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224年—263年,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先说一下嵇康的人物特点,像嵇康这样的人,即是思想家,又是文学家,在学识方面肯定是非常厉害,那都不用说,人家还是音乐家,自己写,自己唱,独自一人在大自然中漫步,他喜欢就是这样的生活方式,但是当时的时代,当时的社会形式就是不允许。
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因得罪钟会,遭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简单点看,嵇康的一生也就是这样的,短短的几句话就可以概括。拿他和我们之前学习的陶渊明来比吧,几乎没有啥可比性,️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陶渊明主张的,他年轻时主张的是“大济于苍生”,但是后来就慢慢的发现自己并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混乱的环境,那好,既然我没有那个能力,那我选择明哲保身,我退出,我选择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但是嵇康这啥态度,我既不和你司马集团合作,但是我一直站在你背后,是不是捅你一刀,这让司马集团很是恼怒,但是又不能错过这么一个好手,司马集团一次又一次的容忍,嵇康完全不当一回事,他就是见了啥就有感想,一有感想马上就说出来,我不管你是谁,有多重要,我该说还是要说的,就这样,他惹了无数事,惹不该惹的人,就收敛一下吧,可是他不,他一直作,个性啊……
嵇康生于魏文帝黄初五年,其祖先本姓奚,住在会稽上虞,其曾祖父后为躲避仇家,迁徙到谯国的铚县,并改姓为嵇。原本嵇康不姓嵇,但是父亲躲避仇家,唉,没办法,嵇康的父亲嵇昭,字子远,官至治书侍御史。嵇康的兄长嵇喜,早年即以秀才身份从军,有为官的志向,后历任太仆、扬州刺史、宗正等职。你看,嵇家明显是个官家,和自己比较亲近的父兄都是当官的,唉,嵇康还真是个异数啊
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成年后喜读道家著作,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然不注重打扮。后迎娶了沛王曹林之女长乐亭主为妻,因而获拜郎中,后任中散大夫。
你看,又聪明,又好学,还娶了宗室曹家的人,按理说他应该是发展的很好呀,前途一片光明,但是……
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欲礼聘他为幕府属官,他跑到河东郡躲避征辟。司隶校尉钟会盛礼前去拜访,遭到他的冷遇。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离开选官之职时,举荐嵇康代替自己。嵇康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今天我们刚刚学习这个,看了之后我也是醉了,他坚决拒绝出仕。“大将军司马昭闻而怒焉”。嵇康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司马昭的忌恨。
唉呀,践踏前途啊,牛人总是不把机会当一回事,你不要这么好的机会,让给我啊……
后来因为帮自己朋友一点忙,帮朋友吕安一点忙,反而拉上了自己一起下水,之后,与嵇康素有恩怨的钟会,趁机向司马昭进言,以陷害嵇康。司马昭一怒之下,下令处死嵇康和吕安,在世说新语中的原文是这样的,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在这则中的嵇中散就是嵇康,至于为啥叫中散,或许是因为他太爱吃五石散了吧。当时嵇康坐在行刑台上看见底下人山人海一大片,就要弹琴,之后他就弹了一曲广陵散,弹完,说了一句话,说的就是有个叫袁准的人,想要学此曲,但是死缠烂打的,最终我还是没教他,唉,广陵散从此以后要失传了啊,于是台下三千太学生请求要当他学生,都没被允许,最后还是被斩了,司马昭不久后便意识到错误,但追悔莫及。最终,这一切因为朋友的一次意外事件而结束,其实,嵇康的被杀,表面原因是卷入了吕安的不孝一案,为朋友仗义的说了几句好话。再加上钟会适时的在司马昭那里敲了敲边鼓,而深层原因却是他对司马氏政权的不合作态度。司马氏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避免大家非议朝政,提倡以名教治天下,孝道为先,嵇康却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认为一切都应该不要违背自然的本性,反对当权者把人们言行限制在儒家各种繁琐礼节中的行为;司马氏要代魏自立,大肆吹捧商汤周武(因为商汤讨伐夏桀建立了商朝,周武王推翻商封建立了周朝),嵇康却“非汤武而薄周孔”,反对司马氏谋篡曹魏大权。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不言我直陈,这也就决定了嵇康的悲剧命运。
当然,这些看似理由的理由其实都不是真正的理由,治世而建功立业,乱世而隐,在嵇康身上,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传统。他认为只有听凭本心而自然行事,不做违背本心的事,这个社会才是美好的。既然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政治环境中达不到这一点,人人都在那里不得不虚伪遮掩。也就只能是寻找自己的人格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