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这样的冲动?想阻止时间的流逝?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想好好利用每一天,可晚上睡前回看的时候,却发现忙碌的一天收获甚微。
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想大喊一声“时光你慢些吧”,可它自顾自的流逝,丝毫不在意你的挽留。
你可能和我一样,尝试过很多种时间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比如“番茄钟”,要事优先,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多任务并行的方式提高效率,最后还不忘提醒自己要深潜等等。
你乐此不疲的尝试,一番折腾之后,也许有效,发现自己有所改变,但是大部分人是焦虑不降反增。为什么呢?因为你越发觉得无法管理时间,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时间它仍自顾自的飞逝。
既然时间不可管理,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本《把时间当做朋友》推荐给你。把时间当做朋友?这个名字就很有特点吧!我一直认为时间是敌人,因为“岁月是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怎么能和它做朋友呢?
真是很新颖独特的用词,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作者李笑来老师给这本书的定义:
他是这样说的:这本书不是时间管理书籍,不是成功学,不是心灵鸡汤,不是讲大道理的书,更不是一本随随便便翻翻就可以的书。
那你一定很好奇,它到底是什么书呢?
先不着急回答,先看看这组数据,2009年6月出版,至2017年12月,已经印刷26次,共计39万册。不难看出,他在读者心中的地位有多高。还有,你在李笑来老师的网站还能找到这本书的电子版,无私分享,让我不禁心生敬畏。
这本书虽不是时间管理书籍,尽管它的内容包括任务管理和常见时间管理技巧的相关内容,但是他主张时间不可管理,人是没有办法管理时间的,时间也从不听任何人管理,它只会自顾自的一如既往的流逝。我们要管理的是自己,而这一切都靠积累。
改变自己,开启心智,让自己能够用最可能准确的方式思考、观察、记录、分享和行动,那么你的时间会拥有不同的质量,生活也将得到改善。
我们在提高思考能力之后,才会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也就只有这样时间才是朋友,否则他就是敌人。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管理时间的方法,比如,决定的事情马上付诸行动,通过任务的并联提升效率,通过记录时间的开销来规划时间,这些都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让我更有信心去把握工作的脉络,得到较为满意的预期。
另外一个感悟就是思考!做大脑的主人,用进废退。以前是个脑子动的少的人,觉得就算我有意见最后也不会说服别人改变,所以慢慢就不发表意见。没有想自己要去改变环境,去表达自己。这是我需要反思和提升的地方。脑子好久不用,感觉锈住了一样。通过阅读,慢慢让自己走出来,开启新天地。
希望你有时间能打开这本书,跟随作者的脚步,找到问题的根源,找到自己改变的希望。
我是江畔月,在与时间做朋友的路上,与你同行,谢谢大家!
【摘抄金句】
只有学会正确地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
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
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不再让自己跟着感觉走,成为大脑的奴隶,而是翻身做大脑的主人。
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维方法,思考模式)。
给我什么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要不断想办法,运用心智的力量去识别那些死循环和恶性循环,然后在好像不可能的情况下跳出去。出者存,困者亡。
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恶性循环。
基于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的记录更为详尽。
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为重要。
如果想要改变自己,或者对自己目前的处境不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应该会带来改变的任务,然后去做就是了。
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
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做一个用心的人,要用心做事,因为这世界其实也有“心”。
所谓的“情商”,从,根源上朴素的看,还是思考能力问题。
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作为整个社会的一员,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有时候整个社会向他灌输的观念可能是错误的。
“博学”背后的真相是——有意识地积累。
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在确定他们是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稳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