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写汉字时往往区分不开【巟】和【㐬】,这两个字看上去相近,只差一点。有时候写字就会犯糊涂:这个字到底有没有一点?把它们弄弄清楚是很有必要的。
【巟】极少单独用,是如荒、塃、㡛、慌、谎、䐠等文字的组成部分。【㐬】字也极少单独用,也是作为文字中的一部分,如:流、疏、琉、硫、蔬、毓、旒、巯等字。
《说文解字》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等方面不可缺少的桥梁。
一、【巟huāng】
说文解字【卷十一】:【巟】川部,水廣也。从川亡聲。《易》曰:“包巟用馮河。”呼光切。引申爲凡廣大之偁。周頌。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傳曰。荒、大也。凡此等皆叚荒爲巟也。荒、蕪也。荒行而巟廢矣。今易作荒。用白话来理解“荒”:洪水来临人亡野草长,荒芜。
字源解说【巟】,金文(亡,死亡,毁灭)+(川,代洪水),造字本义:洪水泛滥,家毁人亡,田园荒废。当“巟”作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再加“艸”(野草),另造“荒”代替,强调洪灾之后了无人烟,田地长草。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的“艸”写成“卄”。
【巟】是【荒】的本字。二者读音一样,古【巟】今【荒】,合二为一。【巟】的职务完全并入【荒】字中。段玉裁註《說文》: 假【荒】為【巟】,【荒】行而【巟】廢矣。
但是,【巟、荒】还是不同的两个字。【巟】表示水广、辽阔之貌,引申一切广阔无垠之貌。【荒】表示荒芜。如《千字文》中: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从意境和字源角度来看,应该写作:宇宙洪【巟】。
二、【㐬liú】
《康熙字典·亠部·五》《集韵》力求切,音留。与旒同。旌旗之旓也。
《广雅》天子十二旒至地,诸侯九旒至轸,大夫七旒至毂,士五旈至肩。
《说文解字·沝部》: 从沝、㐬。
1.【𠫓、㐬】
《说文解字》解释【𠫓、㐬】二字,为一字。
【𠫓】:不順忽出也。从到子。《易》曰:突如其來如。不孝子突出,不容於内也。凡𠫓之屬皆从𠫓。㐬,或从到古文子,即《易》突字。𠫓者,从倒子。會意。
𠫓者,謂婦人產子,其頭先出,是倒子也。
2.【子、𠫓】
字源解说中【子】:甲骨文像一幅幼儿的线描,画出了幼儿的脑袋、头发、两脚。造字本义:包裹在襁褓中挥动两臂、尚不能独立的幼儿。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综合甲骨文和甲骨文的字形。有的籀文像坐在凳子上的小孩,挥动着两手。隶书淡化了篆文字形中襁褓婴儿的两手形象。
在汉字的古文字阶段,尤其甲骨文和金文中,两个形体互为正反或者互为正倒的字常有出现。我国著名现代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曾指出,先秦文字有“反写”,“倒写”,“左右易置”,“上下易置”等变例。“反书造字”或“倒书造字”,是文字造字之初的一种现象。
【𠫓】就是【子】的倒书。用正书写为【子】表示孩子;用倒书写为【𠫓】表示逆产的孩子,不孝子。
3.【𠫓、弃】
字源解说【弃】棄,甲骨文(子)+(其,箕筐)+(双手),表示双手持箕,将箕筐中的幼婴送出家门。造字本义:将幼婴装在箕筐里送出门外等人收养。金文将甲骨文的“子”写成倒子形状。隶书变形较大,将篆文字形中倒写的“子”写成不知所云的,篆文字形中的双手形状也消失。籀文简化字形,省去篆文字形中的“其”。
文言版《説文解字》:棄,捐也。从廾推棄之,从𠫓,逆子也。
白话《说文解字》:弃,遗弃婴儿。字形也用 𠫓作边旁,𠫓是头朝下的孩子,表示被遗弃的婴孩。
这就是 【𠫓】的来源。认识【𠫓】,就容易认识【㐬】了。
4.【㐬、流、毓】
字源解说中:【㐬】是【流】和【毓】的本字。篆文上部是头朝下的“子”,下部是“水”,表示生产时的羊水。造字本义:胎儿伴随大量羊水移出母体。当作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加“每”(生育)另造“毓”代替“生育”本义;加“水”另造“流”,代替“大量羊水排出”的本义。古人称正常生产为“毓”,称坏胎病产为“流”。
【㐬】 流 㧧 琉 㲙 旈 梳 疏 巯 硫 锍 䖻 巯 艈 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