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开会,与数日不见的C坐在一处,开始前,与C闲聊,因讲起孩子教育,C拿出手机,推荐了一篇网文。有一点特别触动内心。大意是,你是孩子的母亲,不是以法官的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不是要做道德、正义、公理的代言人……
而我常以法官、公德的代言人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本来的想法是:是非观念要从小培养起。所以,不仅平日跟孩子讲相关的道理,就是孩子情绪激动时,仍然并且更加强调这类的道理。结果是,平日,孩子情绪稳定时,大人说什么,孩子都痛快愉悦地接受。但孩子犯错误或者与我起冲突情绪激动时,越讲道理,孩子越反感,往往那时,母子的冲突因为孩子的“不可理喻”不认错而升级。大人生气,孩子哭。彼时,自然谈不上教育孩子了。
娃是个敏感的孩子,往往母子间的争执停止好一阵子,情绪才能渐渐平复。之后,再与孩子说理,孩子也能接受了。往往事后,我便后悔,不该先发火,有话与孩子好好说才是。
只是,又有些拿不准,有些时候,孩子明明是在讲歪理,不纠正他,难道还顺着他么?一纠正,又起了冲突,讲道理孩子也听不下了。
看到微信这段话,忽然明白了些,又想起五年前的一桩旧事:娃与小表哥争吵,我要给他们断官司,同学D刚好在场,D见我要给孩子掰理,马上拦住我,“别跟孩子讲理。”当时还不能理解,但D特别会带孩子,我知道她一定有道理。本来要事后请教的,但那几日都忙,几日后,我便离开杭城,这事也就放下了。
如今想来,D的意思就是微信这段话的意思。
我想,这段话大概并非不让家长给孩子讲正确的道理,而是强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
无论什么事情什么情况,家长是孩子的父亲母亲,是他最亲的人,对他最好,最值得他信任,也最是他依赖的人。作为家长,你应该最爱你的孩子,这是第一位的。世间其他所有关系,任何道理,都应该是由此派生出来的,自然要往后面排。所以,不管碰到什么事,让孩子知道,你爱他,是站在他一边的。只有孩子确定了这一点,才能接受你的说法,你的道理。也才能在满身满脑子的感情世界中找回些理性,承认爸妈说的是对的,是为我好的。
而我从前的做法,因为急着教孩子正确的道理,即使站在公允的立场上,也往往在一开始便和孩子处于情绪对立的状态上。自然越讲道理越讲不成道理。
比如有次孩子与同学有点小磨擦,回来便说某某不好,下回他要如何如何,我给他讲各自的错误,要他胸怀宽广,他还振振有词地犟嘴。还说我就知道向着别人,我说了类似担心他这样计较长大后会遇到困难的话。两人说了半天,都有些沮丧,孩子没从我这里得到支持,我则气恼孩子的斤斤计较。
现在回头看,还是作为家长的我太急了,孩子并非真的是非不分,他回来说的话,基本上算是情绪的一种发泄,而我对他泄愤的话过于认真了。他说给我听,是寻找情感上的安抚,并不是要听我再讲道理,可是偏偏我又没给他抚慰,自然他就感觉自己没受重视。我再给他讲道理,有时还批评他,说别人的好,他自然是听不得的了。本来寻找安慰的心没能如愿,又和妈妈起了冲突,难免伤心地哭了。
前两日,他因为一个概念差两个字被老师罚写了一百遍。回来告诉我,“我生病没去上课,老师又不是不知道。”儿子哭着说,显然很委屈。
我把他抱进怀里,“但咱们既然去上课了,就算是自学明白了,要是不会,可以问老师呀。你没问过,老师就当你会了呗。多写几遍,记得就牢了。下回咱们用心些。概念就得一字不差呀!老师做得也不对。但是咱们也没损失什么,就是多写几个字呗。”
一定是妈妈的怀抱让孩子心里平静下来了,我那天大概就说了这样几句话。又亲了亲他,孩子马上就不哭了,自己念叨了几句,就很轻松地把事情放下了。没过五分钟,孩子就高高兴兴地拿了常玩的小棍,自己玩去了。
晚上,爸爸下班打算再安慰一下孩子,才发现,孩子早不把这事当事了。那一百遍,孩子也没负担地完成了。
后来我们问起,孩子还把自己和一同挨罚的同学的完成情况当成有趣的事讲给我们听呢。娃这位老师,可是对孩子很厉害的一位老师,娃又是个胆小的孩子,这件事,最后能让娃一笑置之,不能不说妈妈的拥抱很有作用。这也印证了刚刚那条微信上的意思:先是母亲,然后才是说道理的人。
我要记住这一点,尤其是孩子情绪不稳定时,更要让孩子先感觉到妈妈的爱。至于道理,何必急在一时?事后再讲,效果更好。
(201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