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本身就透着一丝牵强和几分无奈。我现在的工作属于“不得不”朝九晚五,为五斗米折腰。我很想凭自己的能力再找一个舒心的工作,可是自己还没有成长起来,孩子上高中正是用人之际,对着自己的决定说“不得不做”透着虚伪和懦弱。人是不是都要经过这些“不得不做“的纠结,然后学会认识并接受真实的自己?
行动起来,才有生机 。那么我首先做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我只有一项:我的工作。我不愿意在班上呆,表面上平静,实际上各怀鬼胎,不择手段,谋取私利。我不愿意和他们同流合污,少抱怨,少惹事,做好分内的事情,不加入任何小团体,通过自己的双手本本分分工作就好了。
第二步把“不得不”改成“我选择”,然后选择自己做的动力所在。把我“不得不工作”换成“我选择工作”。工作是我的经济来源,为了我能更好的生活,通过这次单位改制,有很多和我之前想的认为的完全的不一样,让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以前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根本就学不会的东西,这就是工作的磨难让我迅速的成长。
第三步我选择做什么,是因为我想要做什么。选择自己做的目标,原因,和结果,从而为结果负责任。
1.做的目标:是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为我爱的人做事情。
2.做的原因:我爱我的父母,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妈妈。我爱我的儿子,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
3.结果:我正在成长的路上,我坚信我一定能凭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
感恩老师们的引领,有这样的人生梳理。我一直觉得“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这句话我应该记住,人难免有不如意的时候,经历的总和我们想的不一样,与其说我等的是旁人的一句道歉,不如说我等的是与自己的和解。在遭遇挫折和失败时,我往往会谴责和批判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好像所有的不幸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并陷入不可自拔的自责和痛苦里。当他选择和那个女的在一起的时候,我曾经极度否认自己,被丈夫抛弃觉得没有比我做一个女人更失败的了。回看自己是个矛盾体:纯粹,又贪婪;极其脆弱,又极其固执;想实现自我价值,又自始至终活在别人的评价里。骨子里宁折不弯的执拗,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在自我怀疑和懒惰中,沦为自己也看不起自己。实际上是因为我内在的内耗,情绪容易低落,对别人的宽容度就低,对别人的要求就会越高,这时候也看不到别人的承受能力,只知道一味的去要求。我对孩子要求高,是因为自己做不到。离婚后躲在自己的厚厚的壳里,把头埋在沙子里逃避现实。如果我可以接纳自己,不再排斥自己,那时终于可以看自己一眼了。当体验到不优秀的时候不再排斥自己,我可以和我的糟糕在一起,然后努力。并非先花时间去排斥它。和自己和解,丢掉“看重面子,而不顾实相和里子”的恶习,结结实实地回到路上,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当我能对自己负责任起,才真正成年,找到属于我的信仰:用勤劳和朴素结出的食粮,把家人照顾好,也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