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个电视剧叫宝莲灯(忘了哪一年的版本了),沉香为了要救自己的母亲,决心练功,后来他与二郎神大战时,每次都是差一点就伤到二郎神了,因为每次练习,沉香都觉得自己差不多了,所以就没有勤加练习,而到了真正上战场了,才发现都是差一点。这个场景对应到学习中,也是如此,学生们在考试中的失误,除了不会做以外,令一部分的失误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1、熟练度不够
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成年人,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每一题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但是当我们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并不一定全对。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的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
解决方法: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这样才会在考试中能做对。
2、基本概念不清
学生对于看过1-2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之间的关联是什么?可以有哪些变化?并未深究。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的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素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所以考试订正时,这类题目,不妨再变形或者深究一下,举一反三,这时会发现同学们又疑惑或者糊涂了。所以,学过,并不等于是学会,更不等于融会贯通。
解决方法:试着去讲解题目,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表示确实理解了。通常在讲解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
3、准确率不高
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这需要用心投入和沉稳,还需要刻意自我要求,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另外,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
解决方法:每次做题都认真对待,提高准确率,争取会的都对,建立错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