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橙子来到这个世界的第195天了,28周第5天,6个月第13天。
【生活规律】
睡眠:
昨天晚上18:52入睡,20:38醒过来,睡了1小时48分钟。白天只睡了两次,这一个应该算是最后一个小觉。醒过来之后一直活动,22:05喂了175ml配方奶,22:30拉了个粑粑,之后一直不睡,到00:09又吃了一次奶才睡着。从00:15到07:30,连续睡了7小时15分钟。
今天白天睡了3个小觉:第一次1小时50分钟,第二次1小时38分钟,最后一次39分钟。整体比前两天睡得多,可能是昨天晚上睡得少的缘故。
昨天晚上睡得特别晚,今天早晨起得晚,小睡时间长,活动时间也长,最后一个小觉19点多才睡,醒过来已经将近20点。到现在醒了2个小时了,还没有要睡的迹象。
饮食:
今天到目前为止吃了4次奶,因为感觉小家伙这两天吃得有点多,母乳之外又补充了配方奶,每次时间间隔都不一样,总体有点乱。
早晨第一顿和昨天最后一顿间隔7个半小时,吃完母乳之后又加了90ml配方奶;
第二顿和第一顿之间间隔4小时,也是母乳+100ml配方奶;
第三顿和第二顿之间间隔将近5小时,只吃了90ml配方奶和40ml母乳;
第四顿和第三顿之间间隔3小时20分钟,吃了170ml配方奶。
活动:
今天活动4次,第一次2小时05分钟,第二次3小时25分钟,第三次2小时31分钟,最后一次到目前为止已经2小时,还是很活跃的样子。
白天出去溜达两次,下午一次,晚上去超市一次。
【妈妈的世界】
01. 关于陪小家伙和阅读的新认识
上午陪小家伙的时候顺便看了《婴幼儿心理学》第四章的一段内容,讲到父母和共同阅读对于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刷新了我对于陪孩子玩和亲子阅读这两件事的认知。
首先是陪小家伙玩。
以前主要就是跟他互动,或者看他玩,给他拍照,顺便观察他的一些行为,发现他的需求和喜好,及时给他需要的支持。看了书上的内容,才了解到原来孩子在不同的阶段,对于大人的互动需求是有变化的。基于这个变化,作为父母要选择合适不同阶段的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
今天看完了“随因反应”,就是父母在陪孩子玩的时候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并及时给出合适的回应,速度要快到足够让孩子建立自己的行为和父母回应之间的关系。这种随因反应主要从两个方面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
一是孩子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反应总是存在相关性时,会获得回报感和掌控感,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而这都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方面;
二是当孩子发现自己的行为总是能够获得回应时,探索周围环境的兴趣会增加,会花更长的时间在探索上,而这又是与更出色的认知功能相关的关键行为。
也就是说,父母陪孩子,不只是满足孩子一般的心理需求,更是促进和激发孩子认知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方面通过强化孩子的掌控感和对因果关系的认知提升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孩子的探索兴趣来刺激认知发展。要实现这两个目标,核心的做法是:在陪孩子的时候,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并及时给予恰当的回应。
书中还提到面对面的随因反应在婴儿成长的早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但3-4月龄开始,孩子更喜欢加入意外和幽默元素的游戏,或者与时机控制有关的游戏——将停顿和结束步骤安排得很好的游戏。因为他们可以从这样的游戏中锻炼很多认知能力,比如记住更为复杂的动作序列、预测时间,理解体验中各个元素如何组织在一起等。
我目前的做法,在陪小家伙玩的时候虽然大多数时候会关注他的变化,但都是跟着感觉走,并没有有意识地带着目的去关注。在具体的活动上,除了偶尔帮小家伙做抚触和一个简单的手指操之外,我们似乎没有给他安排什么带有固定步骤和流程的游戏。这两点都是以后可以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其次是亲子阅读。
看到很多地方都提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说孩子一出生就可以开始了。但陆陆续续尝试抱着小家伙读过几次故事书,发现他不是毫无兴趣,就是喜欢抓着书各种扯和咬,就觉得他这个年龄可能还不适合读书,要大一点才合适。
看了书上的内容才明白,原来亲子阅读中的“阅读”并不是我一直以为的“读”,而更多地是把书作为一种媒介,让孩子接触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东西,感受和体验生活中没有机会去体验的情感。
孩子读书的目的不是刻板地去学知识,而是作为日常生活刺激的补充,看一看生活中没有见过的东西和颜色,听一听生活中没有听过的声音,提升孩子对“不在眼前的事物”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不存在年龄太小不适合阅读的问题。
书中也给出了带着小月龄孩子阅读的方法:可以帮他把书打开,在他发生兴趣的时候讲解书上的内容,在他啃咬书角的时候跟他谈论有关书的信息,发现他的兴趣减弱的时候帮他翻页,给他新的刺激点。
从几个星期前就开始发现小家伙对书感兴趣,每次看到我在旁边读书就趴过来啃,但一直也没有想过怎么样去利用他的这个兴趣,每次啃的时候就随他去。现在才意识到,其实完全可以通过翻页或者换书的方式,让小家伙在啃书的同时,也接触到书上的内容。
02. 早教记录
今天是第一周课程的第五天,内容是“红苹果绿苹果”,目标是丰富艺术体验,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手部精细动作。具体做法是把红色和绿色的绒球放在地上,让孩子分别抓起来放入红色和绿色的纸杯里。课程里提到,颜色认知和分类是2岁孩子才有的能力,所以这个活动的关键是通过抓小球锻炼手眼协调和精细动作,通过看和摸红绿绒球进行颜色的感官刺激。
下午把各种颜色的小绒球放在手心里让小家伙抓了一会儿,抓的时候给他重复了几次颜色词,又把红色和绿色的东西摆在一起放在他面前让抓着玩了一会儿。小家伙状态还算不错。
做得好的地方:以目标为核心,根据小家伙的实际情况调整活动,效果还不错。
03.今天的新发现
- 现在特别喜欢趴着把爬行垫上的一个边翻起来再放下去,前几天只是翻着玩,今天翻起来以后会凑过去看下面有什么。
- 今天很喜欢狮子手抓球和小锤子。
- 这两天对镜子有了新的感兴趣:以前只是盯着看,这两天会伸手过去摸。昨天会把镜子掰倒,今天看到他一直往镜子的方向移动身体,然后把头凑到后面去看。
- 今天发现小家伙往前挪动身体的时候屁股会往上一下一下地撅起来,双腿弯曲一点,身体偶尔离开地面,比之前要更接近爬的姿势了。
- 发现小家伙对于手里的东西很快就不感兴趣了,总是想要去拿新的东西。
- 平常他看到一个东西,急吼吼地要去拿的时候,如果我们直接给他放到手里,他玩一会儿就没兴趣了。感觉能带给他热情的,是他自己发现和靠自己去拿的那个过程,而不是拿到手里的那个结果。
- 总结起来就是:他对于已经拥有的东西的热情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总是对新的东西感兴趣。基于这个发现,以后陪他玩的时候,我们能做的,是给他设定目标,不停地让他有感兴趣的东西,而不会因为没有新的刺激而无聊。
【小橙子的世界】
今天小橙子找到了新的乐趣。
从很早以前开始,每次活动的时候妈妈都会拿一面镜子放在他前面,让他玩的时候可以看到自己。以前小橙子只是会在玩到一半的时候抬起头盯着看一看,有的时候他会被里面丰富的东西吸引住,盯着看上好半天。
但这两天他慢慢对镜子里面的东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每次看着镜子的时候,他都忍不住要伸出手去抓。可是他试了好多次,每次都只抓到凉凉的玻璃。这让他感到特别好奇:他明明看到里面有好多东西的呀,为什么抓不到呢?
昨天有一次伸出手去抓镜子里面的东西时,一不小心把它给推到了,里面的东西一下子全不见了。这下他更觉得奇怪了:那些东西都去哪了呢?
今天玩的时候,小橙子不再满足于伸出手去摸镜子了,他一次次地把身体使劲往前凑过去,趴到镜子旁边仔细研究。可是他发现自己离镜子越近,里面的东西就越少,最后镜子里就只剩下他自己了。他把头转到镜子旁边去找,又发现什么都没有。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