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90年代那个时候,宛如百废待兴的朝代一般就连偏远地区的小村子也开始蓬勃发展,踏上改革开放这辆车快速前进着。
那个时代固然辛苦,但毕竟还是充满希望的。想不起来究竟是原因所致,一直提不起学习的劲头,也没有什么可爱好的事物。除了上学,放学,更多的便是把“小黑”呼唤出来一起到森林里撒欢儿,边跑边寻找那些另外解馋的野果。那时候春天摘“梅子”,夏天捡“菌子”,秋天摘“各种水果”,冬天到地里拔萝卜,腌制成一种酱菜。
到了初中那会,周末就变成了一个小买卖人。农村只要想挣钱,总还是有些方式的。比如:“拔野菜”就是一种。这种方式曾经一度成为我零用钱的主要来源。这种野菜在冬天长得最好,一般称为“荠菜”,绿绿的肥肥的,拔回家还需要把不需要的枯黄的叶子去掉,把根用剪刀剪掉。有时候看着满满的堆积成小山包的野菜时,剪着剪着就睡着了,天知道那么多的野菜我是如何剪完的。
我现在痛恨“餐馆”的一个原因是,小时候想要获得钱的唯一途径就是去餐馆洗碗。一天也就十多块钱,刚好够一个星期的零用钱。
假期想去打个短工也只有餐馆的老板愿意收,而那时我是对么痛恨那些油腻的、会把手泡成如萝卜一般粗壮的洗洁精,再加上老板娘总是让你一刻都不能闲的刻薄劲,餐馆是一个我发誓长大后再也不想去的一个地方。
或许是小时候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太强导致了现在我对生活无感。又或者说,那时候的环境只是一个小镇里,而我现在面临的是整个社会,在北京有那么一瞬间我以为自己看到了“整个中国”。
剧烈的的无能为力,让我养成了一个强悍的能力。无论发生天大的事情,我都可以做到不管先睡一觉再说。甚至在争吵中,咒骂中,双手堵住耳朵一样能够沉睡过去。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只是用的多了也就减弱了生命的张力。
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人。我觉得我被这句话骗了,每次不努力,不知道出路何在的时候就被这句话治愈了。嗯,那就由着自己好了,反正我这辈子学习也不好,也没有什么背景,读的也不是什么好大学,即便在一个牛逼闪闪的俱乐部里见到牛人,也就自动的告诉自己和自己没关系,最终就真的和自己没关系了。给自己套个壳,就如同沙尘暴来了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当一切没有发生一样的愚蠢行为。
不愿意承认自己愚蠢,或者曾经蠢过。那种蠢是建立在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怕不合群,怕被别人说你他妈真能装逼,怕别人觉得自己奇怪,更怕别人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怂货。虽然小时候勇敢过,那是一种天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大概是气数已尽了才导致长大了却缩手缩脚,不敢去争取不敢去努力的挣扎着去要。
越是回忆小时候越发的对以前的自己萌生出崇拜感。
成熟,不应该是认清世间百态吧!世间百态我其实早就见识过的,亲戚们的不往来,邻居的恶意欺负,父母的软弱无力。甚至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痛恨父母的软弱,而我发现最后自己是真的软弱无能。没能成为自己的英雄,没能周游世界,也没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甚至觉得自己这些年的逃避都变的不可思议起来。
今天在看和菜头的《槽边往事》时忽然就想起了我的童年,也感慨那些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逃避带来的是时间的流逝以及对没做的事情的悔恨,还有那些闪闪发亮的光芒刺痛着我们那忐忑不安的小心灵。
坦然的面对自己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就如现在的我,回忆不断涌现出来而我清晰的看到了我的人生轨迹。而我做得还太少了,挣扎的也太少了。住在大城市里孤独清寂地自由感和偶尔的无人问津会让我想象要是我某一天默默的不在了,那么除了我的家人也没有人会在乎吧。“先爱自己,再学会爱别人。”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在爱别人之前我们要花很长的时间与自己相处。
最近《逍遥法外》又在更新了,刚看第一集就已泪流满面了。以前的我可能会觉得自己矫情,不就是个电视剧怎么能把人看哭呢?因为体会到做决定的不容易,体会到失去一切,失去活着的愿望的时候再振作起来需要多大的勇气。接受一切,做对家人朋友有利的决定,自己从头开始,独自打拼。天哪,有时候我太为黑人的强悍而震撼了!目标感明确,用尽全力去达成。总是充满激情,特别的powerful !别人的人生是自己好几辈子的人生。
在最热闹的地方,在最繁华的地带,在最耀眼的地方呆着。为自己保留属于自己的一个小角落,方便时不时的审视自己,接受真实的自己,活出自己的独特,最终活出生命的精彩!那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精彩。哪怕清醒的睡着,也是为了下次生命的起航,为了下次再战。
2017.10.3 国庆/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