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有接近9000万残疾人,他们都在生活中面临各种各样的不便。
想过上普通人的日子已经要让他们拼劲全力了,普通人的烦恼在他们来看,则是想都不敢想的。
不过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只要肯努力愿意吃苦,总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在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华桥村,就有这样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对象——崔光兴。
崔光兴身高只有一米二,被村民们称为“小矮人”。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就保持这个身高一直没有长大。
这样的身高对他来说曾经是一份苦恼。
因为身高,他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合适的恋爱对象,周围的人也都替他着急。
不过崔光兴发现了自己的一技之长。
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他不仅让自己和两个弟弟都娶上了媳妇,还住上了二层洋房,做起了养殖业。
现在,崔光兴每年都能赚三十几万,娶了媳妇,生了儿子。
儿子长大之后又给他生了一个好孙女,一家十多口人其乐融融,成了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
从崔光兴的人生经历中,或许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父母去世,“小矮人”独自拉扯两个弟弟
1969年,崔光兴出生在福建省南平市一个普通农村的普通家庭里,兄弟姐妹一共七个人,家里曾经非常热闹。
不过由于崔光兴的父亲崔柳伯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收入也不多。
再加上兄弟姐妹里有几个是抱养来的,在年纪稍大之后,几个姐姐嫁人了,抱养来的兄弟们也自己离开了这个家。
剩下的就只有崔光兴和两个弟弟:崔光发、崔光灵。
年幼的时候,崔光兴就发现自己的父母身体过于单薄,家里的责任田很难种完。
为了让这个家能吃上一口热饭,崔光兴放弃了上学的机会,跟父母一起下地干活。
那个时候崔光兴就已经比同龄人要矮很多,人们都猜测他的身体可能有什么问题。
崔光兴自己也明白,以自己的身体下地干活,能做的实在不多,别人一天干的活,崔光兴可能要三天才能干完。
但是生活所迫,为了撑起这个家,他必须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同时崔光兴也坚信一个道理,即便自己的身体不如别人,只要肯努力,能按照时节种完地,自己家的收成就不会比别人家差。
抱着这样的信念,崔光兴每年跟父母一起干活,一年忙到头也只能艰难度日。
天有不测风云,在崔光兴21岁那年,母亲得了一场大病,找了村里很多医生来治都束手无策。
家里也没有什么钱,用不上最先进的医疗方式。
没过多长时间,崔光兴的母亲就撒手人寰。
母亲离开之后,崔光兴的父亲也沉浸在悲伤之中。
他本身就瘦小单薄,身体底子不好,妻子去世的重大打击,在短时间内摧毁了他的身体。
1990年,崔光兴在一年之内父母双亡,这样巨大的悲痛让他几乎无法承受。
然而现实不会给崔光兴喘息的机会。
之前一家人之所以能勉强种地糊口,是因为父母都在世,崔光兴可以帮着父母一起种地。
现在父母离去,家里少了两个劳动力,年幼的两个弟弟还需要上学,没办法帮助崔光兴。
家庭的重担完全担在了崔光兴一米二的身体上。
处理完了父母的丧事之后,家里几乎没剩下什么钱,只剩下崔光兴兄弟三人。
当时大一点的弟弟崔光发只有12岁,更小的弟弟崔光灵只有9岁,全都仰仗崔光兴一个人养活。
他来不及为父母的离去感到悲伤。
为了不饿着弟弟们,他不得不开始加倍努力地干活,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之后才回家。
农忙的时候,他自己一个人做不完,只能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时间和劳力去做。
到了农活不多的时节,崔光兴也会在村子里到处找活干。
他没有一分钟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所有时间都花在了赚钱养家上。
除了赚钱,崔光兴还要照顾两个弟弟。
他每天起床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弟弟们做饭,然后打扫卫生、收拾家务。
给弟弟们留足午饭乃至晚饭之后,崔光兴自己草草吃两口饭,就下地干活去了。
即便这样努力,整个家还是没有太大起色。
随着弟弟们长大,上学的费用也压得崔光兴喘不过气来。
有一次,家里实在掏不出钱给弟弟交学费。
可是崔光兴知道,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他咬了咬牙,把家里唯一的一头耕牛卖掉,凑齐了学费。
这头耕牛曾经是崔光兴在农忙时节唯一的依仗。
为了让弟弟上学,他愿意用自己矮小的身躯顶替耕牛的工作。
哪怕这会对他身体造成极大的负担,他也不想让弟弟放弃学业。
过年的时候,村里其他家庭的餐桌上都是大鱼大肉,只有崔光兴三兄弟的家里没有年味儿。
三个人挤在一张矮小的桌子上,昏暗的灯光映着桌上的三个碗,一碗是萝卜,一碗是白菜,还有一碗唯一的荤腥是猪肺。
这一幕深深印在崔光兴的脑海里。
后来崔光兴事业有成面对媒体时,总会想到那一天自己说的话。
他当时流着眼泪对自己的两个弟弟说:“别害怕,有哥在,我一定会把你们抚养成人,日子肯定会好起来,绝不会总是这样。”
靠着努力,他结婚后又帮两个弟弟娶妻生子
皇天不负苦心人,崔光兴的埋头苦干和坚持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
父母离开之后,留给三兄弟的只有一个不到60平方米的木房。
而崔光兴靠着艰苦努力,为三兄弟在1990年底盖了一间120平米的砖房,住上了很多城里人都住不到的广阔空间。
家里既然连房子都盖了,吃穿用度更是比以前要好得多。
过年的时候也能有菜有肉,三兄弟过得其乐融融。
日子好起来了,崔光兴也开始打主意娶媳妇。
他平日里乐于助人,经常帮助村民们干活,所以在村里名声不错。
大家一听到崔光兴想娶媳妇,都四处联系自己熟悉的媒人,帮崔光兴说媒。
1993年,在村民们的帮助下,崔光兴娶到了镇上一个叫做黄凤香的女孩。
两个人成了两口子,在那之后,再也没有人叫崔光兴“小光棍儿”了。
有了媳妇,崔光兴家里的重担得以被分担一些。
他只需要做地里的重体力活就可以,家里的家务、做饭、照顾弟弟等工作,都交给了妻子黄凤香来做。
一家人的生活比以前更好了,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不过崔光兴还想要更多,他觉得自己既然娶了媳妇了,一家人吃穿也不愁了,是时候为两位弟弟的亲事忙活忙活了。
当时崔光兴的两个弟弟只有15岁和12岁,还远不到成亲结婚的年纪。
崔光兴也没有急着为他们说亲,而是准备攒钱。
希望以后帮弟弟们娶亲的时候能办个风光的婚礼,也让崔家人在村里有个好名声。
于是在二弟崔光发稍微长大一些之后,崔光兴就有了出门打工的想法。
因为家里有黄凤香操持,只要教会两个弟弟如何种地,让地里不至于荒废,崔光兴就可以放心出门了。
很快,二弟崔光发跟着哥哥学会了干农活,继承了哥哥的工作,在村里靠种地赚钱。
崔光兴则离开了老家,一路辗转到了横店,找了一份酒店大堂的门童工作。
这份工作挣得不多,当时每个月只有800块钱的工资。
但这对于崔光兴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他每个月都省吃俭用,不舍得下馆子吃饭,也不舍得买新衣服,把所有的钱都省下来寄回家。
从门童开始,崔光兴熟悉了城镇生活。
适应了城里的环境后,他辞去了酒店的工作,开始跟着别人一起做小生意。
最初,他试过靠买卖光碟赚钱,熟悉了最基础的交易方法。
然后他又开始涉及制作彩球等等制造业的生意。
一步一步,崔光兴的收入越来越多,寄回家的钱也越来越多。
慢慢地,弟弟们长大了,家里比以前更富裕了,崔光兴开始有了给弟弟们说亲的想法。
1996年,崔光兴从横店回家,到附近的村子为二弟崔光发打听合适的婚事。
找来找去,他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女孩,叫做王千金。
一般人看到崔光兴的身高都会在心里嘀咕,害怕他的弟弟是不是也有什么问题。
不过崔光兴本人能说会道,这些年在外做生意锻炼了他的口才和礼仪。
一番交流之后,崔光兴的为人处事得到了对方家里的认同,也安排了崔光发和王千金见面。
在两位年轻人也同意的前提下,两家人按部就班结了亲。
崔光兴就这样帮二弟崔光发娶回了一个好媳妇。
又过了几年,崔光兴最小的弟弟崔光灵也成年了,崔光兴又赶忙回到老家替他说亲。
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崔光兴亲自帮弟弟找媳妇,弟弟就自己找到了。
2001年,崔光灵跟邻村的一位叫李建红的姑娘相恋,两个人相识不久就坠入爱河。
崔光兴觉得,既然两个年轻人互相喜欢,那不如就成亲一起过日子。
于是在2001年的年底,崔光灵也结了婚。
至此,崔家三兄弟已经先后完婚,而且每个人都在婚后一两年的时间里生下了孩子。
一家将近十口人的吃穿用度,让此前崔光兴赚来的积蓄显得有些无力承担。
但是这个时候的崔光兴,已经不是早年那个只知道种地的他了。
这些年在外漂泊,他看到了很多农村人靠勤劳致富的成功案例,并不一定必须要种地才能赚到钱。
可是不种地的话,又要做什么来赚钱呢?
那阵子,崔光兴一直在为这个问题烦恼,谁知在一次逛市场的过程中,一个商贩启发了他。
养鸭有成,年收入三十几万脱贫致富
那天,崔光兴到市场上买菜准备回家做饭,看到有个商贩卖的鸭蛋不错,就上前挑了两个。
那个时候的崔光兴一心想着找赚钱项目,看到什么都想问两句。
买鸭蛋的时候,崔光兴随口问了那个商贩:“养鸭子卖鸭蛋挣不挣钱啊?”
一般的商贩恐怕不会把自己赖以糊口的工作告诉陌生人。
可是这位商贩颇为朴实,他看到了崔光兴的身高,觉得或许对方也在为生计犯愁。
所以他对崔光兴大概说了一下养鸭市场的现状:“大致上可以糊口没问题,养得好的话也能赚不少钱。”
听了商贩的话,崔光兴从回家路上就开始琢磨。
既然对方能靠这个赚到钱,自己也可以。
在此之前,崔光兴从来没有养过鸭子。
他只能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起,亲自跑去选鸭苗,自己建设养鸭场,一切都亲力亲为。
这样的挑战并没有让崔光兴感到为难,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
那段时间,崔光兴放弃了外出打工,仿佛又回到了父母去世的那一年,他从早到晚在地里忙活的日子。
不同的是,以前的崔光兴是为了吃饱饭而劳累,现在的崔光兴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而工作。
同样的劳累,不一样的心态,让崔光兴工作起来比以前更加开心。
做好一切准备之后,崔光兴买回了500只鸭子,一共花了3000多块钱。
本想着靠这一笔投资,可以把整个家庭的收入再往上拉一个档次。
让崔光兴没有想到的是,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他没有给这些鸭子打疫苗,导致鸭子们在差不多长大,即将开始下蛋的时候得了一场病。
所有的鸭子都病死了。
看着这死去的数百只鸭子,崔光兴欲哭无泪。
他的弟弟崔光发在旁边唠叨他,说自己从一开始就觉得这个方法不靠谱,养鸭子哪能那么简单就可以致富,人家靠养鸭子赚大钱,是因为人家有知识有学问。
弟弟的话没有打消崔光兴靠养鸭致富的热情,反而让他进一步坚定了要学习更多养殖知识,才能真正赚到钱的信念。
接下来,崔光兴沉寂了一段时间,在家里一心研读各种养殖书籍。
从小因为贫困而辍学的他,这个时候展现出了极强的学习能力。
很快,崔光兴就明白了自己第一次养鸭为何失败。
不久之后,崔光兴又花了钱买了800只鸭苗,按照刚刚学习的知识进行规范化的养殖。
这一次崔光兴吸取了教训,给所有鸭子都打了疫苗,得到的成果也是显著的——这些鸭子在开始下蛋的时候,几乎没有死掉几只。
这一批鸭子所下的蛋给崔光兴带来了收入。
虽然也不算多,一年下来只有一两万块钱,远远不够让一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这开了个好头,让崔光兴看到了希望。
2004年,崔光兴希望扩大养殖规模,相关媒体也开始报道这个小矮人靠养鸭致富的新闻。
当地政府听说了崔光兴的事迹,对他提供了相应的帮助。
崔光兴借了些钱,在大家的帮助下,他养了3000多只鸭子,规模扩大了好几倍。
同时,崔光兴也没有忘记知识和技术所能带来的帮助。
他一边做养殖,一边学习咸鸭蛋的加工技术,并实现了规模化的生产。
在这种技术的帮助下,崔光兴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把鸭子下下来的鸭蛋拿到集市上去卖。
而是在加工成咸鸭蛋之后,以更高的利润卖给有相关需求的食客。
规模扩大了,利润升高了,这让崔光兴的养鸭事业迈向了更高的成就。
2016年的时候,崔光兴再一次选择扩大生产。
当地政府听说,也为崔光兴送去了4000元的扶持费用,并帮助崔光兴申请了一小部分贷款。
靠着这些钱和贷款,崔光兴不仅扩大了养鸭规模,还买了一批土鸡准备进行饲养。
此时崔光兴的弟弟崔光发已经是一个十分熟练的农民。
为了帮助弟弟提高收入,崔光兴还用贷款买了烟叶苗让弟弟来种。
到了2019年,不算弟弟种的地和崔光兴养的一批土鸡,只算崔光兴最擅长的养鸭,就已经达到了5000只鸭子的规模,每年可以收入三十几万,超过了许多坐办公室的白领。
不谈分家,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然而,就在崔光兴一家人的钱越赚越多,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的时候,疫情来临了。
这场天灾不仅影响了崔光兴所在村子的生活状态,也导致了整个鸭蛋市场的波动。
2020年,鸭蛋的单价大概下跌了50%,而崔光兴正好在这一年把养殖规模扩大到了6000只鸭子。
这导致了崔光兴的养鸭场处于严重亏损。
这个时候的崔光兴,再次体会到了20年前那种无力感。
他只能再支撑养鸭场几个月的时间,如果到时候还是想不出办法,就不得不把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鸭子全都杀了,靠卖鸭子来弥补一部分损失。
好在这个时候,政府看到了崔光兴的困难,替他申请了临时救助金,帮助他撑过疫情时期。
同时,崔光兴周围的朋友和年纪较小的家人也告诉他,现在做线上直播进行电商销售,是一条不错的销售渠道。
为此,崔光兴在相关社交平台上注册了账号,开始用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养鸭事业。
虽然因为不了解网络,崔光兴起步很慢,不过他有信心,其他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
现如今2022年,崔光兴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他的养鸭场经历了一系列困难之后,终于还是重新走上了正轨。
在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正领先于其他国家昂头向上,经济的快速恢复也让崔光兴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线上带货和线下销售齐头并进,崔光兴完全有把握在今后一年时间里,让一家人的日子比以前过得更好。
崔光兴已经成了当地的名人,是当地政府重点推广的脱贫致富经典案例,媒体们纷纷涌来对他进行采访。
除了好奇崔光兴如何以这样矮小的身体脱贫致富之外,人们还很关心三兄弟之间的关系。
按照当地的习俗,兄弟之间一起生活只维持到娶妻生子为止,当兄弟们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就会分家,各自过自己的生活。
可是崔光兴三兄弟陆续成家已经二十多年了,直到现在还是生活在一起,过着十口大家庭的生活,这令人们感到不解。
面对这个问题,崔光兴总是笑着说:“我们三兄弟就是一家人,分不分家都不重要了。”
确实,在父母去世之后,崔光兴作为哥哥,承担起了父亲的责任照顾两位弟弟。
他跟弟弟之间的感情既有兄弟之情,也有一部分父子之情。
有钱之后,崔光兴一家人盖了一栋两层的小别墅。
三兄弟三家人住在这栋别墅里不仅绰绰有余,而且比单独出去住要更加热闹。
大家团结在一起,奔着更好的日子往前进,这样不分家,自然比分家更让人感到快乐。
也祝福崔光兴一家人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年比一年好,过得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