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批小鲜肉小花”的标题在今天登上了各大网站的首页,憋了很久了,今天就一谈为快。阅历不足,缺乏条理性,还请各位读者见谅,我也就想啥说啥了。
大家都说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就没有什么好的影视作品诞生了,倒也不全对,估计是童年时代的86版《西游记》带给观众的映像太过深刻了吧,在老一辈演员用生命去演绎的角色面前,其他的影视作品也就相形见绌了。
同一个演员演绎着好几个角色的《西游记》,很罕见的,观众竟然不会出戏,甚至不会发现是同一个演员,明明眼神、神情、气场全都不同嘛,谁会把两个迥然不同的角色联系到同一个演员身上去呢!而今天的很多影视作品,观众出戏早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偶尔有一两个好的演员立刻就被大肆宣扬。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现在的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环境氛围下,演员对于演技的执着,值得我们的夸赞和喜爱。但是,我们也不得不反思,演员演员,演员这个职业最根本的,最重要的特质,不就是演技吗?演技好,的却值得赞扬,但这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常态。
当代的不少年轻演员,要么貌美如花,要么潇洒帅气,其实美貌没什么不好,现实一点,我们不需要急着伪装起我们每一个人对于美的追求,对于美的喜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看着自家爱豆就是赏心悦目,就是难以自抑的激动,这就是事实啊!老人云“脸不能当饭吃。”但是这句话放在当下的时代似乎全然行不通了。“你美,你说的对!”这似乎才是当今娱乐圈的不二法则。而对于演员评价的好坏,颜值成了主流,演技次之。可是,我们想问,为什么颜值与演技不可兼得呢?
前段时间风靡网络的“限韩令”闹得沸沸扬扬,我们暂且先不去管它的真实与否,无论是政权干预还是民众自发,韩流的降温是事实。我原先是非常支持“国家面前无偶像”这一观念的,我原先也坚定地认为“限韩令”百利而无一害,但是现在,在韩流的温度降下去之后,国产片就真的能佳作辈出了吗?也许,兜兜转转几十年后,我们国家的影视娱乐行业会像如今的汽车、电子行业一样,在边境贸易税收的保护下,在工匠精神的激励下,迅速地发展起来;但也有可能,在这种保护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韩剧的背景很少出现什么名川大山的,毕竟韩国的国土面积有限,地貌很难像中国一样具有多样性,所以韩剧大多是开头几集是在国外拍摄。毕竟,以异域风情为起点,对于观众来说,总是具有更多的魅力。但是韩剧的主题始终只有演员了。难以用大气磅礴的风景为卖点,那么便加大对于演技的揣摩和对人性的探究,于是便有了韩剧里几乎每一帧都是一幅人像摄影的画面,韩剧演员的眼神占据了不少的特写,每一个眼神都会说话,每一个镜头都非常的emotional。
韩流为什么会在亚洲风靡?任何一种成功都不是偶然!我很喜欢的一个演员林依晨对胡歌说过“每演绎一个角色,都是对于人性的一种深入探求。”那些经典的影视作品为什么经典?为什么经久不衰?那是因为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可以在那些作品中找到精神的寄托、产生情感的共鸣!
在十四亿人口这个庞大的市场中,在十四亿个对优质国产片的期盼中,在国家政府对于我国影视产业的保护中,我们希望演员能够尽快的提升演技,而非依仗着这份国民的“爱”,坐地起价、急功近利!
况且,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观众追求的不再只是演员的颜值,我们会关注剧本的情节性,我们会留心演员的神态,我们会在乎影视画面的背景,有时也会抱怨那些五毛钱的特效。对于那些偶像演员的喜欢,我们也不仅仅表现在夸赞上,更多的,我们开始挑剔他们的一些不足,这份挑剔,不是苛刻,而是一份期待,期待着他们在大家的爱与督促中成长,与中国的影视行业一起成长。
同样的,对于那些影视公司来说,他们的影视拍摄不能够再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了。公司是营利性的,那么就更应当关注大众的价值取向,以前的言情烂片已然不能够满足当代百姓的价值需求,更高层次、更多内涵的优质影视才是我们的内心所爱。当然,如果力有余,能够引领大众的价值追求,更是再好不过的了!
最后,我还想再强调一句,十四亿的庞大市场,是一份机遇,但更是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