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一趟“大又好”医院(“大又好”对人来说不见得是好),早先已从网上预约确定今天的检查诊疗事项。昨天下午先区上小医院做好检查准备,两项检查费时近五小时。更弗夷所思的是,这个小医院频繁停电,想想在手术床上躺着病人遇到此情况不知是什么样恐惧的心理。早上吃了早餐赶了一小时春运似的地铁到了“大又好”医院,进入门口就会见到川流不息的人流,可以见到匆忙的、焦虑的、麻木的、厌烦的等各种表情包大展示。还好有机器,可以让它帮忙打出就诊卡(必须是此医院的就诊卡),不必要多一次去排队等待遇到那些爱理不理或与己无关的表情。进门后少不了一番问询,都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头微斜,眼皮一抬,似乎先要审视一波,然后心理盘算需要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你的问询,或者只是早已养成的习惯表情,无关对谁的态度。到医院最需要问的问题当然是去那里看医生了,面对医院迷官般的楼道走廊和专业繁多的门牌,要找到目的地是需要去医院实地考察才能解决的。在工作人员、保洁阿姨、保安、只要是穿着白大褂等多人随手一抬的指引下,连续上三层下三层,左转弯右倒拐的峰回路转中才找到了目的地的楼梯口。这个平常只是做安全通道的三层楼梯上,磨肩接踵的人流一直排到门口,里面陆续传出喊号的声音,由门口维持秩序的保安人员再传递出来。排队就诊,检查分高中低档次,当然费用也分高中低档,费用高享受优先就诊待遇。然后就是交费,一项不知道有没有用,能不能解决问题的检查收费五千多到二千多不等。而收费的效率最高,就诊卡银行卡一刷就解决问题,也是现代科技的贡献,主要原因是减少了人的环节。交费后继续排队,窄窄的走廊拥挤异常,空气污浊,连上卫生间都困难。把交费单给医生签上字,告知下午二点上班后过来,接着只能是找地方就餐解决温饱问题。午间还要适当休息,要应对下午的排队等待,刚好走进不远的银行,宽敞的大厅,舒适的温度,免费的纯净水,态度良好的客服人员,真有天壤之别之感。这差别是需求的差别,医院是因为病人无可选择的需求,因为患者面对的是关乎生死健康的大事;银行是因为客户有更多选择的需求,因为银行关乎业绩和饭碗的丰盛。当然选择去医院的机会多去银行的机会就要减少,想选择多去银行的机会就可能不可避免的要去医院。没办法,对大部分的人来说,生活就是这样一个悖论的存在。
再回到就诊的场景中,在相对舒适的银行大厅里稍事休息后,怕排在太靠后就赶往“大又好”,已经很多人顺着楼梯的台阶或坐或站的从三楼门口排到了二楼,等候着休息后才有精力重新投入繁重的工作白衣天使。等到上班时间准点后才能进入诊室继续排队检查治疗,前面的排队是时间的等待,后面的排队才是煎熬的开始,没有座位在人挤人的狭窄走道里巴望着等候着只有几分钟就结束的诊查。没有办法也没法抱怨,只能等待,生命在“大又好”这种本来是修复生命的地方是卑微的,生命在这里是有机肉体,是没感受和思想的动物,是要承受不停试错的小白鼠。每个进入这里的人也会觉得自己是卑微的,面对未知的病痛和高深的专业知识,你只能脑子一片空白,任由引起疾患的污染、有毒食品、医生和病患都不满的医疗体制及人们对自我健康管理缺失等各种原因的无情摆布。
这里的场景只是芸芸众生相中小小的角落,在另一个角落中同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重复着。昼夜排长队为孩子报名就学的学校前、节假日前的旅游景点、春运时的车站广场火车中、拥挤的高速公路上都是同样的的场景在上演,不同的可能只是角色互换罢了。有报道说科考队在南极的海水里检测出塑料颗粒,在人污染环境的时候,环境也回馈着人类的报应,大海里这些颗粒最终会经过海洋生物回到我们的餐桌上。在一个场景中冷漠的面对生命的时候,在下个场景就会感受到同样的冷漠,没有人是局外人。医院对于人们的一幕幕场景,如电影画面般会转换到学校对于家长学生、警察局对于普通公民、任何服务业对于顾客、制作食品的大工厂还是个体对于消费者、某雪乡之类的景区对于游客甚至于大自然对于人类的种种场景。
再回到“大又好”医院的画面,经过痛苦并历经三个半小时等待才结束检查诊疗,再坐近一小时回到家中已到天黑,全程共计十个多小时,实际检查诊疗的小手术用时不到5分钟,观察半个多小时。以上是一天陪诊的历程,只是生活现实的一个侧面,不关乎“大又好”医院和医生。医生在这其中要面对那么多的诊疗对象,每天重复着繁忙和压力的工作,感受也许更糟糕。像这样的情景天天在不同的剧本和地点上演着,不对等的需求和人性的漠然让大家都置身其中逃脱不了,就像每个人都处于雾霾笼罩下。只有每个人都减少污染的排出,空气才能慢慢变得纯净。都多一些对生命和人性的关怀,当每一个个体不是一个有机体或又是某种目的的工具时,社会的温度才会慢慢起来,赶走人与人之间的寒冷,而快乐的春天才会来临。
写着写着就跑题了,但我还是想用上面那个题目,医院只当是一个道具似的场景,除了健康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守护,你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