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
文/郭同学啊
一直不敢提笔写这本书的读后感想。因为太过喜爱,害怕我拙劣的文笔会玷污了这样美好的故事。但又因为十分喜爱,所以就写了这篇文章。
第一次知道并读这本书,是在2013年,印象很深。
那是一向不爱读书的好友给我推荐的,说是很好看。我很是吃惊,要知道能让一个理工男给出那么高评价的书,应该差不到哪去。所以周末特地去了当地最大的书店,买回了由李继宏老师翻译的这本《追风筝的人》。
但因各种原因,这本书在我走马观花般读到一半之时,就被我随手放在书架之上,从此被搁浅。
当我再次拿起这本书时是今年的三月份。当时正在整理书架,不经意间看到了这本书,一下子被书的封面所吸引,目光从此移不开了。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的封面是一副很简单的画面:夕阳西下,照耀着一片晚霞,一个小男孩牵着风筝在夕阳下奔跑。画面恬静而又美好。
但当真正读完此书,才发现,这本书所讲的事情原来如此的沉重。
本书讲诉的是12岁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情,令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所以逼走了哈桑,不久之后,由于阿富汗当时政局,阿米尔跟随自己的父亲一起逃往到了美国。
同样这也是一本关于童年,关于友谊,关于家庭,关于背叛与救赎,更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救赎,阿米尔再此踏上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希望得到哈桑的原谅,希望得到心灵的救赎解脱。却发现了,一个惊天谎言:原来自己所背叛和伤害的人竟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
要读懂本书,就要先从以一下几条主线说起:
第一,要从本书的作者说起
本书的作者卡勒德·胡赛尼,也就是书中的主人公阿米尔的原型。作者1965年出生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市。父亲是一位外交官,母亲是喀布尔女子学院教师。正因如此,作者从小就接触了母亲生前留下的大量书籍,从此对文学产生的浓厚的兴趣。作者现居美国加州,是一位伟大的阿富汗作家。
第二,阿米尔与父亲
阿米尔的父亲是一位要强,权威,有钱,富甲一方,爱面子的男人,有着所有男人具备的大男子主义。但同时他也是一位受人敬仰的慈善的企业家。在阿米尔五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自费为喀布尔的孩子们建造了一所两层楼高的恤孤院,这是一种多么无私而又伟大的精神。
小时候,父亲希望阿米尔像一个真正的男人,真正的男孩。热爱运动,积极阳光,拥有作为男孩子该有的野性,但是事与愿违,作者的性格总是和父亲期许的相反。
18岁之前,阿米尔一直活在被父亲否定的阴影之中,一直希望得到父亲的肯定和赞扬,但未能如愿。直到,他们父子独自在美国生活时,他们才真正的了解对方,接纳对方,彼此相濡以沫。
最后,父亲接受并认可了作者的写作才能,并以作者为傲。
文中这样写道:"阿米尔将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作家。"爸爸说。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刚念完大学一年级,考试门门都得优”。
阿米尔对父亲的爱是安静而又深沉,
在父亲的葬礼上,阿米尔拉着妻子索拉雅的手说:
“我开始想他了。”
短短几个字,却是对父亲满满的爱,让人不由得湿了眼眶。
阿米尔说:我们也会离开,第一次,也是永远,留下爸爸孤独一人。
生活依然在前进,留下爸爸在后面。
第三,阿米尔与拉辛汗
拉辛汗给我的印象是一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文人,饱读诗书,有着读书人特有温暖气质。他是阿米尔父亲生意上的合伙人也是生活上的挚友。但他完全和阿米尔父亲是两个世界多的人,性格及其的不同,一动一静,一文一武。
对阿米尔来讲,与其说拉辛汗是他的一位长辈,倒不如说是他的朋友,那种心灵上的朋友。拉辛汗总是会很准确的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需要什么。能勇敢的指出作者的错误,并且耐心的纠正。
拉辛汗是正直的人。在他将要离开世界的时候,他不愿让自己的灵魂被束缚,不愿真相就此被埋没,也不愿阿米尔的后半生在痛苦和自责内疚之中度过。
为了救赎自己和阿米尔,他将那段在自己和老友内心的秘密告诉的阿米尔。
同样也是拉辛汗给了作者在写作上面的信心和动力,是他为作者开启了写作的大门,引领作者走上了写作之路。
第四,阿米尔与妻子索拉雅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秘密:就像阿米尔的父亲,至死都没告诉告诉世人(即使是他的儿子阿米尔),哈桑是他的儿子;像阿米尔永远都不愿承认哈桑被欺负时,自己所表现的软弱和自私。
所以阿米尔永远不会原谅自己懦弱与自私,他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活在自责和愧疚里,无法自拔。
但幸运的是他遇见了她的妻子—索拉雅·塔赫里。
那是一位美丽,勇敢,善解人意的女子。她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怎样的生活。面对纯洁婚姻和未来的丈夫,她没有选择隐瞒过去,欺骗丈夫,而是勇敢的说出了压在心中的秘密。
作为阿富汗的女子,她是勇敢的,坚强的。正因她的这份勇敢与坚强,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彼此相濡以沫,彼此理解与帮扶。
第五,当时阿富汗的政治背景
阿富汗,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东国家。信奉《古兰经》,把它作为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同样也它是一个传统和保守的伊斯兰国家,把声誉看的比生命都重要,即使是阿米尔父亲那样得势的人,终其一生,也不敢向外人坦诚哈桑是他的私生子。
阿米尔出生时阿富汗在查希尔国王统治时期,社会还算稳定,到处可以看到一片安详,人们还可以组织风筝大赛,人们生活温馨闲适。
在作者16岁时,苏联入侵了阿富汗,从此作者和他的父亲开始了艰辛的逃亡生活。
1995年,俄国人被赶走,喀布尔一次落在马苏德、拉巴尼和人民圣战者组织的手里。不同派系间的内战十分激烈,人们依旧活在战火之中。光明始终是不曾来临,黑暗还将长久的笼罩在这片美丽而又幸福的国度之上。
1996年至2001年塔利班掌权,开始大量屠杀哈扎拉人,哈桑就在这场斗争之中被杀害了。有战争就有残酷的黑暗,所以就有:一个为了喂饱孩子的男人在市场上出售他的义腿;足球赛中场休息时间,一对通奸的情侣在体育场上活活被石头砸死;一个涂脂抹粉的男孩被迫出卖身体,在街头跳着猴子表演的舞步。
战争无所谓羞耻,和平永远都来之不易。
第六,阿米尔与哈桑
一直都不敢去妄加猜测和提笔写他们两个,因为太过爱他们,害怕写不好,所以我将他们方在了最后。
哈桑,比阿米尔小一岁。是个先天拥有兔唇的男孩,拥有一切小孩子的特性:勇敢,善良,乐观,积极,热爱生活。他也是瓦兹尔·阿克巴·汗区,追风筝最厉害的人。
哈桑是爱阿米尔的,一直都爱着。所以他出生后说的第一个字是“阿米尔”;所以他在生活之中被阿米尔欺负和捉弄时,从不计较,只要阿米尔开心就好;所以他为阿米尔变成了最厉害的追风筝的人,为他追更高更远的风筝;所以他对阿米尔说出了:为你,千千万万遍;所以,他原谅了自己被阿塞夫欺负时,阿米尔所表现的软弱与自私;所以,当他被阿米尔冤枉时,当被逼着走时,,他选择了默认,选择了离开,这一切只是因为他爱着阿米尔,更是因为他们是朋友,最好的朋友。
仅此而已。
以下是书中节选的文字,很有触动:
“阿米尔少爷跟我是朋友。”哈桑红着脸说。
请一直记得这句回答。
在看此书的过程中,要一次次问自己: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在各种境遇下,我们该怎样回答?
又或者,我们根本已经不敢回答。
此篇文章纯属个人的一点拙见,有见解不到之处,还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