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河滨散人在《写作是一种癖》中有一段话睿智而精彩:“不写,是一种痛苦。写不出,也是一种痛苦。但一直在写,而写不出自己理想的境界,更是一种痛苦。”高度概括了写作者不同阶段的痛苦,可谓一语中的,让我等感同身受。
纳塔莉.戈德堡的《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一书,全球畅销150万册、译成14种文字。书中提出了经典的理论:所有的书写,都通往疗愈。想当初我们在日记里写下的所思所想、欢愉与感伤,无不是为情绪找个出口。我们郁结在胸、不吐不快,好多不能对人说的小秘密,我们就会借助纸笔,记录亦或发泄出来,输出本身就是目的。那怕我们把她封存在时光的一隅,记录了就释然了,心理减负了。根本不在乎是自嗨。如果不写,就等于闭目塞听,装聋作哑。关上内心向外的通道,痛苦不言而喻。
写着写着,想与人分享了。不是说一人痛苦有人分担,痛苦就减轻了一半,一人快乐与人分享就增强了一倍吗?情感需要共鸣、思想需要认可,灵魂也需要呼朋呼友,在高山流水中觅得一份相遇相知的快乐。那么对文字的敬畏就产生了。如同我们居家总是穿着随意,出门见客总要将自己捯饬靓丽一般。自卑随之产生,我们像灰姑娘一样,渴望水晶鞋,我们纠结、焦虑,辗转反侧,迟迟不敢动笔,因担心出糗,我们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我们思前想后,追求完美成就了选择犹豫症,如同我们约会翻遍了柜里所有衣服,而不知穿那件出门一样。这时,写不出的痛苦便产生了。
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在一万小时定律的感召下,我们坚持了写作。人都需要被人尊重、实现自我价值,也想着成为神殿庙宇中的方丈,而不是天天敲钟的小和尚。
周国平说:一个好的作者,他的灵魂里有音乐,他的作品也许在谈论着不同的事物,但你仿佛始终听到同一个旋律,因为这个旋律而认识他,记住他。那些没有自己的韵律的作家,他们唱不成调,唱得最好时是在模仿别人。
这就要求作者对世界有独特的视角与感知能力,有一颗赤子之心。能够咀嚼经典消化而出独特的思想与见解。在他具体的心灵感受中,我们读到自己与真理,从而产生共鸣。这更不是一般人能够轻而易举达到的境界,就是终其一生努力也未必能企及。这种写不出自己理想境界的痛苦,对一个以写作为信仰的人,可能会伴随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