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无量寿经》里说,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当然,佛并不是说人出生的目的是为了受苦,而是痛苦伴随我们的一生的意思。生老病死,爱憎会,怨别离,求不得注定将会伴随一生。人人都会陷入痛苦,然而有的人在心中放大了它,有的人却看淡了它。
改变不了痛苦,不妨改变一下自己。下面我介绍几种对我个人而言有效的稀释痛苦的方式。
一、眼光放远心放大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的手被刺扎到了,越关注好像就感觉越疼痛。
就像任何一条曲线,在上面截取一足够小的部分,单独拿出来看都是直的,但实际上这是曲线。在这里的道理也是一样,所有问题短期看起来的都是静止不变的,然而把这一截放到长期,整体中来看,却并非如此。甚至连方向都是不一样的。
那么痛苦也是一样的,你把一滴红墨水滴到杯子里,那么可能这个杯子里的水就会变红。然后你把这同样的墨水倒一滴到湖里,却并不会对这湖水本身的颜色造成改变。眼光一旦长远宽阔,一时的痛苦也许就可以被稀释。
二、用元认知能力稀释痛苦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认为人的情绪是生理唤醒,认知因素,外界环境因素三者在大脑中整合的产物,其中认知因素在他们之中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你的认知可能是影响情绪最重要的因素,然而,你的认知也常常会有误判的时候。
他们做了一组实验,给三组大学生注射了肾上腺素,使他们都处于生理唤醒状态,这时,实验者对三组人作了三种不同的说明来解释这种药物可能引起的反应。告诉第一组人他们被注射了肾上腺素,并告知了注射肾上腺素的真实效果即心悸、手抖、脸发烧等反应;告诉第二组与肾上腺素的真实效果完全不同的错误反应即头痛,发痒;告诉第三组,药物是温和无害的,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即不告知这组被试肾上腺素的效果。这个步骤诱使了三组人对自己的生理状态作出不同的认知解释。随后心理学家将他们分别置于一个愉快和一个愤怒的环境,结果是:第二三组在愉快的环境中表现出愉快的情绪,在愤怒的情境中产生愤怒。而第一组,在这两种情境中都比较冷静。
显然,这是由于第一组能正确地估计和解释后来的真实生理反应,并将环境对他的影响也进行了认知解释,因而能平静地对待环境的作用。第二三组并不知道自己心悸脸发烧的生理反应是来自于被注射的药物,大脑在分析的时候就会更多的去外界寻找自己发生这种生理反应的原因,但是,相信大家也会发现,这样也可能会产生错误的认知。
这时候,就可以用到元认知能力,即凌驾于理性脑和感性脑之上的第三视角。也就是说,是在这种认知出现失误的时候的一种“手动纠错”。
感性脑感受到快乐,理性脑分析发现自己处于外在刺激的快乐情景下就会更快乐,由此推断出你是因为xx所以更快乐(你的大脑完成这一点往往就在一瞬间)ok看完这个实验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个认知其实是错误的。然而他之所以会被判断错误,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生理水平的误导加上他大脑的处理。那怎样才可以避免犯这样片面的错误呢?这时候就可以使用我们的元认知能力。从第三视角来观察这件事情,我为什么会感觉快乐?真的是因为xx吗?除了xx之外还有别的可能吗? 会不会有什么原因欺骗了我…无关外面环境的话,我的内心是真的感觉快乐吗?
三、时间
如果你的眼光不变,造成痛苦的环境不变,那你的痛苦在短期内也是不变的。时间的冲刷无疑会改变你对痛苦的感知。
莎士比亚说过:“适当的悲哀可以表示痛苦的深切,过度的伤心却只能证明智慧的欠缺。”痛苦没什么,学会不被痛苦击倒,稀释痛苦,战胜痛苦才是一种真正的处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