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基因、文化与性别
(一)自然天性和后天教养对人类的影响
1.演化心理学家研究自然选择如何使那些有利于基因延续的行为特性保留下来。尽管人类演化的部分遗产是学习和适应能力(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演化的观点仍然强调人类天性中共有的亲缘关系。
2.文化的观点强调人类的差异性——用以界定群体并代代相传的行为和思想。不同文化在态度和行为上的显著差异表明,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其实是文化规范和角色的产物。
扮演社会角色会内化自己的行为。较高的社会角色会更加优秀,较低的社会角色会削弱自我效能感。角色互换有助于理解对方。
然而,跨文化心理学家也试图寻找人类“内在的统一性”。例如,尽管不同的文化存在着差异,但是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社会规范,如友谊中的尊重隐私和反对乱伦等。
(二)性别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1.女性通常更关心他人,表达更多的同理心和情绪反应,以及用更多关系性的词汇描述自己。
2.在世界已知的文化中,男人一般拥有更多的社会权力,且比女性更可能实施身体攻击。
3.男人渴望并且会发起性行为,而女性的性行为通常是由强烈的感情引发的。
(三)演化与性别:与生俱来的行为
1.演化心理学家提出,演化决定两性行为差异的理论,比如攻击行为和性活动的主动性。他们认为,自然界中的择偶行为要求男性对女性,尤其是那些具有较强生殖力生理特征的女性,更加主动,而且要求男性通过攻击和支配行为来与其他男性竞争。女性由于生殖机会较少,所以会仔细考虑男性保护和抚育后代的能力。
2.批判者认为,演化学派的解释是事后推测,而且无法解释文化多样性。同时,他们也怀疑是否有足够的实证证据支持演化心理学家的理论,担心这些理论会强化不合理的男性刻板印象。
3.尽管生物因素,如雄激素和雌激素,在性别差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社会角色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天性赋予了我们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杰出能力。
随着人类进入中年甚至老年期,性别差异减小:女性变得更加独断和自信,男性则更多地表现出同理心,更少地支配他人。原因是:激素变化;角色需要。在求爱阶段和为人父母的最初阶段,社会期待会使两性重视那些能增强他们角色的特性。随着成年早期角色的结束,两性会更多表现原先受到限制的特性,更加双性化。
(四)文化与性别:文化塑造的行为
1.性别角色(对两性不同的行为期望)表现出了巨大的文化和时代差异。
从1960年到2011年,美国医学院的女学生比例由6%上升至47%,法学院则从3%上升至50%。
2.儿童受到的文化影响大部分来自同伴
发展心理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在同一家庭长大的孩子之间的差异和从众多家庭中随机抽取的两个孩子之间的差异一样大。
来自兄弟姐妹研究的证据表明,基因的影响大约只能解释个体(性格、价值观、习惯等的)人格特质差异的50%,共同的环境影响(包括家庭)能解释0至10%,其余40%至50%是受同伴的影响。
孩子常会受到比他们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同伴的影响,而这些孩子再从比他们大一点的孩子身上学习,直到那些与父母同属一代的年轻人。
在人类社会和灵长类社会的文化中,变化往往都来自年轻一代。因此,文化传统在延续中变化着。
(五)基因、文化与性别各自的影响
1.生物和文化解释并不必然相互对立。实际上它们会交互作用。
2.个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至少表现在三方面:
个人对既定情景的解释和反应存在差异;人们会选择对自己有影响的环境;人们会创造自己的社会环境(如果期待某个人富有敌意,就会引导那个人朝这个方向发展)。
后记:人类是社会塑造的被动产物抑或是塑造社会的能动主体?
把自己视为自由的能动者,把他人视为环境的受动者。这样我们看待自己时会更强调自我效能,与人交往时我们会寻求理解和追求社会变革。事实上,大部分宗教都鼓励我们对自己负责,克制评价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