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东
一
在外人眼里,龙井应该名不见经传,金西大地上根本没有龙井景区一说,传说中的龙井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养在深闺无人识。渴望真实地踏进龙井,去揭开龙井神密的面纱,成了我心中长久的梦。十分感谢金西开发区组织的“金西之春”作家采风活动,让我有了一次与龙井亲密接触的机会。
龙井位于婺西南腹地塔石乡井上村境内,是一处以谷深、山幽、水清、林密为特点的原生态景区,由于距市区较远,一般很少有人光顾。而山里本地人,或因进城务工无暇顾及,或因对山谷太过熟悉,对龙井的山水草木、奇峰怪石早已司空见惯。山里的朋友说,正是因为去的人不多,所以龙井才能保持着古朴原貌,丝毫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一草一木都是原生态的景观。
按照采风团原定的活动计划,采风线路从金西出发,到莘畈后沿仙舟湖往南山深处行进,一路观赏山垅里的油菜花和连绵的南山峰峦,途经塔石寻访上阳古村,探密上阳明清古建筑和古树群,然后绕道沙畈返程回金华。
但由于我对龙井之行盼望已久,所以不想放弃这次机会,一再鼓动大家去龙井看看。同行的团友大部分心同我愿,听了我的描绘,想象着龙井一定是桃花源一般的去处,一个个被我挑动的跃跃欲往,大家临时改道前往龙井探幽。
二
旅游大巴从莘畈垅沿仙舟湖一路向南山深处进发,沿途山廲间金黄色的油菜花灿烂地开放,远远望去,如同云霞般降落在山坡间,车窗外金灿灿的一片,在微风吹拂下闪着耀眼的光泽。山风夹带着春天的气息,一阵阵向车窗内扑来,引得采风团成员们一个个争相探望。
仙舟湖上碧波荡漾,捕鱼的小舟在湖面上划行,与倒映的山峰浑然一体。我们的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缓缓行驶,宛如行进在金黄色的花海之上,远远望去,山峦、坡地、湖光、幽谷,组成一幅流动的画面,黄绿相间,相映成趣,每个人都陶醉在金西大地的美景中。
到达井上村已是下午一点多了,担任村主任的山里朋友和两位向导早已在路边等候,他们对我们这些城里来客显得格外热情,一个劲地介绍道:“龙井真的很美啊,长长的山谷内,清泉石岩,飞瀑激流,好比‘金西九赛沟’,只可惜长在深山中,没人知道,这次你们能到这里来探访游览,这是展示龙井风貌的一次机会,我们也想通过你们向外界传播,让更多的山外人来这里寻访、观光,把我们山区的美景带出去,把山外的客人引进来。”
在向导的带路下,我们从山脚处的羊肠小道向龙井深谷出发。此时,山脚的田间也被金黄的油菜花覆盖着,金灿灿花朵辅满了山路两侧。一路上,热心的向导向我们介绍着龙井的神奇景观和自然风貌。原来,在南山腹地的龙井旁,有两个千人以上的大村,龙井之下的村叫井下,龙井之上的村叫井上,两村以龙井为界,以龙井命名,但又分属莘畈乡和塔石乡管辖。
三
龙井共分头井、二井、三井,一共三口井潭。此处谷深林密,草木葱茏,一年四季中,除了采药和摘粽叶的山民,很少有人光顾。在前面引路的向导带着山里人常用的柴刀,一路上披荆斩棘,从草木丛中开辟出一条容纳一人通过的“路”供人行走。当时我们都在想,如果没有热情的山民相助,我们的龙井之行,可能也要中途流产。
进入峡谷,沿途两边的植被一片郁郁葱葱,比公路边的林木长的茂盛许多。通往龙井的“路”是沿着山脚的一条小溪向山谷底部延伸的,路途蜿蜒曲折,因为少有人踏过,山间小道早已荒废多年,路边的杂草藤蔓,把小道覆盖得严严实实,我们只能从人工修整出的荆棘丛中穿行,每个人的心中既新奇,又刺激,一路上大呼小叫着一步一步向前探行。
此时正值春暖花开季节,山坡上的映山花已悄然开放,粉花色的花朵点缀在草木丛中,显得艳丽而清新。队友中有人摘起路边的草叶片,含在嘴里,一路吹响了草笛,如同山鸟在深谷鸣叫,清脆的声音,可以飘过好几道山岗直达天际,这给旅途增添了不少乐趣。
越往山谷深处,“路”就越崎岖,两边的林木也越来越茂密,而“路”就像悬在半山腰间一般,因为龙井尚未经开发,悬崖边没有什么护栏,我们在行走时,只能像探险队一般,摸索着向前行进,根本无暇顾及两旁的风景,每个人都惦记着脚下的山径,一步一步向前挪动,不敢有丝毫懈怠。
偶尔探头往山下望去,只见峡谷雾气升腾,幽深莫测,忍不住要腿脚发软,惟有淙淙的流水声从峡谷中传来,显得沉闷而寂静。如果脚下的小石头不慎滚落谷底,就会“咚——”地传来一声悠长的声响,令人心头扯紧,不寒而栗。
四
此时,所谓的“路”无非是在陡坡上踩倒一片草木而成,人们在通行时,不得不一手抓住下垂的藤蔓,一手扶住流淌着山泉的岩坡,战战兢兢向前爬行,全然顾不得扎人的藤刺把手臂划出道道血痕。
当行走到一个山坡的转弯处,突然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道长达20多米的天然瀑布,瀑布由一个“砚台”式的小水池沿山间夹道中倾泻而下,远远望去,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
向导介绍,飞瀑下面的谷底便是龙井三潭之首——头井,此处的水流会因上游的流水量而变化,有时细如娟流,如同一首田园小诗,有时飞瀑飘扬,宛若气势磅礴的山歌。
难怪有人说,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田园诗人,既浪漫又抒情,身临其境,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我们的心灵都会得到净化。我想,在这样桃花源般的美景中,古人所拥有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心境,也不过如此吧。
置身龙井深谷,顿觉凉气袭人。我们发现龙井深处,果真是奇石突兀,林木耸立。山川幽谷深邃,两沿峭壁险峻,涧底清泉长流,群峰林深茂密。
龙井峡谷较窄,最宽处也不过10余米,但山谷两旁苍松翠竹,古树参天,峡谷内拥有众多的奇峰、怪石、险滩、飞瀑,峡谷两岸山坡陡峭,葱茏群山轻云薄雾,满山杜鹃随风摇曳,从高处落下的清泉,在岩石的撞击下飞起洁白的浪花,每一道落差都会让水流拐一道弯,自上而下便形成了三道瀑布奇观。泉水飞珠溅玉,在阳光照射下闪着光亮,与深谷幽境相映,犹如人间仙境一般。
瀑布边的岩壁上,长满了青苔和野兰花草,叶片上沾着水珠而显得生机勃勃。而峡谷中流水淙淙,其声似琴,其音如瑟,淙淙咚咚,悦耳动听,就像琴师在演奏。峡谷间的水流时急时缓,水质清澈见底,而且潭潭相连,水明如镜。一阵清风从山谷间吹来,夹带着野花的芬芳,令人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之中。
五
我们这群都市游人,在远离尘世喧嚣时刻,在这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一个个兴奋得像三岁的顽童,许多人都脱掉鞋袜,赤脚浸入清澈的山泉之中,让清泉洗去一路风尘,似乎也洗去了尘世间的诸多烦恼。
坐在谷底的岩石上,静静聆听泉水淙淙流动的声音,感受着人与自然的亲密抚爱,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此刻,正午的阳光温暖地从树林缝隙间斜射进谷底,在岩石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影子,而云雾缭绕的群山则被阳光镶上一道金黄色的边,如同娇美的新娘披上了艳丽的盛装。
远远望去,雾气笼罩在峰峦之间,在阳光的反射下,显得飘渺虚幻,如入仙境。墨绿的松柏,粉红的杜鹃,青翠的竹林,把山谷装点成一幅巨大的油画。
从向导的介绍中,我们得知,龙井的每一口“井”都是自然天成。在龙井的三口井潭中,数三井最深。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人用丝线绑上石头试过三井的深度。据说,三井中一共放下三两丝线,石头才落到井底,其深度几何可想而知。
后来,又有人用十八根毛竹拼接起来,插入龙井潭中,也没触到潭底。只可惜,这天,由于前一阵子的春雨绵绵,使山谷的飞瀑加急,我们靠近不了井潭,所以没有测试到龙井之首的潭底有几许深,这不得不给人留有遗憾。
六
大凡山谷幽深之地,都是有神灵传奇的,龙井也不例外。当地人代代相传,龙井有真龙显身过,但此事无从考究。我曾在井上村,听朋友说起过,清朝年间,井上村的苏庄有位李姓太公,爱好在龙井周围抓鸟、钓鱼、挖吊兰等。
一天,他在三井旁边的岩壁上挖吊兰,突然看到三井里冒出一阵雾气,云雾升腾到空中后,化作一条五爪神龙。当时就把李太公吓坏了,他再也顾不得挖吊兰,慌忙爬下岩壁,匆匆逃回家中,就躲在床上。父母见他神色慌张,忙问发生了什么事?他就是蒙下被子不吭声。不曾想,他这一躺就卧病不起。
之后,他父母请遍了方圆几十里的郎中也无济于事。后来,他家人不住地问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才吞吞吐吐地说:“三……三井……里……有龙……”不久便永别人世,年仅廿八岁。后来,他幼小的孩子只好由他的哥哥抚养成人。
听说,井上村李氏族谱上,可以查到李太公的名讳,该太公居住的房屋而今犹在,名叫华屋里。但李太公是否真的看到过龙,旁人自然无从得知,也许只有李太公本人知晓了。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井,既有群山相拥,又有深潭莫测,加上“真龙显身”传说,这给龙井增添了几许神密。龙井真的有龙吗?这个问题困扰了一代又一代井上村民。
据传,当地有人为了探试龙井是否有龙,把一些铁器如锄头、铁耙之类丢进龙井内。本来晴朗的天气就会突然变得阴云密布,之后,便是狂风大作,雷雨交加,龙井里还会喷出几十米高的水柱,直到将铁器冲走,俗称“龙王爷洗龙宫”。后来,为了防止真龙显身、危及村民,当地人再也不敢往龙井里扔铁器了。
据老辈人讲,看龙井的雾气也能预知天气。若天要下雨,龙井里的大雾就会往村庄方向涌去,但大雾到了村边又会慢慢退去,并不会把村庄都笼罩在雾气中,这也许是一方神明保佑一方百姓吧。
七
传记故事虽然有些离奇,但也给龙井披上了许多神密色彩,龙井里的奇石险崖巧夺天工,也都给人一种神奇之感,那里的每一叶草木,每一弘清泉,每一块岩石,似乎都沾上龙的灵气,让人敬若神明。大自然的神工鬼斧,赋予了龙井博大的胸怀,处身龙井谷底,仰望苍穹,人就显得如此渺小。
神奇的龙井,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金西南山腹地而被游人推崇,更是一块未经开发的处女地,等待着世人去探究挖掘。
龙井之行,让人感悟颇多。人们生活在纷杂的尘世间,就有太多的俗事杂念,当我们放下一周的辛劳,摆脱红尘纷繁的纠缠,观山峦连绵起伏的深沉,探峡谷宽广深邃的静谧,于春风暖阳之际,漫步缱绻清泉和迤俪山色,在清风里聆听自然的低语,感受那份久违的惬意,这将是多么美妙的事啊。
春暖花开季节,山涧瀑布飞扬,两侧花香扑鼻,山鸟掠过高高的山岗,留下一串清翠的啼鸣,在这样的怡人景色面前,相信每一个都市游客都会对此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