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半年里,断断续续的体验了一些算是主流的读书APP(网易蜗牛、微信读书、豆瓣阅读、多看阅读),截至目前一直坚持使用并坚持喜欢的是网易蜗牛了,希望能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概是从去年的7月开始接触网易蜗牛读书,第一眼喜欢上它可能是是它干净纯粹的外表,纯白花瓶,几支刚发嫩芽的柳枝,旁边慢行的蜗牛,打开读者对回归单纯读书的安宁世界的向往。
蜗牛是通过领读人模式引导用户阅读,以垂直问答模块搭建高水平阅读社区,为用户提供简洁高质量沉浸式阅读的阅读APP。用户群偏向接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比如白领、大学生等,用户对阅读内容的质量诉求比较高,不是单纯的打发时间。
那么会有人说微信阅读和蜗牛有什么区别呢?
微信和蜗牛虽然都是侧重出版物阅读,但是微信延续阿里一贯的“社交引导”风格,用社交的思路做阅读,而蜗牛采用社区的思路做阅读。有人又要说了,社交和社区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因为人而消费内容,就是社交,因为消费内容而关注人,就是社区。虽然社交场景下用户的关系链相比社区更加紧密,但是在社区里兴趣的交集更容易主导用户间的互动。显然,在读书这个场景下,有同样爱好的用户会在同类型的书籍中产生关联,正符合用社区做阅读的思路。
下面谈谈我为什么喜欢网易蜗牛读书?
1.首款按时间收费的APP——打造线下图书馆借书体验
区别于传统的购买书籍以及包月模式,提出按时间付费的方式,每天提供一小时的免费阅读时间,显著降低了用户试错成本,提供给用户线下图书馆选书的体验,解决了用户对书中内容质量不确定导致的购买困难的痛点。同时制造了时间上的稀缺感,敦促用户沉浸式阅读。再者也可以帮助产品进行冷启动。
2.领读功能——再也不用担心看什么
由专业的领读人进行阅读书单的推荐,有效解决了用户“无书可看”的痛点。
3.问答及书评功能——鼓励用户输出完成内容沉淀
以书籍关联用户,在读书的同时引导用户输出内容,让用户变为社区的搭建者。既可以解决用户“阅读之后内容达不到有效沉淀”的问题,又可促进高质量阅读社区的搭建。
4.书籍——不执着于大而全
之前看到有人吐槽蜗牛书少,但这也只正是蜗牛的长处。它不同于开卷有益这种国内老牌阅读APP,满是各种网络小说,内容杂乱,营养不足。蜗牛重在精而不在全,旨在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出版物阅读。
5.界面——简单干练
这也是开篇提到的内容,蜗牛极简的界面很容易让人一眼就爱上,毕竟漂亮姑娘谁不喜欢呢,打开蜗牛,里面依旧是一致的简单干练风,没有眼花缭乱、折扣漫天的推荐位只有简洁的分类以及清晰的功能结构。
关于蜗牛优化的几点畅想:
1.构建书单(类似于网易云)。方便用户对书架书籍进行更好的管理,延续选书时线下图书馆体验,给用户线下书架管理体验。
2.增加语音领读即“听书”。方便用户在碎片时间完成选书这个过程。
3.笔记支持导出以及生成个人阅读轨迹。帮助用户记录成长让用户产生一定的荣誉感。可以作为自律以及上进的标识。
明日分享新宠“得到”嘻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