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讲:【反思】连接想法与行动的三个问句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对事件的分类
杂事不可以被管理,能够管理的只有行动。
杂事和行动之间,要用三个问题来连接:
第一,要不要做?
第二,我要的结果是什么?
第三,我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我+动词+关键人+事情
例如:杂事“体检”,可以变成行动:我打电话给招商银行预约去医院体检。
第50讲:【反思】用反思三问清空爆满的收件箱
把收件箱清空,把每件杂事都转化成:我+动词+关键人+事情。这时候我们的杂事和想法就没有了,有的都是下一步行动。
把类似的行动组合在一起批量地做。
当我们情境清单上的事情设定了明确日期时,我们就要把它移放到日程表上去。
把大脑里的想法和杂事转化为下一步行动和情境清单,以及日程表,就必须经过这3个问题:要不要做?我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我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第51讲:【反思】遇到大事难事怎么办?
不重要的事情,我们应该把它删掉
我们应该留下的只有近期的承诺。
一种是对时间承诺很高的日历事件;
一种是对时间承诺相对较高的情境清单事件。
面对比较复杂的事情时,我们就需要把它升级成为“项目”来统筹执行。
生活和工作中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用“项目”的思维来完成。
项目就是很多个下一步行动的集合清单,清单上的所有行动都要指向我们渴望得到的那个结果。
当对收件箱里的杂事明确意义之后,我们就能判断它是应该被删除掉,扔进垃圾桶,还是应该进入情境清单,或者是进入日历,亦或者进入项目清单,亦或者进入将来/也许清单。
第52讲:【反思】先有意义再有条理
对事务明确意义就是要:删除不需要做的;暂时保留还需要酝酿的;待办的就放入日历和情境清单中。
我们需要对每件事进行思考和评估,在明确做它的意义之后,把那些不重要的删除;把暂时没时间做的搁置。
剩下的事情就是必须要做的。
我的感想:唯有行动才能破局
下一步行动:将清单里的杂事整理出来,再问问自己,这个事真的有必要做吗?为什么要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