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一词百科的解读为:尽量的使出自己的力气来做事,努力指用尽力气去做事情,后来指一种做事情的积极态度,然后实际工作生活中 往往我们都在抱怨为什么明明我很努力了,领导还是不满意? 抱怨前要想想我们做出什么有成果的事情了吗,我们的努力有可量化的产出吗?努力和成果无法划上等号,因为你的努力都是低质量的努力,甚至是伪努力。
伪努力一般看来有4种现象
看起来很努力
每周末都夹着书去图书馆看书,还顺便带着手机,每天加班都很晚,但其实白天工作时间都在和同事聊天去了,多数人的努力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用户罗胖的话,“他们只是给人们留下了一个辛苦干活的背影,但在正面,其实他们在玩手机,而不是在看书”更可悲的是,很多人还被自己这种努力的背影感动到了,还真的以为自己很努力呢,其实你只是看起来努力而已。
自我感动型努力
一起上项目管理培训的同学“项目管理的书我都看了3遍了,完成了老师说的一定要看3遍的任务,我这次一定会过的”,事实上他已经交了3次补考费了,以为自己表面达到某种标准就被自己感动,但其实一点收获也没有,自我感动型努力的背后,一般都是爱幻想和没有效率意识的工作认知。
不问结果的努力
深受鸡汤文影响的人多数会认为结果不重要,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工作中,你不琢磨老板想要什么,吭哧吭哧做了好几天,结果不是领导想要的,你是没努力吗?努力了,但结果不是领导想要的,努力就是白费的。
机械式努力
我的上一份工作就是重复着机械式劳动,外因受部门频繁变动、流程规范推行难度大,内因受工作目标及规划模糊的影响,只是为了解决眼前问题,每天各种填坑,稍有不慎又有新坑,全靠人力维持,本质上从组织结构上依靠制度、培训、技术工具可以解决缓解机械式劳动,不需要耗费人力重复做着需求对接沟通的工作,随着产品版本不断的迭代,新功能上线,各种需求对接跟进每天忙到飞起,晚饭都顾不上吃,其实这些都是机械式的努力,只是一种肌肉的习惯性运动,这看起来是努力,其实是脑子的偷懒,为了摆脱这种低质量的努力,我给自己定了3个原则
首先:以产出为目标,其次以终为始,最后自律是关键
以产出为目标:努力每个人都会,但努力的成果能够让领导满意,就很难,明确对方想要什么,再投入努力,会让你的努力高效,而且值钱;
以终为始,要根据目标去倒推,建立执行计划。精确到每一天甚至于每一个小时的任务量。 比如工作晋升考核,一开始就应该按照工作晋升的标准去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对应到各个能力考核标准上,每个任务都是有目标、有可量化产出的标准,倒逼自己执行,
最后重要的是你的自律,李笑来老师反复强调一句话:“请记住,自律给你自由,那些有大把时间做自己事情的人,都有着足够的自律能力。”
工作时,时不时看一下手机,到了下班,事情不多,也没做完,只好加班;
看书时,时不时刷一下朋友圈,一个小时过去了,一个章节还没看完,典型的无效学习。
“在做一件事情时,要绝对的心无旁骛,以最高效率完成任务,这就叫自律。”
我在如何避免让自己陷入“被动式状态”也提到过,时刻避免自己进入被动式状态,这也是自律的一种表现,然而大道理大家都懂,真正实践并坚持去做的少之又少,包括我个人,也是在不断的持续践行和探索中,如果自律有难度,我们可以借助"他律“,可以是同事、伙伴,社交群,公众号各类打卡组织,只要能让自己坚持并投入的方式都可以尝试,当然有的人说我都尝试过也没坚持下来,那是自己没有强烈的欲望攻克它,我这个人也是三分种热血的类型,也曾经尝试过各种打卡社群培养习惯,但我还是不会放弃治疗自己,只是没找到合适的”医生“,最终我选择了007不写就出局来倒逼自己, 前期也是经过比较长时间的考量才确认,到目前为止,每周一篇,持续2个月,其中的成长也只有自己体会最深,丢弃“伪努力”,给努力增加质量的考核,严格按照高质量原则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