质和各种方法,尊重科学的历史与发展,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之间产生的复杂的交互作用;(3)实践科学——结合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的专业见解,展开科学探究活动。上述三个视点(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因此,理科教学的设计需要联系上述三要素,满足下列条件:(1)要考虑每个学生的知识、信念、价值、态度、动机、个人经验;(2)以更人性化的方式提供科学与技术;(3)向所有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和借助自主选择并设计的技术,从事问题解决作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