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招已基本结束,骤降的气温映衬着本次毕业季严峻的就业形势,尽管少数佼佼者无需披荆斩棘便能斩获颇丰,但大部分人都不得不经历这个残酷和辛酸的阶段。
我有幸以面试官身份参与到本次秋招之中,借此机缘同若干应届生朋友产生了短暂交集,在审视他人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不少启发和进步。
本人能力有限,能做的仅仅是基于自己的感受,把面试官的心理片面地展示出来,希望能对后来者产生些许裨益。
先简单交代基本背景:
1.岗位:某央企下属地产投资公司投资发展岗
2.面试环节:终面
3.面试形式:多对一或一对一、半结构化面试
为了便于理解,我以问答形式来阐述观点。再次强调,我仅从个人角度展示面试官的心理,观点具有明显主观性,参考价值有限。
一、面试官最看重面试者哪些品质?
这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是大部分面试者关注的焦点,可惜真的没有统一答案。行业、岗位、面试官、公司等等因素的差异都会导致不同的答案。
我甚至怀疑,也许“看得顺眼,聊得开心”才是面试官最后的评判标准。
同其他有过面试官经历的朋友交流之后,我总结出几个关键点,按重要性排序如下:
1.性格和态度。
包括但不限于:踏实、认真、友善。拥有这些品质的应届生,能主动自我纠错,能积极争取进步,能与他人顺畅沟通,能让上级在培养他们的过程中节省大量精力。
很多人自认为这些都是普遍具备的基本素养,但很可惜,我接触的面试者大都未能展示出这些品质。
比如,一位女生在自我介绍时,重点宣称自己成绩优异、名列前茅,言语之间透露着浓厚的傲气。但在之后的一系列专业问题的轰炸之后(其实很基础,都是书本上的内容),这位女同学却一溃千里,当着我的面惊呼:“天啊!”,先前的傲气完全被紧张和惊慌所掩埋。以至于面试结束后我还不得不安慰她一番,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平复她的不安情绪。
这位女同学最后被否定掉,并不是因为她没有回答出这几个专业问题,而是因为她自我标榜的优势根本经不起推敲,我有理由认为她不是一个脚踏实地、认真做事的人。
2.对面试的行业、岗位或公司的认知程度。
我会问每一个面试者同样的问题:你为什么选择房地产行业和我们公司,为什么选择投资岗,选择投资分析方向还是拓展方向。
在这几个问题上表现不佳的面试者,被否定的几率极高。个中原因不难理解,对行业、岗位、公司缺乏基本认知,一方面可能导致入职后半途而废,另一方面说明面试者缺乏投资岗要求的基本分析能力和认真态度。
3.学校出身和学历层次。
学校出身很重要,211985及海外主流院校的学历背景是必要前提,这不是歧视,而是因为面试时间很短,面试双方的信息不可能真的实现对称。
此时,学校出身则是对面试者的一种信用背书,让面试官能对面试者的学习能力、智力水平、眼界广阔度等等属性迅速形成大致认知。
我尝试让一些双非院校的同学进入复试,但多次对比后发现应届生学校层次越高,综合素质的确越好。
至于学历层次方面,受岗位特性所限,全日制硕士学历是最优选择。
4.逻辑思考和表达能力。
该两项能力主要体现为:思维清晰,能准确理解面试官问题,并清晰表达个人观点。
我们喜欢那些有金字塔思维的面试者,即在思考和表达过程中能做到“总分总叙事,结论在前,分点论述,层层展开,言简意赅,表意清晰”。和这样的面试者沟通起来无比顺畅轻松。
反观某些应届生同学,要么啰啰嗦嗦没有重点,要么急于表达而错误理解面试官问题。
我印象中一位男同学,简历比较靓丽,但似乎理解能力有些欠缺,多次答非所问。而另一位男同学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抢话,让面试过程举步维艰,从而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5.学习能力、热情。
不会学习的人没有培养价值,我们期望面试者能提供一些具体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比如某项含金量高的证书、某项实用但学习门槛比较高的技术、广博的阅读量和知识面……
就个人而言,我不看重面试者的在校考试成绩,毕竟大学考试是什么样,我们心中都有数。
6.形象气质
形象气质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综合体现,这一点很难短时间改变,我个人比较青睐那些能在“学生气”和“社会人”之间取得合理平衡的应届生。
过于学生气,会让我认为其思想幼稚,未来的培养过程会相对更困难,并且和投资拓展岗的内在要求不相符;过于社会人,则可能让我感觉其可塑性较差,且成长经历较为复杂,和应届生的招聘要求相矛盾。
7.专业功底
事实上,专业水平很重要,之所以放在次要位置,是因为我们对经管学科应届生的专业素养要求没有过高期望。毕竟经管专业的知识大都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实践才能真的掌握。
但我仍会针对专业知识提问,一是因为专业功底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热情,二是因为专业基础较好则上手可能更快。
就地产投资岗位而言,我们比较看重财务管理、金融投资、宏观经济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我提的问题一般都是名词解释,针对个别优秀面试者,会提一些更复杂的问题。
此外,我个人还喜欢问一个问题:“你最擅长哪门学科?你学习这门学科所用主要教材的作者是谁?”,因为我相信一个专业功底扎实的人,必定会深入、全面地了解教材及其作者的特点,从而根据其不足寻找更多资料进行延伸学习。
8.职业稳定性
这一点主要从籍贯、常住地、男女朋友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来判断,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其实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面试者的职业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社招,稳定性会排在很重要的位置,但对于校招,这一点一般不会过高要求。
二、自我介绍时,需要注意什么?
自我介绍时,围绕自己的优势、言简意赅地分点论述尤为重要。建议模式(仅供参考):
基本信息:姓名、毕业院校、专业……
分几点来介绍自己的特点(仅供参考):(1)……;(2)……;(3)……
应聘岗位和公司的原因
总结句
需要注意的是,面试官可能根本没认真听你的介绍内容,而是在忙着看你的简历。但仍然要认真对待自我介绍,因为面试官即便不关注内容,也会借助这短暂的两分钟观察你的仪态、语言组织等等方面的表现,从而形成对你的第一印象,并在此后有针对性地提问。
其他建议:
(1)自我介绍过程中保持合适的微笑。
(2)一般情况下,自我介绍控制在1分半以内,最好不要超过2分钟。
(3)一定程度上实事求是,可以合理夸大其词,但最好不要虚张声势,因为面试官会针对你的话集中提问。
三、简历重要吗?面试官关注简历上的什么内容?
简历当然重要。
简历的整洁度、文字的流畅度、内容的丰富程度都能反映面试者的诸多能力。
我见过最简陋的简历,除了基本信息,就只有寥寥几行字介绍个人经历。这位面试者要么对本次求职毫不在意,要么就是经历单薄,毫无亮点,自然不可能通过面试甚至简历筛选。
但简历不能太冗长,就个人而言,我从没有逐字逐句地完整阅读过一份简历,一般就捕捉几个关键信息点:
基本信息
专业背景
实习经历
其他独特亮点,比如含金量高的证书、论文发表、重大比赛获奖等等
总之,不需要太漂亮的简历,简明扼要、易读性强最为重要。
四、实习是否重要?
相关实习经验很重要,但非必不可少,也不是越多越好。个人而言,我比较在乎实习的平台层次,而不是实习的数量和行业。
实习方面,我见过的常见问题包括:
1.一致性较差,每段实习经历都分属不同行业不同岗位。
2.实习期过短。有位同学一个月换一次实习,让我不得不怀疑他的职业稳定性是否较差。
3.不知道实习的目的,随大流,银行、咨询公司、快消公司等等都实习一遍,但就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实习,实习究竟学到了什么。
4.实习公司完全不入流,或岗位十分冷门
五、学生干部经历重不重要?
据说部分面试官对学生干部尤其是学生会主席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他们大都具有明显的官僚气息。
对此我无法评判,但面试过的一些学生会主席的确具有上述问题。一位某985的学生会主席,连投简历都不会,还惊讶于为什么应聘的公司在深圳,为什么是这个岗位……
总之,我个人没有关注面试者的学生干部经历,营销岗位可能会更在乎此类经历。
六、为什么我表现很好,但没有被录用?
面试官只选最合适的,不选最好的,这不是竞赛,有时候你没有被选上,是因为你过于优秀,或其他一些非能力相关的因素与岗位不匹配。
我面试过的一位小伙,专业功底十分扎实,且思维活跃、表达清晰,但最后没有被录用,主要是因为其性格可能过于刚硬,自我意识过强,不适合作为应届生培养。
七、我还有哪些小建议
1.和岗位没有直接关联的所谓优势,简明扼要地叙述即可。比如一位擅长体育的面试者,花了几分钟给我介绍他参与了哪些体育活动,其实毫无必要。
2.把每次面试都当成一场学习,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3.围绕岗位和行业特点来调整自己的个人介绍和简历,认真对待每次面试,面试官才会认真对待你
4.语速放慢,注意聆听面试官的话,不要急于表达
5.在自己的优势问题上,坚持自信。总体上,保持谦逊,身无长物却傲气十足,对于应届生来说,就是求职癌症,祸害无穷。
6.说话的时候看着面试官的眼睛,不要摇头晃脑
最后,祝每一位应届生朋友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Emmons研习社。
我将持续提供实用职场干货技能及地产行业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