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写到“后遂无问津者”之后桃花源这件事情就结束了吗?当然不是恰恰是个开头。陶渊明笔锋一转,写了一首长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秦末天下大乱,百姓举家逃窜。四个白发贤者躲进商山(就是后来辅佐汉惠帝登上皇位的商山四皓),一群人也躲进了桃花源。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原来的道路早就湮没无闻。村里的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桑养竹,按季节耕种不同的粮食。春天养蚕缫丝,秋天收割粮食,没有一分一毫要交给朝廷。村里小路蜿蜒,鸡犬相闻。老百姓还按着古法祭祀祖先,服饰还保留秦朝的样式。老人小孩悠然自得,哼哼小调,四处游乐。草绿了就知道春天来了,叶落了就是秋天到了,村里人也无需借助黄历,自然而然的读过一年四季。大家开开心心,又何须劳神费力的推算节气?他们的就这样在武陵的群山中隐匿了五百多年,却没想到一朝之间被一个渔夫打破了宁静的生活。淳朴自然的村民与包藏心机的渔夫本来就不是一路人,故而后来大家还是各走各路。刘子骥啊我问你,这世界的神奇谁能知晓啊?我也想跟着你的踪迹,追寻和我志趣相投的人的步伐啊!
今天先写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