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给儿童看的故事,其实都是大人的寓言。
偶然看到了一本绘本,名字叫《被澡盆卡住的熊》,作者是张秋生。
小熊非常喜欢他的小澡盆,天天用它洗澡。
小熊一天天的长大。小河马邀请小熊到池塘里去洗澡。小熊不愿意,他害怕小鱼、小虾会钻进他的胳肢窝。
有一天,小熊在洗澡的时候被澡盆卡住了,怎么也出不来。
小河马拿来胡椒粉抹在小熊鼻子上。小熊打了一个大喷嚏,终于自由了。
小熊跟着小河马到池塘洗澡。这儿真是一个大澡盆呀!
故事很短,但里面的寓意,我想经历过成长的大人才会懂——
小熊在长大,但它拒绝,然后,因为突如其来的事件(胡椒粉)的刺激,它才发现,原来长大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当然,小熊不知道,无论它是否接受,长大还是来了,无论美好与不美好。这是无法改变的。
今天就说说长大。
在很小的时候,长大大抵都是我们的理想:
因为父母说,等你长大了,你就会写字了;等你长大了,就可以买你想买的变形金刚;等你长大了,就可以跟隔壁的谁谁谁一起踢足球了;等你长大了,你就可以……
然后,我们终于明白,长大是人生不用计划去做,却一定会完成的事。
人总会长大。
而长大的契机,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甚至是一瞬间。
当有一年,你的身边出现了年纪比你小的小孩,大人不再把鸡腿夹到你的碗里,而是送到那个小孩的碗里的时候;
当你偶然看到几年前的照片,照片里的自己顶着洗剪吹的非主流发型还引以为豪,而现在却感觉无地自容的时候;
当你回家过年时,被亲朋好友的小孩子礼貌地叫你叔叔/阿姨的时候;
当父母语重心长地问你一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理的时候;
……
你才发现,哦,我长大了。
有时候,长大更伴随着悲凉甚至苦痛的人与事。
这个人,这件事,就像一个忽如其来的重锤,替你砸破了那道介于“孩子”和“成人”之间的墙,或者是推着你踏入成人世界的一只手。
是在离开家的那一天,回头看见父母背影蹒跚的那个时地;
是第一次独自远行谋生,在步出火车站的那一刻,看着陌生的人潮,本来的踌躇满志,忽然被一种巨大的失落与恐惧填满,从此以后就害怕傍晚,因为怕看到夕阳,那种即将来临的黑暗,会让人特别想家;
是因为家人出了事,被迫对簿公堂,结果遭遇官官相护,见证了世间的不公,本想据理力争,却听父母一句话:胳膊拧不过大腿,那样的无力感;
是家人急病,在手术室抢救,自己则一脑子空白地站在手术室的外面;
……
这样的长大,会让人惶恐,感觉肩膀忽地一沉,那个或许应该叫作“担子”的东西——是的,你尚未来得及给它命名,它已经压到了你的肩上。尽管你未必情愿。
真正意义上的长大与年龄无关。
我们偶尔会在媒体上看到不少感人的事迹,一些因为家人身患大病而非常贫困的家庭里的孩子,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不得不背负家庭的重担:下地干活,服侍病榻上的亲人。
记忆最深的,是一个只有3岁的孩子居然就会做饭了——因为身高不够,还不得不站在垫着的石头上。
同时,也看到不少的孩子,心智与年龄完全不相符,甚至沦为巨婴,因为养尊处优——或者没有养尊处优,却困在自我的世界里,不愿突破“孩子”的牢笼,如推文《从一个11岁男孩的故事说起,聊聊巨婴症》里写的那样。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精神上的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大吧!
长大到底是什么?
长大意味着责任,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
我们都希望我们能活得像个孩子,是说我们要对世界葆有孩童般的单纯,对世界充满善意与好奇,这样我们才能过得轻省,过得快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拒绝承担,拒绝责任。
经历蜕变,接受洗礼,只会让我们更知道珍惜生命的给予,洞悉人不是只为了向世界索取,更要学会给予甚至牺牲,是被爱的同时,也要付出爱。
长大意味着要接受更多变化,拥抱更多可能。
有一句话说,我们在变化中成长。假设你拒绝了变化,你就拒绝了新的美丽和新的机遇。
长大意味着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拥有更坚定的自由意志。
长大意味着我们主动或被动地到外面遛了一个弯,背负了一些东西,但内心的一些东西仍旧未被定格。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环境影响人的成长,但它实在不排挤意志的自由表现。
是的,在我我看来,长大就是,当你学会微笑着用嘴巴妥协,心里却在坚持自我;当你明辨黑白,却面对着灰色渐变微笑不语的时候。
我是悟恩居士,一个会写字的修行人。愿诸位在承担自己的背负的同时,能葆有孩童的单纯,快乐地生活。你是在哪一个瞬间,忽然感觉自己长大了呢?可以留言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