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名字的那一刻我就超级喜欢:
不执着叫做看破,不完美叫做生活
这不就是我们修行自己这一生应该努力做到的吗?不管职业是什么,也不管性别年龄,都应该朝着这个目标,这样人生才能活的更轻松,工作才能做得更顺手。
我在啃读读魏书生老师的《如何做好班主任(上)》时,就深深的被魏老师的睿智所折服。我想魏老师一定是把“不执着叫做看破,不完美叫做生活”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和做人、做事智慧发挥到了极致。
就像魏老师对“人”这个字的解读,他就极具慧眼的发现这个字的三个特点:
一、一长一短
所有的活人都是长处和短处共同组成的,千万别总盯着人家那么点儿短处,盯久了人家就会丧失信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未必融洽。而反过来经常看人家的长处,发展人家的长处,人际关系就会越来越好相处。
这不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说的那句话“看透不说透,咱还是好朋友”么?为什么非要执着于对方的不足呢?扪心自问一下:咱自己就是一个完人吗?就没有缺点吗?在指责对方的时候,咱自己是否能够以身作则的做到吗?
就像今天上课时,一到教室,负责汇总作业检查的小小监察员就把昨天和周末的汇总结果交给我,我直接放在展台上,公示给全班同学,结果右下角的那张小纸片上只有“×××不够”几个字,我忍不住就发飙了,责问道:这是哪一个小组组长交上来的?上面为什么没有备注日期和任务呢?这不就跟无头僵尸一样吗?看着孩子们一脸懵的表情,我疑惑地低头问眼皮子底下的小姑娘,那小女孩儿低声说:老师,你之前没有要求我们在汇总小纸条上标注日期和任务呀……
哎哟喂,我一拍脑门儿想起来了,我只在心里边对孩子们这么说了,可是孩子们没有接收到信号啊,我没有教孩子们如何去做,却指责他们做错了,这种指责不就是莫须有吗?且我还把这莫须有的事儿当做别人的缺点横加指责,惭愧呀!惭愧!赶紧当堂对全班同学道歉。这时候孩子们的表情已经切换成“我们懂啦,老师,我们原谅你啦,不跟你计较啦”的表情。多可爱的一群孩子呀!
二、上坡下坡
所有的活人都有上坡之日,也有下坡之时,都有年轻、强壮、成功、胜利的阶段,也有年老、体弱、衰弱、倒霉的时期。当咱自己年轻、强壮、成功、胜利的时候,千万别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当咱年老了,体弱了,失败了,倒霉的时候,也用不着灰头灰脸的觉得抬不起头来。
魏老师确实是一个睿智之人,是一个能够看破、看透、看穿一切凡尘俗事儿的高人!光是这一番话就足够我们咂摸一辈子,指引我们一辈子了。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不可能永远如意,永远走上坡路,花尚且无百日红,何必非得追求完美呢?保持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得意和失意。像范仲淹那样的宠辱偕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就是放过了自己,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吗?
不完美才叫生活呀!
三、互帮互助
一撇帮助一捺组成一个人“人”,一个男人帮助一个女人,组成一个家庭,一个领导帮助同志们组成一个团队,一个老师帮助同学们组成一个班集体………
可不是吗,人首先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我们都在社会这张大网中存在着,不可能超凡脱俗,也不可能超然物外。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者必助己也。老把自己想得高于别人一等,自我感觉良好,这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别忘了佛祖头顶上那只老鼠就是误以为善男信女们的香火都是供奉给自己的,最终导致得意忘形、不得善终。我们做老师的一站到讲台上就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就觉得学生就该归我管,而忘记了学生与老师之间互相帮助才是最佳的师生关系。岂不是本末倒置了?!
魏征尚且劝诫唐唐太宗李世民说: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介小老师不也是一艘小船吗?学生这汪水既能载着我们驶向教育的神圣殿堂,同样也能把我们掀翻到小河沟里!
越往下读,我越觉得魏老师的脑袋绝对是超强CPU。他怎么能把一个简简单单的人字想出这么多大道至简的道理呢?
因此在读到这本《不执着叫做看破,不完美叫做生活》书的时候,突然惊喜的发现书中的不少内容和魏老师的思想精髓竟然有不谋而合之处。
被完美主义困住的人,经常感觉不到自己真正的问题。他只是会觉得,自己很失败,什么都做不好。虽然他们已经非常非常刻苦、尽心了,可是内心深处,他们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那是因为追求完美主义的人忘记了是个人都会有上坡时候也会有下坡不如意的时候,失败了、做不好了有什么关系呢,不是很正常的吗?
就像下面这两种情况:
有一些人在工作上总是加班加点、非常努力,但是还经常自我批判,会为了工作过程中的一点点差错感到挫败不已,这一点点差错如果被人指出来了,他们更是会羞愧难当。
还有一些人会常常感觉对别人失望、丧气,总觉得自己对生活好像失去了控制,哪哪都不顺自己的意。 像一些家长,会觉得都教过孩子一百遍,做作业的时候身体要坐直了,为什么孩子还是堆在那儿磨磨蹭蹭地写作业,控制不住就要发火。在外人看来,他们总是对孩子各种挑剔,只要孩子的行动稍微有一点不符合预期,就大发雷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挫败。
这些人说透了其实还是因为没有读得懂“人”的这三个特点,一长一短,上坡下坡,互相。
总是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够好的人,总结为内向完美主义者。把那些对别人过分严苛的人,总结为外向完美主义者。
内向完美主义者,容易跟自己较劲儿,强调对自己的控制,因为他们需要保证自己在每一个任务细节上都做到完全的规范和精致。但是,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如果在任务过程中过多在意细枝末节的事情,那任务的推进也会变得极其困难。所以内向完美主义者除了感觉焦虑,还容易感觉到挫败、纠结、紧张和自责。
外向完美主义者呢,因为总是批评、控制或者惩罚自己身边的人,所以,大家会觉得和他们待在一起压抑,甚至可怕。他们自己因为总是在花费巨大的精力去控制外部环境,所以也总是容易感觉焦虑和疲惫,如果他们真的抓住了别人的某些小辫子,还容易把自己气得够呛。结果,这种对别人或者外部环境的担忧和不满,会让他们经常陷入人际冲突所带来的孤独感。
大部分的完美主义者,很可能兼具内向和外向完美主义的特征,让自己的生活一团糟,也搞得别人鸡犬不宁。
上面这三段话是这本书中我最为欣赏的内容,把它摘录下来,经常对照自己反省自己。不必过于执着,也不必过于追求完美,也时刻提醒自己,人有长处,也有短处,有下坡得意之时,也有下坡失意之刻,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助。
再一次品味一下这句话——
不执着叫做看破,不完美叫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