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说,有人失业了,特别难过,那表面原因呢,就是没钱了,就是他失去了收入;但是内心深处,最最打击人的地方在于,我被解雇了,就表示这里不再需要我了。又好像说,为什么有人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有极大的挫败感,
是因为钱吗?真的不是,因为没有人会饿死,对不对?又好像,为什么有人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会有特别强的挫败感,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会饿死吗?肯定不是,是因为这意味着「没人需要我」。
当你的亲戚朋友问你在哪工作的时候,他们真正问的是什么呀?他们问的是你的工作好不好?
如果你的工作好,就是你被更有价值的地方需要。所以他其实问的是有谁需要你啊?
当然,我不是说钱不重要,但是「钱」代表的是你的价格,「被需要」代表的是你的价值。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渴望,永远都是想确认「我是那个有价值的人」,
所以,被需要的感觉是最大的工作动力。如果一项工作能让你强烈地感觉到「被需要」,觉得这个职位「没你不行」,那哪怕再累,你也是愉快的,因为这种被需要的感觉特别爽,甚至会上瘾。
咱们都听过工作狂啊、过劳死啊,好多人都直觉地以为,那就是他后面有一个恶毒的老板,拿鞭子抽他,天天让他干活,他是被逼无奈。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他有可能是对自己的工作上瘾。有的时候,这东西真像抽鸦片,一旦迷上了那种被需要的感觉,你就得保证有一定的剂量,才能刺激到他们。很多工作狂下班不回家,为什么?因为家里可能没那么需要他。他不在家,小孩自己做作业,老婆自己看电视,猫都会自己舔毛、
可是在工作场合,所有人都需要他,离了他大哥就不行,这是世界上最满足的事情。所以我们很多人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以为世界上最爽的工作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
因为这都表示没人需要你,你对这个公司没什么价值。没价值,有的时候比没有价格还痛苦。那些跳楼的人,十个里面有九个,不是因为自己没价格,而是因为觉得自己的价值不在了。
所以很多职场里的新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扰,他们说「我的工作都是一些低阶的重复劳动,特别无聊。」我看这个问题啊,我会觉得,也许不是工作本身太无聊,而在于他们感觉不到他们被需要。
具体说,怎么去寻找?教你三个字,往外看。你觉得你的工作特别无聊,没有价值,没有被需要感,那是因为你的眼睛一般都是往里看。你看到的是自己手上的事,而要想获得被需要感,你眼睛得往外看,看到这份工作真正服务的人是谁。
了!完蛋了!」
就像我上中学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经常拉着我去逃课,那干一些特别好玩的事,但是不合校规。但你知道,那个年代,所有好玩的事,十之八九都不合校规。
我在这儿跟你分享一个观点,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心理学家,叫凯利·麦克尼加尔,他提出来的叫做「压力,只有在你觉得它有害的时候,才有害。」
当然,这个观点乍一听就非常地神棍,非常地鸡汤。
你看,从老板的角度上来说,什么样的人做事会让我放心呢?那不是你长得老实,我就觉得你可靠,我觉得放心;而是你在做事的时候是透明的,是可见的,是可预期的,这种时候,我心里就会放心很多。
我身边有这么一个小同事,他负责的项目,不管是俩月,还是俩礼拜以后交,中间隔三差五,他都会来找我。他不需要我做什么决定,也不征求我什么意见,他就是不时地跟我说,「啊,我耽误您两分钟,我就跟您说说,项目目前进展到了哪里哪里哪里。」
那这位小同事,我就感觉到说,交给他的事,他一直有挂心,一直在推进。同时,他也担心我提着心,所以他会不停地跟我报告进度。说实话,有时候他来报告的内容就那么三五句,我一时忙,我也根本听不进去,我脑子在别的地方呢。
但是这种放心的感觉,会留在心里面。我就算是嘴上说,「你是不是有点啰嗦,你干好了再说行不行?」但是你千万不要被这句话蒙蔽,我还是喜欢听到,你不停地来跟我啰嗦两句。
当然,我也经常会听到那些不善于沟通的员工,会过来跟我说,「呃,我的工作能力是很强的,不过我性格内敛,事情没有办成,我不喜欢去表功,我更不愿意打扰您。」但是我告诉你,不是的,这不叫表功。你要知道,保持沟通,让人放心,这本身是工作的一部分。
对不起,我还得拿米未举例子,比如说,我觉得做节目,最有价值的是有趣,是好玩。如果无趣,你做再多其他没有意义,这是米未做节目的出发点。那一个导演,如果他个人的价值观跟这个不一样, 那我就难免一件事、一件事地吩咐。
所以你看有的人,看到别的同事和老板走得近,就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老觉得说「这些走得近的人,是没事找事,没话找话,是给老板拍马屁」。
但其实走得近,在这要换一种理解方式。所谓「走得近」,其实往往是他想「想法走得近」。所以当你看到同事和老板,常搭话也好,常串门也好,要认真研究起来,这些行为并不是常规上的套近乎的手段,而是想法走得近的结果。
当然我也知道,和老板价值观完全一致的这种放心感,要求是很高的,特别难以强求。
所以更多的时候是合则留,不合则去。但是无论去留,你要知道,在职场当中,做事透明,可预期,给人放心感,这不是老板的工作,而是你的职业能力。
什么叫「倒下来」?不是说你在办公室里一脑袋扎地上,被急救车送医院了,这叫「倒下来」,不是这样的,你把事情搞砸了,也不叫「倒下来」。如果你在不知不觉中,你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怨气冲天,抱怨老板、吐槽同事,四处散发的都是负能量,虽然你手上该干的活你还是在干,但这时候,其实你已经倒下来了。
你真的不能等到倒下来那一刻,才突然大喊一声,说「我不行啦!」不是的,你得提前说。因为,你快倒下来的时候,一定会有征兆。
每个人的征兆不太一样,比如我以前有一个同事,他的征兆是骂脏话。因为他需要通过脏话,来发泄怨气和排解压力。
所以,他嘴里只要开始往外蹦脏话,而且越来越多的时候,我就知道,他的极限到了。
我们把这个想法告诉他,后来他就主动告诉我们说,如果我们听到他满嘴蹦脏字了,那真的不是针对谁,那是他快到极限了,请我们务必提醒他。
我自己呢,我压力特别大的时候啊,我就打游戏,因为我得靠打游戏来放松大脑。所以,如果我发现自己最近满脑门子想的都是打游戏的事,我不会认为这是自己懈怠了,我会告诉自己,我快到极限了。
这个征兆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我是通过对自己长期的观察和了解,以及跟我身边的工作人员长期的交流,我慢慢发现的。那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征兆是什么?
所以有很多职场的新人,他之所以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他也不知道自己极限时候的征兆是什么,是因为他几乎没有失败过。极限,一定是失败之后才知道的。
所以有句话说「要尽快承受一次失败」,在遇到大事之前,失败一次,倒下一次,你才知道自己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极限到底是什么?
我听到一个故事,说一个女儿长大了,爸爸对她不放心,然后爸爸爱喝酒,女儿也爱喝酒,这爸爸就在女儿出远门之前说,「今天我请你喝酒」,然后两个人都喝得烂醉。烂醉了之后,第二天醒过来,妈妈就骂这个爸爸,说「你干嘛把女儿灌成这样?」爸爸说「我要让她知道,她自己喝酒的极限在哪?一个人出门在外,不能喝这么多。」
所以很多公司面试的时候,HR会问你说,「你经历过的最大的失败是什么?」他真正问的是「你知不知道你极限在哪?」
有些人不敢讲那些很失败的事,因为怕说出来丢人,他就找一些不疼不痒的小事来回答。比如说,「唉呀,我最失败的事就是我高考,我比我们省那个状元低两分。」
他自己以为这个答案很聪明,顺便还炫耀了自己,其实大错特错。因为,如果你经历过最大的失败也不过如此,那你根本不可能知道「你的极限到底在哪?」我作为面试你的HR,我当然对你不放心。
其实失败没什么,我们每一个人一辈子都会失败很多次。
可是你要从失败当中,知道自己的极限,也得让别人能知道这一点。所以就算死,也别死得像那头骆驼,那样有点冤。
相反的,别人一看就绕着走,你愿意绞尽脑汁,这叫对数学有兴趣。我自己最喜欢的作家王小波,他曾经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他被流放到一个荒岛上一年,他要带一本什么书?」他老人家说的是,他要带一本数学的习题集,微积分的习题集。
他用这一年的时间,一点一点地算一道题。我觉得,他是对数学真的有兴趣的那个人。所以看电影也好,学数学也罢,做一件事,如果你只享受其中的乐趣,这不叫兴趣;既能享受乐趣,又能享受苦恼,这才叫兴趣。
所以我再问你,你知不知道为什么HR面试都爱问这个问题呢?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兴趣是什么,其实往往代表了他擅长什么?HR问的是「你有没有兴趣」,其实这是一个假问题,人家真正想问你的是「你有没有什么专长啊?」
我接下来这句话可能会有点不舒服,但是我得说,就是咱们这样的人不是没兴趣,而是不擅长。
你有没有发现,从小到大,总有些人愁眉苦脸地抱怨说「我对体育没兴趣」,「我对英文没兴趣」,「我对音乐没兴趣」。你问问,他们当中十有八九是不是都考不好?
相反,你应该很少能看到,门门都拿一百分的人嘴上说「我对体育没兴趣」,「我对英文没兴趣」,对吧?如果他真的这么说,我告诉你,他那叫嘚瑟。
因为我们这样的人呐,很有意思,一件事如果能干好,我们就一定会产生兴趣;相反的,如果有一件事,我们怎么干都干不好,就很难有兴趣。
为什么呢?因为当你擅长的时候啊,你往往能带来几个效果。第一,越擅长这件事,你越有掌控感。
所以职场上的很多人,往往是觉得自己没兴趣,所以干不好;但事实可能恰恰相反,是因为你干不好,所以才没兴趣
对于咱们大多数人而言,擅长是练出来的,不是碰出来的。
所以,其实兴趣这个东西啊,跟投资一样,你得先投入进去,才有可能有收获。当你投入到一定程度,你小有成就,你就有小兴趣;大有成就,你就有大兴趣;不投入,你就没兴趣。
当然,有些东西是你投入之后,你发现真的自己不擅长,这是有可能的。
但如果你问说「有没有什么事,是兄弟我不费吹灰之力,我不用下那么多功夫,我就能够擅长的呢?」我告诉你三个字,「你做梦」。
在于只要你付出就有收获。在工作当中,付出和收获,大概率上是一个正相关事件。
不要小看这件事,我们一生当中的好多领域内,付出和收获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不稳定的。你可能投入一切,却没有收获;也可能什么都不投,却有所斩获。什么意思?
比如说,谈恋爱这件事,如果我付出多少,对方就喜欢我多少,那谈恋爱就非常简单。可实际情况是,往往你追得越紧,人家越不理你,越不待见你;隔壁班那个帅哥,那个王八蛋什么都没干,但是女朋友他换了八个了。
如果你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多简单,多美好,你砸下去多少时间,工作成效就能获得多少提升,这叫什么?这叫付出和收获大概率正相关。而这个正相关,不是和别人比,是和你自己比。
我花五个小时做了一个PPT,那我肯定比花两个小时那个要做的好;我是业务员,我多跑十家客户,我多打一千个电话,我业绩肯定会上升;我是主管,我多花一分心思在管理上,多一点时间跟下面的人谈心,整个的部门运转就会更高效,对不对?
你可能觉得这再平常不过了,这有什么美好的?
你有没有意识到,离开职场,其实很难有这么好的事了。付出有收获,这是一个非常奢侈的承诺。我们说的夸张一点,你就算是老天爷,也没有办法承诺,你的付出和收获能成正比。
你到了庙里,你砸锅卖铁全都捐出去了,你日夜烧高香,你老婆的病会好吗?你老公就不会出轨了吗?老天爷不会保证这一点。
所以还好,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公正、慷慨,且美妙的地方,叫做「你只要付出就有收获」,这个地方叫职场。只有它敢保证你说「你只要放弃自己的私生活,就能升职。」
他当初来公司上班的时候,是看清楚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许在公司期间,他也确实得到了,但是最后,你却为了当初你根本不在乎,或者你没有想到的事情,选择了离开。
这说明,这其中一定有一个时间点是你没想通的,要么就是入职没想通,要么就是离职没想通。事实证明,大多数情况都是离职没想通。
进一步观察,你慢慢发现,入职的人,给出来的都是理性的理由;而离职的人,给出来的都是感性的体验。
以前,你们都知道我在一家很大很大的机构工作,那在那里面,我的领导告诉我一句话,叫做「人们都是因事而来,因人而走」,说的是一个意思。
因为入职的时候啊,你会考虑得很仔细,这期间,你参加各种测试啊,笔试啊,面试啊,连文字资料,连你自己那张简历,你都得写得非常漂亮。而这些流程,在帮助你更好地认识和分析自己。
所以当你最后选定工作的时候,是因为你判断「这里值得来」。而当你离职的时候,很多东西可能你已经得到了,你看中的,就变成了你每天工作时候的感官体验。你离开这家公司,是因为你的体验让你不想呆下去了。
就像之前网上疯传的一句话,是一个人写的辞职理由,叫做「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不好的体验当中,你只需要短短十个字,一个人就可以放弃一份工作。所以,一个是用判断,一个是用体验,判断是一系列的思考,体验是一种感受。
「我觉得我老板很烦」,「我觉得我的上级很烦」,这叫感受,这不是判断;「我觉得我被别人排挤啊」,这叫感受,这不是判断。而感受有一个特色,就是它对当下发生的事情很敏感,而对已经得到的东西,就失去了敏感。
就比如说,我这时候拿手指头戳你一下,你立刻能感觉到,因为这是一个新鲜的刺激,你就非常敏感。
而我要问你说,「你能明显感觉到,其实你身上是穿着衣服的吗?」我保证在我问这个问题之前,你没有这个感受,为什么?因为你天天穿着衣服,你已经习惯了它。
凭良心讲,真不是这样。我跟你分享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叫做「你不可能通过更换游泳池,来学会游泳。」你找一份工作,你耗费了很多脑力,经过了很多流程,大概率上,你的判断可能是对的。
但是当你离开一份工作的时候,你依据的是工作瞬间的感受,你脑子一热,你就辞职了。而感受这件事,在很大程度上,是你心理定位的结果。
如果你把你自己定位成被动的人,那感受就是别人塞给你的。而你觉得自己的老板傻叉,你觉得他朝令夕改,是因为老板让你产生了这种感受;你觉得自己被排挤,是因为同事给了你这种感受。
所以你希望换一个老板,换一群同事,换一个单位,你希望接下来的别人,不要给自己这种感受。可是,如果你能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主动的人,这种感受可能是自己可以决定的。
比如别人排挤你,你可以决定你要不要在意;你的上级烦你,你可以决定,你是不是要受他的影响。这其实,就是咱们在课程当中反复提到的「主动性思维」和「被动性思维」的区别。
当你在问这个问题,叫做「凭什么他可以,我不可以」的时候。
你实际上问的是:凭什么他做自己的时候可以被接受,但是我在做自己,我怎么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呢?」。
当然,老板叫错你名字,真的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从这件小事,我们有两个观念可以趁机跟大家分享一下。首先,在我看来但凡是小事,当下了结就叫小事;事后去找补,就叫小题大做。
一种情况是,你是薛兆丰,老板记错了,管你叫黄执中,那你当着所有人喊出来说“老板,我是薛兆丰”,这种率真、没心没肺的样子,其实是老板喜欢的,你挺可爱的。
在场所有的人哈哈一笑,也就过去了。还有的人,就是爹妈跟你有仇,你那个姓名啊,是生僻字,从小到大经常被叫错,你自己都习惯了。
你们只是上下级关系,或者叫雇佣关系,甚至叫合作关系,又不是皇上跟太监,你伴君如伴虎,你说错一句话就杀头,哪有那么严重?如果你既想长心眼,又想把心眼藏起来,我觉得你可能是剧看多了。
我前面说了,米未一直提倡一句话,叫做“有话直说是一种能力”。但是到了新的一年,我们把这句话给进化了,我们提倡的是“有话直说是一种责任”。
是什么责任?既是对同事的、对上级的,也是对组织、对公司、对企业的责任。最后我还要补充一点,有的老板犯的那种错误,的确会让所有人都尴尬。比如开大会的时候,把“鸿鹄之志”念成“鸿告之志”,把“莅临指导”念成“位临指导”,那这个就不是一个失误,这是一个错误,而且是低级错误。
这不是无心之过,这是老板有待提高文化素质。这个时候,你帮不了他,也不必当着大家的面纠正他。
但这个,其实是从学校里带出来的惯性思维,职场上不适用,你要尽早地优化和迭代这种观念。
在学校的时候,考试得高分是唯一正当的竞争资本;但是在职场上,资本的形式就很多样了。比如,人脉、关系跟能力、学历一样,它是一个人的社会资本。
比如在很多家族企业里,你能想象,核心位置是留给亲戚的。他们对这个企业有一种天然的价值,这价值叫做信任,叫做放心,叫做自己人。那你给老板提供的,可能是业务能力;但是亲信给老板提供的,是可靠和信任。
所以关系和能力,没有哪个是正义,哪个是邪恶之分,对吧?而所有的资本,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都是你要去经营,去积累,同样,它会因为使用而消耗。
所以,如果你为了跟这个关系户较劲,你忘了自己的正事,那得不偿失。你的正事是什么?在职场,你只有一件正事,就是单位时间内,尽量积累自己的经验和资本。
该不该向老板邀功?
博表现,其实是timing的艺术;
还有人喜欢把成绩都攒起来,想憋个大的,一次性给老板一个大惊喜,让他印象深刻,其实这是不对的。好消息反而要分开讲,分阶段,分批次地讲。我看过一个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人员让好多参会者做一个选择,是选择一次性地中一千块钱的奖金,还是选择分十次,不定期地中一百块钱的小奖,让人更兴奋?
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因为一千块钱虽然不少,但是,你高兴只有一次,中奖的兴奋,最多就那一两天;但如果分成十次,每次奖金虽然不多,但是好心情却能被它维持一段时间。
但同时你要注意,要避免走到另一个极端,就是你表功太频繁,你早请示、晚汇报,天天在老板面前扮演模范员工的那个形象,招人烦。
记住这三个数字:1%,50%和99%。什么意思?就是当一个项目刚开始,它进行到一半和它快结束的时候,是你跟老板汇报的最好时机。因为这三个时机,是老板最想听汇报的时候。
"让金条自己滑出来"
就是,你要想表达的意思,你要找到一种不经意的方式,把它带出来,千万别直接吹牛逼。我面试过一个年轻人,他讲到某个观点的时候顺带说了一句,说「啊,之前,跟李开复老师聊天的时候,我们也讨论过这个问题。」
那当时,我就不仅仅记住了他的观点,我也捎带脚记住了,他跟李开复老师有交集。那这个交集,也许深,也许浅,不重要,但是他成功地给我留下了双重的印象,就是他可能还有一些别的资源。这个,就叫「让金条滑出来」。而且关键的是,他只提了一次,就再没有提了,因为,过犹不及。
所以,世间万事,分寸是第一位的。分寸是什么?就是比例,节奏,旋律,这些东西,都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
用夸团队代替夸自己
最后是我们的第三个观点,我们的文化传统当中啊,鼓励自谦。就是好多人在夸自己的时候啊,有点下不去嘴。
但是你想,如果你说的不光是你,你说的是你的团队,你的部门,为这个项目付出了多少努力,是不是比较下得去嘴?
一来,这样你感觉就好多了,你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说出这些话的时候的尴尬,说好消息时候的尴尬;第二,你也不会被团队的其他成员记恨,对不对?所以,由于这个话是你说的,老板还是会记住你。当然,前提是你真的在其中做了很多的努力,而不是贪天之功。
团队合作
讨厌一个人还能跟其合作
你不是在跟一个人合作,而是和这个人的某个特点合作。
那再退一步想,我讨厌这个人那三个点,难道不能是合作的契机吗?比如说,一个人不近人情,斤斤计较,他可能很适合会计,或者做谈判类的工作,他可以维护公司利益啊。
所以在职场上,你记住,你通常不是在跟这个人合作,而是跟这个人的某一个方面在合作。
你可以讨厌某一个人,但是你仍然可以找出可以合作的方面,找到的时候,你就叫「合作能力强」。
你得看得见别人的贡献
合作的第二个加分项,是「你得看得见别人的贡献」。人对自己干了什么很清楚,但是一般,都不太知道别人干了什么。
那怎么样才能看到别人的贡献呢?就是没事你要多跟你的同事聊聊,问问他最近干了些什么。只要你的关心是真心的,我保证,你一定能感受到,他的贡献是什么。
把所有人的能力,当成自己可调动的资源
第三个加分项,就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你不能只考虑自己的能力,你还要习惯把所有人的能力,当作自己可调动的资源。什么意思?老板给了一个任务,问能不能完成的时候,一般人都会掂量一下自己,说「我能不能做到?」「我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而合作者不这么想,他除了想自己的能力,他一般马上就会想说「我能不能把身边的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这些人的能力通通考虑进来?」
比如说,老板让你搞定某个客户,你掂量自己,你觉得你自己搞不定;但是一个合作者,首先想到的是「我怎么样主动建立一个有目标的小团队?」
薪水
在你心情好的时候,你手上还能剩下多少钱,才是你「真正的薪水」
比如说,你就是特别悲催,你每天要伺候客户,陪小心、陪笑脸,那人是个混蛋,你也得伺候他。忙完一天,你心里那个委屈啊,你非得去喝顿大酒,找人嗨聊一次,吹一次牛逼,你才能把自己的苦水完全倒干净。
注意,你下班之后喝酒的这些活动,不是去玩,不是去娱乐;而是如果你不这么干,你的心情没有办法恢复到正常值,你第二天就爬不起来继续上班。所以这样一算,你平复心情花的钱,大概每个月有大几千,你工资也就是1万,所以减掉这部分,你手里还能剩多少钱呢?
相反,你要是工作的时候觉得特别爽,钱少点,你也没觉得亏。「奇葩说」海选的时候,有个女生跟我说,她应聘的是动物园饲养员。那家里人都嫌说「这份工作又脏、又累、又不挣钱,你图什么?」
可是这个女孩跟我说啊,她说「你知道其他人得花多少钱,才能有机会给长颈鹿喂奶吗?」所以在她工作当中,她得到的乐趣是很值钱的,我觉得甚至比她的薪水要高得多。所以有些工作的经验本身,就是一种薪水,加上这部分,才是我所说的「真正的薪水」。
你可以不同意我的看法,咱们把这个话题放到这,咱们继续聊。工作当中的感受,究竟值多少钱?因人而异,你同意吗?比如说,有不少同学毕业之后,就去考公务员,那争着、抢着、打破头,进入到机关单位。
一般来说,机关单位的底薪,跟市场上的同类型的工作相比,都稍微低一点,那为什么这么多人削尖脑袋非得去竞争呢?因为是「铁饭碗」。因为它稳定,能够提供安全感。
所以你得算算账,你想要的是安全感,而其他工作给你1万你也不去,那你算这个工资的时候,你得在你的工资上面加1万;那如果这个铁饭碗,对你说来也就是「还行」,其他的工作多给你5000,你就随时准备考虑跳槽,那这个安全感,真的就值5000。
如果你觉得稳定的工作这件事,本身就无聊透顶,那你就挣得连账面工资都不够,这是我的算法。还有一点,就是除了咱们提到的安全感啊、愉悦感呐,还有一种非常常见的感受,叫荣誉感。有些工作社会地位很高,但薪水真的没那么高。
比如别人一听,你是大学老师、科研人员,倍受尊敬。那这种感受,钱买不到,这叫荣誉感,这荣誉感也是很值钱的。那你可以想象,有些工作肯定是挣钱多,但是容易被人看不起,你在找面子上花的钱,可能就得占你收入的一半。所以,还是那句话,在你心情好的时候,你手上还能剩下多少钱,才是你真正的薪水。
所以我想跟你分享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晚上躺在床上,扪心自问,根据你自己对感受的估值,来进行一番计算,来选择对你来说,「实际薪水」比较高的工作。
同样,如果你身边的同学、朋友、亲戚,看起来收入比你高的时候,你不要忙着去羡慕他,或者你马上就说「那我也应该干这个啊!」不对,你应该先分析分析,他的这份高薪工作,有什么样的情绪消耗?而对他来说,这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
"强势"
分清强势的人的情绪和内容
这种人,就是天天都是备战状态,他忙着冲锋,看什么都像障碍物;他像一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你如果不能跟他跑得一样快,对不起,他拿手雷炸你。
这种人,在职场当中就很容易让人觉得他强势。咱们在之前的一堂课当中曾经讲过,生活中的交往,人情和舒服是第一位的;而职场当中,利益和效率是排在最优先位置的。看重人情的人,遇到看重效率的人,自然就特别不习惯和不适应。
英文当中有一句话特别好,叫做「Don't take it personal」,就是「你不要觉得他是在针对你」。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甚至可能对某些人来说是很难的。
这个人讲话冲,他不是要伤害你。我们要学会的是,把他的情绪和他的观点分开,关注在他要表达的内容就好了。
强势,可能只是一种表达手段
你觉得这样肯定是不是不对?因为人家会觉得,我这个当老板的人没魄力,没定见。所以,我要用句号和叹号结尾,我会说的就是「今后咱们公司,将全力往这个目标迈进!叹号!」
这样讲,才能让大家重视,让大家有信心。可我说的这个东西,是不是就不能讨论了呢?
不是的。只是因为我的角色,我必须要这样说话。有的时候三个月以后,我觉得策略调整了,我会跟你说另外的一番话,也不是不可讨论。但我的表达方式,必须要让大家建立信心,就只能是这样了。
也就因为这样,还有一点很麻烦就是,我每次这么讲完话,我还得花好大的力气让别人明白「这个事情是可以讨论的」。所以有的时候,我自己也会显得前后矛盾。
那既然容易前后矛盾,我为什么还需要时间去解释呢?因为,如果大家不明白「可讨论」这一点,我们大家都相互催眠了,那公司有可能进入一个危险状态。所以,遇到这种人的时候,你要学会辨别,他在讲话的时候,他的角色是教练、是老师、还是领导?
但是有一类人,他的强势啊,就是无缘无故的,你都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什么事非得听他的。其实更准确地来说,这种不叫强势,这叫做跋扈。强势和跋扈虽然看起来很类似,但是强势的人是讲道理的,你通过讲不讲道理,就可以分辨他;而跋扈的人,完全不管这一套。
会哭真的有奶喝吗?
你看不惯的,不一定是错的
但是你知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那我身边有这样的人,我最多是看着他不舒服,我心里别扭。但是我也不能说,人家就有什么错。
心理学家做过实验,说半岁的婴儿就会观察父母的情绪,通过假笑、假哭,来争取父母的关注。而且很多证据显示说,越会表现出这种情绪的孩子,往往越聪明。
不会哭,可能是一种心理障碍
比如在工作当中,你可能真的遇到了问题,但是你就是不说,那问题可能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你威胁到的有可能是整个团队的进程和利益。而且一旦搞砸了,所有人都要为你付出代价。
又或者说,你明明付出了特别多,但是你习惯了默不作声,那领导也永远都不会看到你,所以,资源也不会向你倾斜。最后的结果不好,你可能还得背锅。
所以,职场课之前讲过,要学会发出声音,要学会向上沟通;能干活,也要能及时提出你的极限在哪,你的需求是什么;要会表功,既对结果负责,也是对你的努力负这个责任。
不能总是哭
总结一下。职场不能只靠撒娇、卖惨,不能只会哭;但是,在踏实做事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及时地发出声音,让别人关注到自己。
换句话说就是,哭一辈子是不行的,但哭一下,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