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孩子洗完脚,准备和爸爸一起回房间休息。我提醒孩儿爸,要让孩子把自己的鞋子摆到鞋架上后,才能去休息。
先生说:“天天,快去把鞋子摆好,待会去房间爸爸给你讲故事”。
我听得心里一愣,怎么不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把鞋子摆好?
儿子撒娇般地回答说:“爸爸,我不想摆鞋子嘛”!
“摆好了,爸爸才会给你讲故事的,天天”。
“那好吧,摆就摆,小气”。
后来,儿子虽然不情不愿的,但还是自己把鞋子摆好了。随后,父子俩就回房间了。
可站在一旁的我,突然有点想不通了。为什么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总是带着条件呢?
就比如说摆鞋子这一件小事,明明我们的初衷是想让孩子学会把自己的东西,整理收拾好,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为什么,话一到我们做父母的嘴里,就变味了呢?
“如果,你不把鞋子摆好,爸爸就不给你讲故事了”。这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呢?当然,孩子的理解能力,还远远不及成人。但是,如果我们自己愿意回过头去看,便不难发现,刚刚爸爸的话语里,分明带着威胁。
“不摆鞋”,便“不讲故事”。两个“不”并没有必然联系,但当爸爸把他放在同一个句子里时,就变成了因果关系。
心理学上就孩子的年龄阶段来分析,孩子所拥有的具象思维比抽象思维更丰富。所以,孩子很自然的便会联想到,“如果我不把鞋子摆好,爸爸就不喜欢我了,就不会给我讲故事了。”那基于此种情绪下的顺从,孩子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感觉会要失去疼爱,才勉强自己去做的。
人这一生,大概最难做到的便是勉强自己干不喜欢的事情。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呢?
可能终有一天,我们会变得厌烦和无比嫌弃那个违背内心的自我。
最近送孩子上学回家路上,偶遇孩子同学的妈妈。她说他家孩子,最近好像吃了枪药,每天回家都要和她闹得不欢而散。她一控制不住情绪,便会对孩子说狠话。
后来通过交谈才知道,她和孩子关系紧张,源自孩子最近数学学不好。
最近,孩子班上在学除法,但是她家娃就是搞不懂,总是出错。为了提高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做妈妈的放学后不仅得全神贯注的盯着孩子写作业。还得陪孩子学习额外的数学习题。
哪个孩子放学回到家后,最想做的不是痛痛快快地玩一场?奈何,这个孩子不行。因为他的除法学得不好,妈妈必须得催促他写完作业,然后赶紧把习题练练。
在学校是学习,回到家还是学习。这本身已经让一个孩子苦不堪言了。在加上他还得在妈妈一遍遍的唠叨下,承认自己数学就是不好的事实。自信被踩了一地不说。孩子从内心所感受到的信号是——妈妈觉得我不好,不喜欢我了。
好吧,不好就不好,那我就是学不好。孩子的逆反心理,远远超乎我们想象中的强大。
孩子一旦任性起来,只怕是孙悟空也招架不住的吧。
这位母亲后来告诉我,他孩子天天和他一说话,就是这个调调,“你不给我看电视,我就是不写作业”,“你不给我买奇幻陀螺,我就是不听你的话”;“你再罗里吧嗦的,我就不做你儿子啦”。
一听孩子说这话,她火就更大了。孩子数学不好,本来就让她很伤脑筋了。再听到孩子对他这般说话,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就是一顿歇斯底里的咆哮,无可奈何之下,孩子也免不了皮肉之苦。
之后,我问她,那你想想,你最近对孩子说过最多的话是什么。她低下头想了会,告诉我,大概是“还不写作业,就没时间练习题了”;“还不抓紧时间,就别吃饭啦”;“你还出错,明天就别去学校见朋友了”………诸如此类,每一句都带着催促和威胁。
也难怪,她说孩子最近吃了枪药,因为,先吃枪药的不正是她自己吗?一个温柔的妈妈,因为孩子数学学不好,而变得焦虑,让孩子反感。一份满是威胁的爱,多么让人惧怕。
为什么,我们明明爱孩子爱得要死,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留给他,却总是要互相伤害呢?究竟哪里出错了?
诚然,我也是这样一个妈妈。只是我常常会去反思。针对这样一种常态,我想我们每个家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便能让我们和孩子之间的爱,变得纯净。
1.有话好好说
自从为人父母,才发现最难的不是把孩子含辛茹苦的养大。而是孩子日渐长大,有了独立的思维,变得不受控制时,我们会变得懊恼、焦躁。
我们害怕孩子不学好,学不好,而变得异常唠叨,一言不合,就狠话连篇,丝毫不再是孩子眼中最爱的爸爸和妈妈。
鉴于以上原因,只有好好说话,才是最好的沟通。才可能避免孩子产生父母不再爱他的误解。例如当你要孩子去刷牙时,你之前可能是这样说——“快点去刷牙,睡觉啦”,而从今天开始你应该这样说,“孩子,请你去刷牙,你的牙齿需要得到你的悉心照料,就像你照顾妈妈一样,你是个好主人,对吗?”
2.不要让爱变成威胁
习以为常的,我们总觉得自己足够爱孩子。可后来发现,孩子比我们更懂得如何去爱。
有一天,我正在看书,孩子突然跑过来抱住我,“妈妈,你答应给我买的溜冰鞋怎么还没买呢”?我心里想的是,不是说好了表现好才买的吗?怎么又变啦?
“妈妈为什么要给你买溜冰鞋呢,不是贴贴还没集满吗?”
“哎呀,说了想要就是想要”。
听了儿子这番话,我本想发火的。可还是忍住了。
“好吧,这么想要,就努力吧,儿子,妈妈喜欢你努力的样子”。
儿子听了这番话,吧唧在我脸上亲了一口,然后屁颠屁颠的跑去打球了。
就这样,火药味和温馨之气在一念之间发生了转变。当一份爱,变得洒脱,没有威胁,孩子开心,父母也高兴,何乐而不为呢?
3.不要让爱变成惧怕
爱里,应该是没有惧怕的。尤其是这份父母对孩子的天然之爱。
可是,做父母的我们,常常不经意间,让身边的孩子,感觉我们不再爱他了。就比如我一开始说的先生要儿子摆鞋子的小事,儿子是因为害怕爸爸不给他讲故事,不喜欢他,才去摆鞋子的。不然,他也不会说出“小气”二字。
在这个人世间,父母对孩子的爱,无疑是最伟大的情感之一。俯首甘为孺子牛,或许都无法概括这一场亲情缘分。愿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都能够正确的表达对孩子的殷切期盼,让每一个可爱的孩子,在没有威胁的爱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