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想起过去,我就心存芥蒂,有时候恨不得格式化那那段回忆。当它从未出现过。它像枷锁一样,越是挣扎,越是束缚的越紧。懊悔,自责,惭愧像洪水一样涌来,让我内心不能平静,控住不住自己的情绪。
我如此排斥那段回忆,是因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努力,却没有任何的回报。甚至我以为自己最落后的同行者,以及老板眼中的异类。
我痛恨那段经历,是因为我如此真诚和专注的做一件事,却无论怎么努力也做不好我觉得我已经把这份工作做到了极致,却还要不断接受外来的批判和否定。
与其说跟过去过不去,不如说是我当时无法愿意主动去做一些改变。接受不了自己的不完美。
最让人扎心的是,当你明明坚持了好久,以为看不到尽头的时候。有一天,曾经的同事告诉你,如果你再坚持一下下,就扛过去了。那种惋惜和懊悔,是言不尽的,酸痛酸痛的。
于是,我索性删掉了所有相关同事的联系方式,屏蔽他们的朋友圈。不想再与过去有任何关联。
我把那段工作经历当做人生的一败笔。我有时候我会想,我花了半年的时间去明白一个教训,明白一些浅显的人生道理,是不是代价有些太大?牺牲是不是太多?如果半年前我能找对一个公司,一直坚持下去,是不是比现在好的多?我是不是走了太多的弯路?
外贸这个行业,浮浮沉沉。
有的人一直在这个行业,他们当中好多人都有所建树。比如,我现在的同事,自从大学毕业,一直在这个公司工作。早就成了公司的骨干和前辈。
有的人在外贸行业里兜兜转转,换来换去,最后没撑死也没饿着。而我,就属于这一类。但是,发自内心的说,对待每一份工作,我都是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和认真,从未有过敷衍的想法。每一份工作,都付之于全部的热忱和专心。但是,每一份工作,离开的时候都有一些难以言喻的苦衷。每一次离职,都是当时的阶段最好的选择。
我有时候羡慕前一种人,在一个公司一直干,干到老。多好啊。收入越来越高,地位越来越高。不像我,每次换工作,都要卸掉之前的光环,重新开始。这,的确有点困难。
有好长一段时间,我沉浸在过去,走不出来。直到今天,听了奇葩说里詹青云的辩词:
“放下不是一种牺牲,放下不是一种代价。不停的放下自己拥有的一切,让环境重塑你,这是成长的捷径。放下不是成长的代价,放下是成长的本身。”
换一种角度思考,前方豁然开朗。那半年的工作经历,不是牺牲,也不是现在工作的代价。我的确收获了很多工作上心得,也得到了人生中的大教训。这比业绩上的数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数字可以再创造,而思维方式的重塑却是创造数字的源泉。
每一次适应新的环境,每一次了解新的行业,每一次认识不同的同事,每一次认识不同类型的客户,每一次清晰的了解到这个公司运转的逻辑和漏洞。这些每一次新的认知,都是重塑自我的过程。不断的淘汰旧的知识体系,去构建新的知识模型。
它们不但让我积累了不同行业的知识,而且开拓了眼识和眼界。学习不同公司的长处,然后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东西,让我的思维更加灵活。我相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比长年累月呆在一个公司 更有价值。
走过很多条路,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才知道保持本真难得可贵。经历了种种曲折,方发现自己已经更加坚韧。
一直呆在一个公司,对于纵向的成长纵然很有帮助,无论是资源的积累还是个人的职业发展,都是受益匪浅。但是一个公司发展久了,员工对它体系的了解早就了然于心,早就有了一套自己熟路轻车的工作方法。这些工作方法和思维习惯很容易墨守成规,甚至谈不上创新。因为,这个公司文化是一成不变的。最后,这个人很容易思维定势,容易依靠经验和习惯来做事。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其实没什么好处。比如说,如果那个公司倒闭了怎么办?
所以,不必仰慕别人,自己也是风景。也不必对于失去耿耿于怀,失去本身就是一种收获。这世界上,很难用一种标准去衡量所有的人,以及所有的事。慢慢来,不要急。你所付出的,终将会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