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读美国作家玛丽亚·康妮科娃写的《我们为什么会受骗》。
这是一本《福布斯》、《经济学人》、《纽约时报》、《今日心理学》尼尔·盖曼推荐阅读的书籍。书中列举了许多的知名案例,不仅有案值高达数百万美元的庞氏骗局,还有市井常见的小花招。作者从心理学角度揭露了这些骗局的诸多细节,剖析它们的共同点,让我们读来叹为观止,读后见坑不踩。
我们以为骗术高超的骗子都像埃德加·爱伦·坡在《欺骗是一门精密的科学》中指出的特点那般:“谨小慎微、自私自利、不屈不挠、足智多谋、胆大包天、冷漠无情、别出心裁、傲慢无礼,还有皮笑肉不笑。”但是,作者说:“真是这样就好了,这会让世界变得简单得多。然而,现实却比这麻烦得多。”
骗子之所以难以被准确地识别,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具备欺骗的潜质。作为一种有感情的生物,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说谎骗人。有的谎言无关紧要,比如:“你看上去瘦了点”,有的谎言则相当严重,试图掩盖违法犯罪行为的事实。
对大多数人来说,要从合法营生发展到行骗,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先天条件,也就是由精神变态、自恋和马基雅维利主义等特质所决定的潜在犯罪倾向;二是机遇;三是一个貌似合理的原因。当三个条件都满足时,骗子就诞生了。
既然每一个人都会在不同情况下说谎,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分辨谎言呢?
人们传说面部表情和身体上的小动作可以泄露内心的秘密,比如:说谎的人不敢看对方的双眼,会回避注视;说谎的人会面部表情神态紧张或脸红,叙述时前言不搭后语、经常有“呃”“啊”等语气词、结结巴巴,还会一不小心做出让自己露馅的动作等。
然而,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心理学家莉安·滕·布林科指出:“实证文献无法证明这些认识的正确性。”这些认识之所以长期存在,是因为它们符合我们对说谎者表现的预期。保罗·艾克曼发现,有一个特征确实对分辨谎言是有效的,那就是持续时间极短的面部微表情。但这也不意味着我们能100%分辨出说谎的人。
如果缺乏准确识破说谎者的方法,那什么情况下我们容易受骗?
真正起作用的因素之一是环境:关键不在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而在于我们的生活当时正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如果我们当前感到孤独、无助,如果我们正经历失业、离婚、伤病、负债等巨变,我们就相对容易受骗,就更容易成为骗子的猎物。
书中以高学历人群——女大学生罗宾·劳埃德为例,她之所以会成为三牌赌局的受害者,原因之一就是她当时确实缺钱;更重要的是,她脱离了熟悉的生活环境。如果这两个因素有一个没有出现,她很可能会带着钱包里的40美元直接离开。
看到这里,有没有觉得很“哇塞”?今天分享的内容仅仅是书中的一小部分。有关为什么人们会相信陌生人画的饼?为什么人们会对危险信号视而不见?为什么有人得知真相后依然执迷不悟?为什么高智商在骗局面前也不堪一击?作者分了十章节全面又具体的向我们讲诉:骗与被骗、料敌先机、动之以情、请君入瓮、完美故事、取信于人、欲擒故纵、得寸进尺、逃之夭夭与斩草除根、最古老的行当。让我们一起深度阅读本书寻找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