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央视晨间有一档新闻类节目,叫做《读报时间》,光头支持人王凯我挺喜欢他的,所以常看,当时王凯在节目里推荐过一本书,叫做《格局逆袭》,我立马在当当网下单,买回去看了。
多年后的今天,其实我对书里的内容并无太多印象了,但做为一个没有思聪那样的爹,出身普通,没有天资过人,一路学霸,经历普通,也没有光环笼罩,工作普通的女青年来说,这本书的影响其实在心里还是产生了一些涟漪。关于逆袭这个话题,我觉得有几点是值得被关注且自我精进和突破的。
首先,是坚韧。
坚韧就是坚持不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达目标不罢休的那股劲儿。在通过成功的道路上,有多少人是败在了这两个字上。都说北上广深是实现梦想的地方,从上大学来北京,距今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经过时间的洗礼,身边的同学,老乡,朋友,同事,让我看到了太多太多,因为生活的压力,悄然离开的故事。
也许每一个北漂都经历过毕业后就面临失业,住小平房,甚至地下室,搬家无数次,加班到深夜,因为失恋一宿一宿失眠,重病没人陪,自己去医院拿诊断书,医生疑惑的问:“没人陪你来么?”这些场景,所有的一切,在当时,可能都曾经让你痛苦过甚至崩溃过,但走过来之后再回头看,你会深刻体会尼采说过的一句话:“一切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强大”。
其次,是努力。
我理解的努力,不是每天在朋友圈晒打卡,真正努力的人,已经将努力变成了一种习惯和常态化,就好比每天起床后刷牙洗脸,吃饭睡觉一样的自然,努力早已经不需要靠意志力来驱动自己。心血来潮的玩命拼几天,等鸡汤劲儿过了,接下来又是持续化的懈怠,那不叫努力。
当然,我今天想说的,并不是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努力,我想说一个更为关键的词儿:努力效率,努力效率源自杠杆点。古典在《跃迁》一书中说:“幂律无处不在,给我们的一个最重要的启示是:社会和自然的大部分系统都有重点,做事情一定要抓重点,持续的抓住重点,就抓住了最高效率的关键。”
你如果在一个三线城市的小公司的小部门工作,你的部门其实也有重点。每天的工作看上去都是一样无聊,其实也许和某个领导某个时刻的沟通特别重要,会影响你一辈子,而其他工作可能做到80分就很好。
这种利小的投入能撬动更大收益的工具,就是杠杆。幂律告诉我们,每个系统里都有杠杆点,找到这个杠杆点,能迅速放大一个人的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二八法则为例,大家都知道20%的投入决定了80%的收益,其实进一步想想,这20%里依然遵循二八法则,有20%的20%,同理再推进一层,我们可以找到二八法则的三次方:找到20%的20%的20%,收获80%的80%的80%,你的效率就是别人的64倍。
当然,最难的是在变化的世界里持续找到那核心的20%,这个最难,但也最有价值。
最后,是专注。
我们生活在一个太容易分心,注意力随时都可能被吸走的时代,让人停不下来的抖音,停不下来的朋友圈,微博,信息多到爆炸。随便刷一刷手机,一上午就悄然过去。
专注,也许比以往任何的时代都显得珍贵,但如今专注这一品质已成为普遍匮乏,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胜过把100件事情做的平庸,前段时间,听闻一个没有高学历的熟人把一个很普通的业务公司做到了年利润几百万,住着别墅,开着豪车,心里突然小小的焦虑了一下。那个曾经起点还不如我的人,如今怎么突然就人生开挂,昂首向前了呢?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大的野心,向往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看着身边的人,比我优秀还比我努力,比我有钱还比我懂生活,怎么能不替自己着急?
后来经过了解得知,朋友的成绩也不是一撮而就的,最开始,公司也差点倒闭,为了公司能够活下去,他把仅有的一套房卖了,继续投入业务,跌跌撞撞,才有了今天。反思一下,如果换做是我,我能这么有魄力么?能这么多年坚持只做一件事情么?我给自己的答案是:99%的概率,不能。
这让我坚信:心思分散,浅尝辄止的人注定一无所获,而专注深耕,持之以恒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以上这三点,是我从个人经历中所获得的感悟和总结,希望每个普通人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我价值,人生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