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栋:诵读《道德经》1-41章,用时8分钟。感悟:故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一切的风雨,困难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身的努力克服,自然离开,终止。
林玉珍:昨天第一天诵读用了18分钟,感觉快了点,今天想着慢点读,结果还是用了18分钟,不过感觉更顺畅了。读的时候对于里面的经典也会更有感觉,就能联想到生活中的事情,那就用累积法一天天坚持记录分享。
星烨妈:今天第一遍,28分钟。
晨妈:道德经通读一遍,用时31分钟,共累计两遍。
嘉琳妈:道德经第二遍读完,用时40分钟。
炜埜妈:道德经通读一遍,用时25分钟。
陈境墨:今天诵读《道德经》全文一遍,累计16遍。今天在读:“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有所感悟:有些语言听起来虽然不是很舒服,但却是发自内心的谏言,比如忠言逆耳利于行。有些人是非常会花言巧语,会说拍马屁的话,但这些都是不可信的。想到古代皇帝有的非常喜欢听奸臣的花言巧语,而不接受忠臣的一些谏言,最终就残害了忠良,导致国家的灭亡。
林小梅:今天通读《道德经》全文一遍,累积2遍。文中有句话感触比较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就是告诉我们,凡事要懂得知足,要懂得适可而止,方能长久。有句话叫人心不足蛇吞象,一个不懂得知足的人永远都得不到快乐。好比现在很多人对于金钱的追逐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有了更多还想要再多,一生为其所累,最后啥也没得到,因为钱财本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我之前分享过,外在的东西转眼即逝,只有成长会跟着我们走,只有心灵会跟着我们走。所以,我们要明白,我们所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在哪里。
【解经时刻】
今天子栋老师又给我们分享了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下为聊天记录:
炜埜妈分享心得:我们人为人处事应该像水一样。包含万千。比如婆媳关系中,作为晚辈,我们要多点包容理解。就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争吵。
张子栋:这段话是道德经第八章的内容。您首先想到了婆媳关系,说明你当下是和公婆们住一起的,好媳妇,有很多媳妇是不愿和公婆们住一起的。生孩子了,让老人过来带孩子,孩子长大了,老人就回去了。这当中,大部分的人,看到是只是有形的层面,有形的价值,只是建立在有用的层面,却不知道,三代同堂在一起生活真实意义及其背后的价值。道德是上行下孝的家风家道精神的传承。我们教育孩子要懂事,要疼爱父母的时候,与爷爷奶奶在不在一起生活,有很大的关系。不在身边的话,我们更多只是建立在说教的层面,偶尔回家看望,打打电话而已。但是,爷爷奶奶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话,就完全不同。我们只管去做,去行,身教的价值自然体现出来了。
刘小惠:真的是言传身教,深有感触,我妯娌非常不喜欢我婆婆,最后连同他儿子也不喜欢奶奶,然后她没意识到这个问题,还说是我婆婆不疼大孙子。说是只疼我们家灏灏,他竟然会说孩子最真实的,谁对他好他知道,跟谁亲。
张子栋:孩子不懂事,不会分辨。正因为不懂事,这个时候,我们父母给孩子造成这样的影响,才是最麻烦的。怎么个麻烦呢,就如同,孩子从小认识妈妈,会叫妈妈一样的道理。这个妈妈,永远是他的妈妈。
刘小惠:是啊,我有时候就想,真的就是大人的问题,自己言语中对婆婆的不满,行动上对婆婆的不孝,慢慢的孩子就有样学样,对奶奶也不尊重。
张子栋:这个奶奶,永远是不疼他的奶奶。
刘小惠:嗯,对的, 根深蒂固,即使做得再好,都会被忽视,一直记着他的不好。所以一直以来流传的言传身教,真的就很重要。做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
张子栋:嗯,所以,教育永远是往好的方面去引导。其次,另外一点。我说一段自己的经历:生蓬蓬的那个时候,是姥姥过来伺候蓬妈坐月子,那段时间,她的感受特别深。一方面,她自己经历了怀胎十月,生死疼痛;然后,自己再精细带着孩子,姥姥这个时候,也在她身边,她就能感受到,她自己也是姥姥当年这么怀她,养她,带她这么一路走过来的。如果,姥姥不身边,可能这种感受,想了有,过了就淡忘了。但是,姥姥在她身边,感触会完全不同的。更能深刻感受到为人母的不易。
刘小惠:养儿方知父母恩。
陈惠:因为感同身受,更能体会父母的不易。
张子栋:同时,自己要如何更好的去赡养父母,这就是生命的传递和延续。我记得,我给蓬蓬洗巴巴垫的时候,姥姥问我,臭不臭啊?我就说:没感觉臭啊。姥姥说:其实挺臭的,我就能闻到,只是因为是你自己的孩子。是啊,我们都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的。
贺晓燕:心态不一样,也是爱屋及乌,爱孩子,巴巴都不臭了。
张子栋:但是,自己不去经历,又何尝有这么深刻的感受,这是生命的价值。还有,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堂兄弟,堂姐妹们比较多。那时候农村不像现在,家家都有电视,所以,我们一大帮就围着奶奶。奶奶给我们讲故事,讲她的经历,讲她们当年吃的苦,受的罪。到今天我都快四十了,我还记得好多。同时,我记得自己的人生求学,工作路上,一直都会受到奶奶的那些经历所影响。感觉苦了,回头想想,真没什么的。那也有可能是奶奶只有一个,兄弟姐妹又多,奶奶就稀缺了。
刘小惠:我也是,至今都还很喜欢听奶奶以前的故事,讲她如何被欺负之类的话题。然而我也很喜欢跟奶奶一起睡觉。
张子栋:这是一个层面,当下,我们发现一点没有?就是现有孩子最缺少的是什么?
贺晓燕:亲情交流。
陈惠:一代人不理解一代人。
张子栋: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精神,我们本身就已经是缺少了一部分了,我们小的时候,生活已经提升了,但是,我们的父辈还是都有经历过的。
陈惠:大实话,我们都感受不到,怎么去要求孩子。
张子栋:那如果爷爷奶奶和我们生活一起的话,一是能给孩子们讲;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行事风格。
饶爱兰:我小时候就是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每天都以红薯为主食,以致到现在看到红薯就发毛。
张子栋:他们那代人,都能吃苦,都很踏实、朴素、勤俭,这些都是当下孩子们缺少的。刚好这些优良习惯,都是一个人成功的法宝。
刘小惠:我就有发现一点,之前孩子跟奶奶生活的时候,懂得怎么炒菜,做饭,还会去喂鸡,捡鸡蛋,跟我形容的很好,很真实。甚至会帮奶奶的庭前的菜浇水,来到我身边这些几乎就都没有了。
张子栋:我们小时候的快乐童年记忆是人与事物,现在的孩子是游戏和玩具。同时,“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名话,我们把从中提出重点来。善,是什么善?要有行为。利万物,万物就是天地之间所有所有的一切。我给家人们讲个我个人的一段经历:上中学,上中专的时候,我都是学校体训队的。我的体育项目是短跑、100米、200米,还有4*100米,再加一个跳远。我代表学校去外面也参加过比赛。在我们平时训练和比赛的时候,我发现一个特点:每次我们比赛的时候,起跑第一名的,永远不是第一个撞线的。同时,每届的奥运会,世锦赛,各大比赛的转播,我都会看,都是这个结果。通过这样的结果,我们一起来看这么一句话:很多父母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那我认为,人生是赢在终点,而不是起点。那怎么能赢在终点?主要是坚持不解,持之以恒的努力,拼搏。要有后动力,也就是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