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开始写演说的内容时,并不意味着我已经能够成功地站在舞台上,挥斥方遒。15班同学们的热情,反倒让我有点承受不了。我只是每天做了一点小事情,还没有上升到罗永浩那样幽默又睿智的境界,所以分享这件事上我只想分享自己已经做过了的事情,还没做到的,就让大师们来告诉大家吧。说不定,以后我也可以给大家分享成功站在舞台上的经验。
为什么我会选择去报班学习《演说成交高手》?为什么我每天都要发一条语音,分享自己的收获,用演说的状态表达出来?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愿意去提高自己的演说水平。因为,我们实在不愿意看到自己:
战战兢兢地站在舞台上,准备演讲,突然大脑像抽风一样,一片空白;领导让自己在会议上发言,自己却说我没有想法;无意中提起某事,却被旁人误解为讥讽;与客户交流时,对方说我没有时间听你在这里废话,我很忙。
你会发现不会演说的你,被贴满了各种负面的标签:内向,不善与人沟通;没有认真思考老板的话中话;听不懂客户的深层意思;与你交流很无趣。
于是,你偶尔会沮丧,偶尔也会忘却你不会演说的事实。但心底里的自卑,不会因此而消弭。
在舞台上的那个你,也许是因为太入戏,紧张到无法克制,你甚至都没有察觉到你正在扮演着另外一个自己。别装,千万别装。你是谁就是谁。其实这并无所谓——只不过,你觉得“你应该显得更好一些”,殊不知,这恰恰是失败的根源,你不是在讲,而是在演,不是谁都可以做影帝的,这是现实。
无论你是在会议上发言,还是日常生活中与别人交流,一定要记住,听众到底要什么?李笑来老师总结了三点:重要的,未知的,复杂的。相信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你讲一些已知的,肤浅的道理。因为听众付出了时间和精力,这些沉浸成本,必然使他们想要听一些重要的,未知的,复杂的干货。这是重点。否则听众会觉得不值。
只有干货肯定是不行的,正如纯粹的“营养餐”一定不好吃一样。大部分人很容易被表象吸引住,但对实质的内容却“视而不见”。这样并不是说忽悠就是对的,讲实话就是傻的。在时间面前,任何事物都不得不坦然表露。时间会证明一切。
请认真准备你的“干货”,除此之外,任何所谓的技巧都是没用的。李笑来老师说,如果你的干货不够多,那最好闭嘴,把时间花在该花的地方——积累足够的干货。切记。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自己能够在舞台上轻松自如地讲话呢?有,而且非常多。我在Bing上搜索“演说的方法”,一秒以内的时间给我反馈了164万条结果。真的去找的话,相信每一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也许是机缘巧合,我恰好接触到了一个演说培训机构,里面有位主持人现在已经成为了我的好朋友。中英文演说家高飞老师,建议我们建一个微信群,人员最多五个人,最少三个人。按照演说三大规则:坚定、利他、唤醒,每个人每天都要发一条60秒语音演说,并且语音点评其他所有人的演说,一旦有人忘记每天演说,发红包20元。时间约定为一年,365天。起初,这样的演说真的很有意思,五人中的四人开始轰轰烈烈地干。一个月后,只剩下三个人。两个月后,其中一人离开,我把主持人朋友邀请进来。三个人就这样每天演说点评,一两周后,另外一个小伙伴离开。至此,我和主持人朋友坚持演说到现在,今天是第96天。
看似简单的演说,其实很难坚持下来。它要求大量输入,一旦你没有看书,文章,或者没有感想,你会发现演说很痛苦。有干货,最重要。
我为什么没有掉队,反而觉得演说越来越有意思。
培养微习惯。刚开始男朋友LEON建议我,每天说就行了,不需要说的那么好。因为这句话,有时候特别累的时候,我就会很快发表完演说,好让自己不中断。
给自己做的事赋予重大意义。刚开始的好奇心和激情用完了的时候,我就会给自己找演说的重大意义,比如学习罗胖每天60秒的语音,和自己死磕。比如,人人都知道演说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会带来数不清的好处,特别是对于销售工作。如果说现在的我能拿到几千块,那么演说能力的提升,就会让未来的我拿到几万块。对,就是这么现实。
给自己树立明确目标,刻意练习。有时候自己的演说内容会被点评逻辑不够清晰,演说状态不够正能量,我会慢慢地改。群里退出的两个小伙伴其实演说的都非常好,她们的演说逻辑很清晰,特别是第二位,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她的进步。从她们的演说中学习,改善自己不足的地方。
输出的一个平台。平时看了一些书,文章,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分享出去。分享的内容越是开脑洞,得到的赞扬越多。于是,自己更加开始留意开脑洞的文章,并做记录,下次好找到分享的素材。
最为关键的是找到对的人同自己一起演说。对方的点评,其实是对自己的及时反馈,非常重要。
还是那句话,每天进步一点点,相信时间的复利。如果还在为如何练习演说而发愁,不妨试试每天一条语音。重要的是,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