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看书,五花八门什么都看,志怪类短篇小说,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小说也读了不少,无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可是从来都是把他们当做故事来读,看一下热闹而已。最近参加了一位大咖的读书会解读《山海经》,忽然发现,原来看这些故事也会有不同的角度,于是决定重新来看《山海经》。花了一周的时间,按着大咖的思路来看了一下,发现果不其然。在再读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好多自己初读时没有体会到的东西,读书真有好有趣。
书里边有两个很好玩儿的故事。
一个是说有个人叫杨度的,一天晚上,在路上走的时候遇到一位手里拿着琵琶的少年,请求搭载一程。路上少年,谈了十几首琵琶曲。曲终收拨当心画,竟然,吐出了长长的、血红色的舌头,瞪大了铜铃般的眼睛,露出鬼身,把杨度吓得够呛,然后呢?鬼就离开啦!又走了20多里,又看到一个老头儿,又再次让老头儿搭了便车。杨度和老头聊天说刚才有个鬼弹琵琶,差点把我吓死。没想到那个老头儿就说说:“我也能弹琵琶呢”。原来这个老头儿就是刚才的那个鬼,又瞪大了眼睛,吐出了舌头。
故事就结束了。
第二个故事是说有一个人骑马夜行,在道上碰见一个东西,像兔子一样大,两个眼睛像镜子,跳到马前,马就不能向前走了,把人吓了半死,等醒过来的时候,这个怪物已经不知所踪。急忙向家赶,碰到一个人就说:“哎呀,现在路上有个伴儿,真的是太高兴啦!刚才碰到个怪物,吓死人了”。那个人就问他,你看之前碰到什么啦,是不是象我这样的?他定睛一看,原来就是那个怪物。这个怪物又跳到马上,把人吓得半死。
读这样的故事,我是一边读一边笑,我是在想,这鬼怪得有多么的无聊啊,没事出来吓人玩,一点也不可怕。
中国和日本在许多地方一脉相承,文学作品也不例外。日本作家小泉八云的鬼怪小说中也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在路上碰到一个鬼,白白的一张脸上面什么都没有,像个蛋一样。把他吓得拔腿就跑。跑了好久,忽然看到前边有一个茶摊,有一点烛火,他就连忙跑到那儿去,喘吁吁的。茶摊主人问他怎么了?他说:“我刚才见到一个鬼,长的特别可怕”。那个茶摊的主人忽然阴恻恻的一笑,说:“是不是就是我这个样子啊?”就露出了只有一张白脸什么都没有的面庞。当时我看的时候觉得这个故事真可怕,日本人就天生有一种本事,把鬼怪的东西写得让人如临其境。
不过《山海经》中作者干宝用这些故事表似乎是想要传达一个观点吧,在南北朝时期,外族入侵,战乱频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不管是好怪物还是坏怪物,抓到了就杀啦就算,有什么好吃惊的。孔子也说:“物老则为怪,杀之则已,夫何患焉”。
自己一边读不仅一边感慨,有的人读书读成了大咖,而我似乎读书读成了个傻子,所以在读书的同时也一定要讲究读书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尽量能从书中得到更多的收获,而不单单是一个简简单单、热热闹闹的鬼怪故事。
无戒365日更挑战营第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