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大师课论语的为政篇第四章,具体内容——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本章的意思—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够通达一切言论,不觉得有违背、违逆于心之处。七十岁能够做到随心所欲不越出法度之外了。”
这句话实际上是孔子的自画像,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回顾。这句话其实我很多年前就已经知道,但是当时是懵懂的年纪,并不明白其中的真实含义,只是知道到了那个年龄段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经阶段,我们每个人到了对应的年龄段就会有对应的感觉。直到长大后的某一天,我才真正明白这哪里是我们普通人所能企及的?
孔子一生好学,始终做着很平常的事情,通过不断努力和精进,最后把平常做成了非常,孔子一生才是真正意义上螺旋式上升的一生,孔子一生始终稳稳地、持续地往上升,孔子的智慧惠及普天下,孔子的教育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生生不息、奔流向前,孔子也理所当然成为了真正的圣人。
孔子十五岁就能立志于学,而且他真的是用自己的生命在践行,矢志不渝、从未放弃,也从没有背叛他的诺言。
孔子通过自己的辛苦努力三十岁可以独立自主、自食其力,拥有立足的真本领和硬实力。
到了四十岁孔子就能够做到不被外物所迷惑,这又哪里是我们普通人可以做到的?孔子可以始终醉心于他热爱的教育事业,乐此不疲,自得其乐,享受一位老师的那份踏实和宁静。
孔子五十岁就懂得了天命,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也不再过分追求结果去做事情,而是要立足当下,在行动中努力。“想是问题,做是答案,行动才有结果。”知天命就是要重视行动的力量,在行动中自然会有结果,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结果。
六十耳顺,其实就是实现自己可以控制自己内心的状态,不偏听旁听,不受人左右,实现自我主宰,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七十岁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表面上是大自由、大自在、大洒脱,是一种超脱的感觉,但是内心却始终有一杆秤,有一条红线,能够始终做到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够不越边界,做到恰当好处,实现最佳的自我管理状态。
孔子一生的每一个年龄段的状态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哪里是我们普通人可以达到的?我们能做的只是要真正学习孔子好学的精神和一以贯之的践行,孔子的一生值得我们思考、效仿和学习,孔子也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楷模,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去敬他爱他。我们要在孔子螺旋式上升的一生中领悟和体会人生,让我们的人生也变得更加明亮、更加有价值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