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近年来,四川认真总结年轻干部递进培养经验做法,从2018年起,以省市县统筹实施一把手提能、专业化领导干部培养、年轻干部“铸魂”三大工程为抓手,实施新时代治蜀兴川执政骨干递进培养计划,精准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2019年6月17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文章指出,坚持公开公正,梯次培养,量才适用,才能在源头上把准选优,分类别训准育强,渐进式识准用好。戏剧《七品芝麻官》中有一句台词,叫做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共产党干部的境界和责任感,总不能连一个封建社会的七品官还不如。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清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官员死后昂首挺胸到冥府报到,声称自己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虽无功亦无过。阎罗王却斥责道:如果不图钱物就算好官,那么在公堂上设立一个木头人,岂不更好?这个虚构的故事引人深思:所谓好官,不应是无所作为的“清”,更应该敢于担当、勇于任事的清而有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狠抓作风建设,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中央“八项规定”、修订后的“廉洁准则”等措施相继出台,对干部内设“高压线”、外念“紧箍咒”,改作风自上而下、涤荡全党。但也要看到,不作为、不担当的现象暗流涌动,大有抬头的迹象。有的以集体决策逃避个人责任,层层往上报、层层不表态;有的抱着“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态度,对党的决策部署满足于“知道了”“转发了”“安排了”……上级的决策部署固然需要准确传达,但以“政治正确”之名,行无所作为之实,这样的为官不为、消极怠工,消解了改作风的正向意义,更贻误发展机会、损害群众利益。
新气象是推动全体党员干部奋斗有为的沃土,责任担当,正是新气象、新作为必不可少的精神特质。时代发展的机遇不会等着我们,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前行的道路上问题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解决问题的窗口时间越来越短,发展的机遇稍纵即逝,只会光顾有准备、敢担当的人。这时候尤其需要领导干部能干事、敢担当、有作为,抓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黄金时间。如果缺少起码的担当,没有拍板的勇气,只会白白浪费机遇,输掉带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这场比赛。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一个“干”字,是力量,是姿态,是担当,更是新时代干部的标配。新时代新使命,面对深化改革的“中梗阻”、精准扶贫的“硬骨头”,只有实干者才能在困难面前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只有实干者才能在责任和风险面前不扯皮、不推诿,勇于承担责任,只有实干者才能在穷尽处找“金点子”,于困难处“辟新径”。干部当人人争做“主攻手”,扣响通往民族复兴之路的大门,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