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一书中对刻意练习的定义,如下图:
但同时又出现新问题:如何实施刻意练习?书中虽给出刻意练习的原则(下图),但针对具体学习内容需要有相应特定的方法。
如何实施
在学习阿何的网课《60天引爆你的学习力》第四课“刻意练习”后,我对具体如何实施受到启发。阿何在课程中提到了六部法,如下图:
可以看出六部法是包含于刻意练习的特点中的,但仍比较宽泛,落实到具体实施步骤,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根据六部法推出刻意练习体系,如下图:
刻意练习体系有几点需要注意:
一、第一步和第二步是区别于兴趣类的练习(如无目的写作和英语练习)重要标志,这也体现另一个重要性——导师的重要性。因为这两步只有在合格导师的指导下,才能真正的展开,设计针对性高效的训练内容,同时又能提供反馈。
当然导师不一定必须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你信任的权威的练习书,具体的课程内容,相对容易寻找。
二、设计的训练体系再科学,仍然需要你大量重复性的练习,并且尝试突破舒适区。以写作为例,虽然007不出局要求每周一次作业即可,但你如果把写作当作刻意练习,就应该尝试一周提交两次作业,习惯两次后,可以再提高到三次。
三、反馈非常重要。若有导师指导,反馈是可以是迅速准确的。还是以写作为例,我曾学习弗兰克的写作课,课上有助教团,由多名助教组成,而助教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点评作业,我曾坚持写作课一周的日更,虽然每天都很煎熬——肚子里实在没太多墨水,但每次看到助教的点评,结合课程内容直击痛点,然后我再重写,很难相信自己还能写出不错的文章。而在课程结束后,我放松要求,又无助教持续的反馈,我又很快旧态复发——自嗨式的写作,写作水平也长时间没有提高。
当然导师不是唯一的反馈途径。同样是写作,读者也能给你很好的反馈,所以文章写出来,就尽量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意见,这也让我想到,在007不出局的点评中,认真对待看到的每一篇文章,给战友最真诚的反馈。
案例
最后以阿何的写作课为例,说明如何使用六部法,具体实施写作的刻意练习。
1、拆分任务
他将写作分为词汇、句子、技巧整合、逻辑、类型文等几个方面。
2、设计训练任务
他对拆分部分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如词汇:第一,可以采用背诵词典,增加词汇及其使用方法;第二,总结高频词——可对偏好的文章进行高频词总结,并在写作中尝试使用;第三,词语造句法——对所希望掌握词汇的运用。
3、突破舒适区,循序渐进
初学者对于不熟悉的技能必然会不适应,如一个新的词语在开始使用时,必然会感觉不习惯,但正是通过反复的练习,使其成为熟练使用的词语,将其纳入舒适范围内后,再选择新的词语进行练习,不断突破。
4、大量重复基础性练习
词汇、句子、技巧整合、逻辑、类型文等各个方面,都会有大量的基础训练,一旦这些训练能彻底落实,写出好的文章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自嗨式的行文,洋洋洒洒几千字之后,如果不作针对性的修改,哪怕写上一年,也难以有质的变化。
5、包含反馈
反馈如同一面镜子,能反射出训练的质量,并促使我们不断地提升质量。写作的反馈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自我评价:一篇文章写好后,放一段时间再看,也能发现表达不清及通缉不通之处;二、网友评价:文章发布后,他人发表的评论,无论好坏,都是对文章的一个反馈;三、作业点评:专业的老师可以对文章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意见。根据意见修改,可更快的提升文章质量。
6、创建和改进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写作心理表征应该是在想到一个观点、看到一个物体、获取某些信息以及经历某些事情后,我们会试图以文字的形式将某些内容表达出来。表达什么以及如何表达,正是通过大量练习后建立的心理结构。而通过反馈,我们又能不断的改进这种心理结构,以便更准确高效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