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观众爱上看纪录片,央视爸爸可谓殚精竭虑。要么从画面下手,平原山川,渔港稻香,力图每一帧都把你美哭;要么做精品内容,颠覆藩篱,寓教于乐,让观众乐乐呵领会知识。比如今年年初那会儿,就有摄制组脑洞大开,拍了部《如果国宝会说话》:
国宝,即中国历史上形态万千的各式文物。比如贾湖骨笛、陶鹰鼎、红山玉龙、后母戊鼎……过去,它们总是默默陈列在各大博物馆里,冰冰冷冷,少人问津。要知道,文物身上都承载深厚的历史印记,就此放任,未免可惜。于是,摄制组制作了这档纪录片,用妙趣横生的形式让文物们亲自“开口”说话。
毕竟活了很多年,它们的故事,你之前可能没听过。别担心枯燥——节目组一共找来100件文物,分四季播出,每件只讲5分钟。够浓缩,都是精华。
你问有没有人看?别说,喜欢的人还真不少~就在前不久,《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正式开播:
海报设计是真的皮不管是B站播放量:
还是豆瓣评分:
全都高到飞起!!这届观众很行嘛,都是文化人~
而且还全是专业戏精d(´ω`*)比如每集开场,旁白会说“你有一封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查收”弹幕就会热情回答:
你们一个二个,都和国宝很熟嘛!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特效和动画都更进一筹,官方卖萌也卖得更加荡漾。比如,第一集介绍“鹰顶金冠饰”:
这是战国时期,北方草原民族的贵金属工艺品,代表草原的荣光!然而讲到这段严肃历史时,官方估计想直观体现牧民的狂热野性……BGM就直接搬运赵忠祥的《动物世界》主题曲:
草原民族:喵喵喵???再之后,文案讲到草原战士骁勇善战,经常南下掠夺:
不过预算好像不太足的样子,这段掠夺打戏请不到真人演员耶~折中一下,用黏土小人凑合下好了:
草原民族尊严何在?!面对萌萌草原男儿的强大攻势,农耕民族溃不成军。直到秦汉统一,才得以举国之力,抵御北国进犯,而且他们还有一套终极防守大法!哦?什么大法,很厉害吗?话音刚落,只听背景音中,传来四个铿锵大字:你过来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沈腾居然被官方玩梗了?
不正经的央视爸爸,有点可爱~除了卖萌,有时还睁眼说瞎话。第四集介绍“木雕双头镇墓兽”时,文案提到马王堆漆棺上绘制图样——一群盘坐云端的精灵。
其中有一只,旁白是这样形容的:
弹幕群众瞬间憋不住,纷纷表示“这婴儿怕不是被夺舍了吧?”
此外,你也能看到不少精准吐槽。第10集聊“南越汉玉”时,提到了南越王赵佗,表示这是历史上“待机时间最长的王”:
接着说到玉,表示中国人给它赋予了许多意义。可以象征品德。也可以炫富……
这款玉制杯子,还寓意食品安全,是最早现世的无公害杯:
说到这儿,央视顺便实力嘲讽杯子的造型——杯子主人酒量一定很好。因为这ZZ杯子,根本不能直立!酒倒进去要是不当场喝光,就等着洒出来吧~
像这样,介绍严肃厚重的历史文物时,没有高冷的学术性叙事,也规避装神弄鬼的猎奇表述。只是不经意间用些皮中带秀的词汇,效果居然出奇地好。在每集5分钟的娓娓道来中,国宝仿佛真的拥有生命,向我们述说千百年前古人的生活与情感。
当然,这些“不正经”的内容,终归只是节目的辅料。《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文案如果认真起来,分分钟能文艺上天。放考场上,全是满分作文的节奏:
早在秦朝的“里耶秦简”,就有今天户口本和身份证的功能,记叙着当时百姓的家庭与容貌:
即使他们的身体已成为尘埃,但木简记得他的样子。发明于公元前四世纪的“曾侯乙编钟”,毋需修饰性辞藻描述其音色之美。轻轻一撞,千回百转,叫人催泪。
汉朝的“狸猫纹漆食盘”上,只有简简单单三个字:君幸食。其实就是“吃好喝好”的意思。它的主人之一辛追夫人,青年失去丈夫,晚年失去儿子,本人患有冠心病、胆结石……可以说集不幸之大成。
而这只纹着可爱狸猫花纹、写着温柔“君幸食”话语的食盘,或许能成为孤独的辛追夫人生命中,一丝丝温暖的寄托。
天下文物之繁多,又何止君王用器。大部分时候,文物还蕴藏着民间百姓的风土人情,与当时的审美哲学。一件器物传到今天,上面不仅覆满斑驳的锈迹,也蕴藏关于文化的传承,与生命消逝后的余温。认识它们,听它们说话。便是认识自己,认识这片养育我们的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