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企业经营的逻辑来看,我们给每个人一张损益表:利润=收入-成本。对于收入大于成本的员工,他的利润>0,这样的员工,我们成为资产;反之收入小于成本,那么这样的员工我们就可以看作负债。
所以按照这个逻辑,人既是资产,也是负债。
那么对于一个企业,花对时间选对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事都是人做出来的,一定是先人后事。
因为“以事为先”的企业,潜伏着相当大的决策风险。
在“以事为先”的企业,往往老板一家独大,任何决策和动作都是其个人意志的体现,底下是一群听命于他的平庸员工,又或是对他敷衍了事的员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又或是不同心不同力。如遇危机,公司瞬间就会崩塌,成为一盘散沙。
相反,先人后事的企业,首先会找到合适的人,他们有相同的价值观,既是面对变化,也能很快的调整,发挥集体的智慧,重新上路,这样的同心、同德、同频、同行、同频的企业,抵达卓越是迟早的事。
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老板A做细分领域经过几年的艰辛拼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去年,老板A发现了一个新的非常不错的项目,但是这个项目不是老板A熟悉和擅长的板块儿,一时间老板A找不到合适的人,同时也不肯放弃,于是一拍脑袋投钱了,老板A以为自己能像原产业一样运营很好,结果不到半年,投资的钱全部打水漂,而且还伤及了原产业。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不仅要先人后事,而且还要选对人。
选人就要选好原材料。首先这个原材料要合适。合适你公司的文化,匹配你公司目前的结构。因此我们在招选的时候,不单要看人的优势和特长,还要看这个人的优势和公司文化和需求是否吻合。而且,人才之中是没有全能冠军的。人要匹配,取长补短。如果组织中老虎太多,我们就应该有大象来提高一下亲和力。
相比产品、机器和其他物品,人还是多变的。有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性格人品也是我们在招选原材料考虑的重要指标。
要想找到好的原材料,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招选模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