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屏都是北方暴雨的消息。
各种有关洪水的现场视频,令人不安。
这个时候,某媒体的这样一条推文,就显得颇为扎眼,不,扎心——
“经过几天暴雨洗礼的京城天空露出了金黄色的晚霞,天空质感如同油画一般。”
单从行文来看,本没有什么问题,一点小清新、小抒情而已。可是,在洪水尚没有退却、很多人还在受灾、乃至生命财产面临威胁的当下,这样的清闲与抒情就显得不合时宜,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违和感。
我很好奇,一些人是不是情感太过充沛饱满的缘故,每当灾难来临,就会激发其抒情的爱好,抑制不住地想要卖弄一下文采。
类似这样的“事故”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三年前的那场暴雨中,有媒体将武汉暴雨间隙的自然景象描述为“云海蒸腾如仙境”。
江西媒体也不甘落后,有媒体在微博上发文“受降雨影响,庐山瀑布现‘飞流直下三千尺’景观”,“李白诚不欺我”。
甚至有媒体还在微博上就此和网友互动——“近日,受降雨影响,庐山瀑布再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景观。你最喜欢的景色是什么?”
有网友实在忍不住了:“江西人民水深火热,媒体发微欣赏天下奇观,人类的悲欢相通就是笑话。”
还有这个——
某些商业性媒体则抖机灵蹭热度,将灾难变成恶俗,结果直接被网友骂上了热搜。比如某地产海报的宣传语为“入住高低,让风雨只是风景”,某出行类公众号推文“暴雨预警:我有点大,你们忍一下!”可谓恶心之极。
更不可思议者,某地官方账号发布了一篇名为《洪灾也不是一个彻头彻脑的坏东西》的推送文章,“特大洪灾给鄱阳人带来了巨大创伤和深重灾难,但也催化出了许许多多的感天动地的湖城故事,在灾难中重生,在磨砺中崛起,可见,洪灾的恶还不至于坏到透顶”。
相比“天空质感如同油画一般”、“云海蒸腾如仙境”这样的文学式抒情,“洪灾也不是一个彻头彻脑的坏东西“这样的病态赞美,是一种彻头彻脑的灾难美学。
总有人热衷此道。
为灾难打上柔光,为苦难美颜。这不是因为情感太过丰富,恰恰是内心贫瘠、苍白的表现,是心灵“失温“的结果。
这个时候,更应关注的不是洪灾现场么?那里有哭泣、有死亡,人像物体一样被冲走,但是大众根本无法知道他们的姓名,我们有必要将这一切记录下来。
网传涿州一家书厂老板称未收到泄洪通知,导致一个小时内2500万就没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值得追问吗?有媒体消息称,多支救援队因没有邀请函无法前往涿州救援,当地干部称找不到公章,快急死了!真相究竟如何,不值得追问吗?
我从来不反对抒情,生活需要抒情。但至少现在,它来得不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