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职业翻译,常常会有这样的两种观点。要么认为学过英文的,就能翻译;要么认为翻译很难,短时间没可能学得会。其实,这两种观点,都太过极端。
要做一名合格的译员,在翻译公司待上 1-2年,一般就能做到。悟性好的,半年就可以入门。语法正确,术语恰当,表达流畅,再加上勤学好问,短时间也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译员。一般类型的稿件,都能胜任有余。但要再上一个台阶,达到优秀,就需要提升以下三点。
1. 逻辑或常识
翻译做到一定年限,语法、术语没有问题之后,拼的就是逻辑或常识了。因为职业翻译涉及领域很多,隔行如隔山,稍不留神,就可能掉坑里。所以逻辑性强不强,常识够不够,也可以说,百科知识是否丰富,就显一名译者的功力了。
例如:新设备案的外资企业。如果译员常识不够,又没有充分查询,就有可能处理为通过了新设备法案的外资企业,但这在逻辑和常识上是说不通的。稍加查询,就可以知道,这里的新设备案指的是新设立只需要备案而无需审批的外资企业。
2. 语感
也就是词语的搭配、色彩、细微差异,甚至音韵。有时候,查一个词,会有好几种选择,在哪种场合下,该用哪个词,考验的也是译者的功力。比如:“主持人”这个词,查词典,对应的英文可能有:anchorman/anchorwoman,MC (Master of Ceremony), moderator, host 等等,但搭配和语境却大不相同。
MC 一般指仪式的主持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司仪。
Anchorman/anchorwoman 一般指新闻节目的主持人。
Moderator 一般指研讨会或 panel discussion(专题讨论会/座谈会)的主持人。
Host 更多是指做东的人。
说到音韵。林语堂的 Moments in Peking 为何译为《京华烟云》比《瞬息京华》更让人容易记忆,就是因为“烟云”,既压头韵,又压尾韵,有音韵美,还用了成语“过眼云烟”中的意象。让人朗朗上口,过目难忘。
在一些创译和翻译标题的过程中,在选词上,如果能注意头韵或尾韵,在句式上,用上对仗等修辞,就能体现节奏美。
3. 细节
姐经常说,魔鬼藏在细节里。想要做一名优秀的译者,那就要行文规范,多为读者考虑。介词、冠词、连词的用法,都含糊不得。经常看到一些中译英的稿件,句式不好处理的时候,就放一个 which 在那里,也不管先行词有多远,好似一个 which 可以解决译者的所有难题。只要用一个 which 就可以指代前面想指代的任一单词或整句,全然不管是否会给读者造成困扰,让读者完全不知所指。推荐大家阅读称为英文写作圣经的 The Elements of Style,再版无数次的一本小册子,相信会有启发。
逻辑、语感、细节,让一名译者,从合格走向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