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练琴是项苦差,所以才更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从结果导向的视角来看,保持练习的兴趣是学习乐器的首要任务。假如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却没有实质性的提高,那很容易练着练着就失去了兴趣。
所以,到底该如何有效地练琴呢?
首先,最最重要的就是扎实基本功。
所谓基本功,就是乐器演奏最基础的技术。譬如键盘类的按键,吹管类的气息运用,打击类的击打,以及拉弦乐的运弓与找音等。
这些通常都是一上手学习就会接触的内容,难度或许不大,但却是之后所有演奏的基础。
音乐的魅力在于细节,细节打磨得越精致,音乐的表现力就会越强。而所有细节的处理水平,最后统统要归于基本功。
就像是一所房子的地基,地基倘若不牢固,这房子搭起来不仅不会好看,甚至很可能还会有危险。
学乐器切忌上来就急着练曲子。老老实实把标准音,以及最基础的音阶演奏练扎实。走得稳了,会跑是早晚的事儿。
当然,很多人都表示练音阶非常枯燥,太难熬。所以,我来奉送几个练习音阶的小窍门:
第一,从音高的角度。音阶既可以正向的1234567练习,也可以逆向的7654321来练,甚至还可以以1324352457的方式交错着行进来练。
第二,从节奏的角度。可以一拍一音来演奏,也可以加快或变慢,更可以套入一些有趣的节奏型,比如附点啊,切分啊,三连音啊十六分音符等来练。
第三,混搭以上两种方式。试试看,来个交错音高行进的切分音阶,效果一定比规规矩矩的音阶好听太多啦。
我自己就有一个切身的体会,如果能够保证每天都练习音阶,哪怕不怎么练曲目,真正上手的时候也会很快,因为曲目无非是音阶的各种变相应用而已。
所以,练琴这件事,什么都可以不练,但是音阶一定得练。
其次,很多人练琴有个错误的习惯,就是喜欢从头到尾一遍遍练。
就像我家楼下弹钢琴的那个小姑娘,一首曲子来来回回弹。每次到了某个小节,一定要打绊卡个壳,听得我那叫一个捉急。
我有很多次都特别想冲下去敲开门告诉她,这么练不行。
因为一遍遍从头到尾地练习其实只能改善曲目生疏的问题,但并不能有效地解决技术难点。
一首曲子,真正卡壳的或许只有三五个小节。对于这三五个小节来说,一遍遍反复练除了浪费时间之外,不会起到任何的改善效果。会的始终会,不会的永远不会。
而且更可怕的是,一遍遍的反复有时还会形成一种错误的定式记忆,到了那个地方就爱卡壳,这个之后再改会很痛苦。
所以,想要练好一首曲子,最好是在通盘演奏一遍进行摸底之后,找出所有的技术难点。先逐个击破它们,然后再从头到尾完整地过。
那这技术难点,又该怎么突破呢?
我的经验是一定要放慢,先找准所有的音高和节奏,然后再一个音一个音地开始慢慢对位。先把握住所有音的基本演奏,然后再慢慢地提速。
如果在基本演奏的环节手还会打磕绊,那还是要回归音阶的练习上去寻找突破口。
通过音阶的练习把手指捋顺了,再来对照曲目的旋律练习。
在这个环节中,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
还有一个小小的技巧,就是录音,然后回听自己的演奏。
当你身处演奏的过程中,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就沉浸在当时的情绪或氛围中。这就很容易陷入感性的认知,而不能够完全真实地还原所有演奏的细节。
因此,当你认为某一首曲目练成熟了,不妨尝试录一遍完整的演奏。当你回放去听时,站在欣赏的视角上,就容易发现很多自己演奏时没听出来的问题。
尤其是调整和改正之后,再次进行录音,让不同的版本对比播放。如此检查,自己的问题是否得到了纠正,预期是否达成就一定会一目了然了。
当然,你更可以将自己的录音和大师的演奏版本进行对比。
以大师的演奏为范本来对标,多听、多看,多欣赏和比较,这样能够帮助理清所有的细节,清楚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从而做更有针对性地提高。
毕竟,总是要先看到更好的,找准了差距,才可能有更清晰的上升空间和路径嘛。
练琴没有捷径,但并不意味着只能傻傻地用蛮力。
找到聪明的方法,然后再勤奋、笨拙地下苦工,这或许才是练琴的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