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复杂度和自变领导力
基于罗伯特.凯根教授的成人发展理论,我于2014年发表的一篇《发展VUCA自变领导力》的文章中提出了“自变领导力”的概念。因为,诸如“远见”、“创新”、“变革”、“教练”等一系列高难度的领导力表达需要一个人到达“自变”的头脑状态,才可以充分释放。人所表达的能力/领导力实际上是我们的“头脑复杂度”的展现方式。如同苹果iPhone手机,其核心就是iOS操作系统,每一次苹果iPhone手机的升级,首先伴随的就是操作系统的升级。在更高的操作系统基础上,更强大的软件应用和更强大的硬件才能够被最大化的发挥出效能。假设你现在给iPhone8手机装上用于iPhone第一代的iOS系统,估计那些最新的软件和硬件都是无法正常运作的。同样的道理,我们人的头脑就是我们的操作系统,凯根教授将其定义为五个级别,(如果细分,可以分为21个细分阶段),大部分成年人会分布于四个阶段(以我为尊的头脑、社会化的头脑、自主的头脑和自变的头脑)。而人展示的能力就如同一个个软件App一样,也有其高低难易的差别。我们不会期待让一位少年展现强大的变革能力,因为他远没有到达理解变革的年龄和具备相关的知识经验,更深层次的是他并不具备实现变革所需要的“头脑复杂度”。因此,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能力表达水平推断他的头脑复杂度(凯根教授推荐的头脑复杂度评估方式是SOI主客体面谈评估法)。反过来,如果我们希望达成更高的头脑复杂度,就应该去修炼那些更加有难度的领导力和能力。本文就是要探讨,如何通过教练(一种高度自变的领导力)来促进我们的头脑升级,接近或者达成“自变”的状态。
自变的含义
自变的英文是Self-Transforming。谈到自变,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人可以自我改变。我们都知道,人其实是很难自我改变的。因此,能自我改变的人和事物往往会受到人类的推崇。化蛹为蝶就是一种自变,这样的蜕变往往被人类看作是一种升华和向更自由状态的一种跃升。周星驰的电影《功夫》中就有化蛹为蝶的镜头,描述了功夫高手突破到达超凡境界的状态。凤凰涅槃也是一种自变,浴火重生从痛苦中再生和升华。岗仓天心在其《茶之书》中的最后章节介绍了日本的茶道大师千休利不畏权贵,最终引刀自杀的故事。这样的自杀至少从作者的角度不是厌世的放弃,也不是畏罪而亡,而是一种生命的自主选择,是一个人的思维境界达到了自变的状态才可能采取的果敢而决绝的行动。
我们当然不需要在生和死中体现自变,自变的头脑状态可以通过辩证的思维方式,更加宏大和长远的视角,在观点的流动中获得感知和体现。
大体上,接近或者达到自变状态的人们会有如下一些特点:
1. 具备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的能力,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的复杂性,能看到更加深层次的多元因果关系。
2. 因此,具备自变状态的人的观点中可能没有绝对的对错和绝对的标准。他们的观点有“流动”的特质。这样的状态投射给那些没有达到自变状态的人的心目中,可能会被认为是善变的,或者是不确定的。这样的状态可能来源于具备自变头脑的人更加善于观察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挑战,或者来源于他们对于不同观点的综合判断以及适应能力。
3. 要做到上述的状态,具备“自变”头脑的人往往有挑战自我假设的内在能力。 他们有能力看到自我的观点和判断背后的假设,以及愿意不断尝试挑战这样的假设是否经得起考验。在自变者的头脑中,没有永恒的真理,只有不断的求证和探索。
4. 自变头脑的人是最容易逼近“无我”状态的人,由于上述的一些特点,如流动的观点,不断调整的假设和对于事物的多角度、多因果观点,他们比较容易放下自我的观点、想法、欲望和人际需求,从而表达出“无我”的状态。你很难攻击一个具备“自变”头脑的人,因为他们并不坚定的维护自己的观点,他们甚至有可能很容易认同你的观点,哪怕你的观点最初和他的是矛盾的。
为什么需要自变
凯根的学生,珍妮弗.贝格(Jennifer Berger)认为“自变”的头脑可能是一种礼物,是人们面对后半生更多出现的痛苦和悲伤(如父母亲人以及好友的生病和故去)以及了解到人生很多事情无法实现的一种妥协。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达成“自变”的状态,这样的人即使在专业人群中也占比不到1%。作为现在人类可以观察到的最高境界的心智模式, “自变”的模式无疑是值得追求的一种智慧模式。特别对于领导者而言,随着社会商业环境的不断复杂化,“自变”毫无疑问是一种更佳的头脑应对模式。而我们已经见证了,那些具备“自变”头脑的人,通过展现强大的变革、创新等领导力,正在推进人类的发展,带领人类进如新的境界。乔布斯、马斯克、任正非、张瑞敏就是这样的自变领导者。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世界中,存在更多的上述这样的自变领导者,整个人类社会、国家、你所在的组织和公司都会变得更加优秀、 更有活力和更面向未来。这也就是我们一直期望帮助组织中的领导者提升“头脑复杂度”,达到“自变”状态的根本原因所在。
通过教练来实现自变
通过对比教练的模式和自变的状态,我们可以判断,高水平的教练就是一种自变的状态。而一个人通过学习和践行教练的模式,可以帮助自我迈向“自变”的心智状态。
我的一个朋友谈到他的老板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教练,可以熟练的应用教练技能。但这位老板本人却容易经常情绪失控。这让人有一种矛盾的感觉。当教练去帮助别人管理情绪时,自己却常常情绪失控。这样的教练显然还停留在技能模式的层面,是没有达成自变状态的。也就是没有做到纯粹的教练。
纯粹的教练状态
有一个玩笑说,如果屋中有十个教练,那么就会有十种不同的对于教练的定义和理解。我比较认同我翻译的《成就卓越教练 Managing Coaching at Work》一书中,对于教练特征的概括性描述:
-教练不是指令性的
-教练旨在帮助受教练者达成他们的目标
-教练会引导个人清晰的挖掘、反思、思考各种选择,并决定他们真正想要采取的行动
-教练是有目的的-它并不是随心所欲的闲聊,它具备明确的开始和结束
-教练促发个人远离工作的舒适区域,帮助他们探索自身的内在潜力
从这些状态可以看出,高级别的教练状态并不是期待和要求别人去改变,而是放下自我的思维模式,站在对方的角度,创造氛围,让接收教练的人可以自我改变和提升。教练最好不要抱着让别人改变的想法,哪怕这些想法有多美好。而是要放下自我(这需要充分的自我觉察),进入对方的头脑模式中,站在受教练者的角度,让对方理清思路,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并触发对方的自愿行动。
如果教练展开教练活动时,希望受教练者按照自己的意图改变,那就不是纯粹的教练,而是指导、咨询或者是一种有技巧的命令和安排。
之前看一个电视采访,李娜的网球教练就说过:“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李娜忘却场外的观众。” 他不是去教授李娜技巧,也不是想改变她的情绪和思维状态,而是通过创造一种环境, 让对方自然进入更佳的竞技状态。
因此,不评判(Non-Judgmental)一直是教练的核心原则。不评判就是放下自我,放弃自己的观点和假设,从而可以从接收教练方的角度审视环境和问题,创造一种放松的方式。
要达成这样的状态, 觉察和责任感是关键。《高绩效教练 Coaching for Performance》一书的作者-也是GROW模型的提出者-约翰.惠特曼爵士就认为,“如果缺少了觉察力和责任感,以及提问技巧的情况下,GROW模型的价值将十分有限。”
在他的教练特质列表中,教练应该具备:
- 耐心(Patient)
- 超然 (Detached)
- 支持 (Supportive)
- 感兴趣的(Interested)
- 好的倾听者(Good Listener)
- 多维观点( Perspective)
- 觉察力 (Aware)
- 自我觉察(Self-aware)
- 专注(Attentive)
- 记忆停留(Retentive)
而不应该借助
- 技术专长(Technical Expertise)
- 知识(Knowledge)
- 经验(Experience)
- 信誉(Credibility)
- 权威(Authority)
可以看出,列表的上半部分都是那些没有自我武装的,轻松帮助我们进入受教练者的内在世界的特质,而下半部分则是一些我们固有的技能、知识和观念,这些我们拥有的知识、技能、身份和信仰都是我们给自己逐渐树立起来的壁垒,很难自我放弃,也就形成了真正教练时的障碍,让你无法和对方连接和进入受教练者的世界。
惠特曼爵士在他的书中讲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由于人手缺乏,他邀请两位滑雪教练来帮助他展开网球教练的活动,结果却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这两位滑雪教练教授网球的表现比专业的网球教练还要好。惠特曼将此界定为“知识的陷阱”,当我们具备网球的专业技能,并认为自己是专家的时候,其实我们的思维已经被限定,陷落到了知识给我们搭建起来的陷阱中了。
对于教练和接受教练的人,教练都更加适用于马斯洛需求层次达到自尊状态以上的人。从与之对应的头脑复杂度而言,教练应该更适合于于心智模式达成“自主”和“自变”状态的个体和团队。
教练和被教练并不适合于心智模式还在较低层次的人。当青少年学习的时候,被告知、给予恰当的评判指正、给予一定的约束和压力往往是必要和适当的。而对于已经形成自我价值和自我观点的成年人,或者在某个领域已经有一定认知的职业人士而言,教练的方式可能会更加有效。
通过教练来实现自变
因此,当一个人学习教练时,无论是通过GROW的教练模型展开提问,还是学习聆听、不评判、觉察自我和他人,都是一种朝向“自变”的修炼。执行教练本身恰恰锻炼了多个“自变”的要素,和我们上文中谈到的“自变”特征不谋而合:
1. 多维度、多因果的考量问题:教练首先需要站在受教练者的角度考量问题,同时,在探讨问题解决方案时,通过深度挖掘和多角度探讨可行方案,逐渐建立多维度,深度因果的分析和判断。整个过程可以帮助教练本人逐渐培养自己的多维度考量事物的能力。
2. 促进观点的流动,而不固执于某些自己的或者他人的观点:教练的过程需要考量多个不同观点,分析、接纳、反馈不同观点的过程会帮助教练建立在不同的观点中流动的本领,甚至帮助教练本人冲破一些思维方面的束缚。
3. 觉察和挑战自己和他人观点背后的假设:深度的教练永远需要突破思维的边界,这需要不断挑战自己和他人观点背后的假设。没有永恒的正理,在不断的探索中教练可以帮助受教练着认知自我,明确人生的意义。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
4. 放弃自我的观念和欲求,进入对方的思维模式,达成“无我”的状态:通过不随意评判,坚持自我觉察的锻炼,有效的教练逐渐会放下自我,走向“无我”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