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想起故乡,总会勾起内心深处的回忆,令人心动不已。纵然时过境迁,光景不再,发生在故乡的故事却依然清晰如昨,温馨动人的田园生活画面使人心生眷恋,多年过去,故乡已变了模样,我也变了模样。离开故乡的十年间,我辗转于各地,读书、生活,却始终没有找到一处像故乡那样给足我情感寄托的地方。故乡带不走,却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乡愁说不出,却也深深藏在你我心中。而作为一名规划者,我理解的所谓乡愁,便是令你难忘的小小细节。
细节一:透明瓦片下的小女孩儿。
众所周知,南方的民居大多为坡屋顶,这是由于南方降雨多,坡屋顶则有利于雨水的快速导流排除,而关于坡屋顶的另一特点却容易被人忽视,那便是零星分布于屋顶的透明瓦片。这种透明瓦片不仅可以增加室内采光,还能因为阳光的透射减少室内潮湿的状况。其次,透明瓦片堪称小型天窗,蓝天白云尽收眼底。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天窗”照射在酣睡初醒的小女孩身上,开启一天的童年奇幻之旅。
细节二:爷爷的晒谷场是我们的游乐场。
大门面朝正东方,从里往外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坝前靠左的一簇茂密的竹林。紧接着间隔适中的梨树桃树樱桃树在竹林旁随意分布着。再往前是一汪明澈清冽的池塘,而晒谷场则位于池塘的另外三面。略显强烈的阳光在门前竹林的遮挡下也变得强度适中,并且变得细碎,活泼而灵动;一阵微风拂来,竹梢尽情摆动展现它婀娜的身姿,惊了在此停歇的鸟儿,水面闪烁着金黄色的粼粼微波,池塘里原本安静游泳的鸭子们顿时兴奋了起来,又是齐声“高歌”拍打着翅膀,又是一溜烟窜入水下,好不热闹。回头来看,所有布局似乎没有经过刻意的设计,却又是如此的恰到好处。池塘不仅具可观赏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为周围的水田提供灌溉水源,而环绕其外围的晒谷场位于南、北、东三面,与房屋院坝将池塘包含其中,每处晒谷场均可充分接受阳光照射,且通风良好,保证了粮食风干所需的条件,还满足了晒谷场与粮仓(一般在家里)之间距离的潜在的原则——就近原则,从而减少农户晾晒粮食的路程。夏天,爷爷把剥好的玉米粒倒在晒谷场上形成几座小山,我和小伙伴们便兴致勃勃地开始了“移山”的游戏。
细节三:难得一次下雪了,我们靠着竹子过冬。
生在南方孩子自然不会竹子感到陌生,它可以分布在我们房屋周围的任何角落,不需要肥沃的土地,每一簇都是那样碧绿挺拔。苏东坡先生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想而知,从古至今竹子在乡村生活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竹子有很多妙用。别的不说,它优美的身段就会让你移不开眼,纤细的竹叶,一年四季常绿,一看到便让人感觉心情舒爽。繁茂的枝叶不仅可让你乘凉,还可入药,用作药引子,柔韧多变的躯干可用来制作各种各样的农用工具,清脆的竹笋给你一道可口的农家菜。下雪了,我们去捡来干燥的竹根生火取暖,烤上几粒花生,美味,妈妈坐在一旁给我们做开春要穿的布鞋,连鞋底都是竹子纳的,下雪很冷,但我们的心是暖的。故乡的生活便是这样,我们被大自然养育着,用智慧去探索生活的意义。
细节四:隔壁陈二婆家的饭永远比我家的好吃。
串门,在我记忆中太深刻了,在家乡,无论大人小孩总免不了要串门。唠个磕,帮个忙,我们乐此不疲,谁家要是办个事,大家都忙活着去招呼,邻居之间往来密切,气氛很是和谐。
而与之恰恰相反的是,如今城市邻里关系每况日下,住同一层楼对门的两户人互相不认识的情况也是再正常不过。那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笔者以为,这跟人所居住的环境密不可分。就是否适宜于人居住这一点来说,恬静的乡村很大程度上优于高楼耸立的城市。阳光明媚,花开鸟鸣,空气清新,生机盎然,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人的心情自然也会随之变好。相比之下,电梯公寓就显得格外呆板,没有生气。再加上乡村与城市各自的生活节奏大不相同,一个慢一个快,这样的差别导致不同环境下人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都是不同的。其次,房屋的间隔,密度等也是影响人们居住舒适度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住在城市里,大家都是非亲非故,再加上居住空间封闭,人际交往相对困难,而在家乡,周围的邻居大多数跟自己家都有点亲戚关系的,几代下来都是熟人,有了这个基础,大家相处起来更加愉快。所以呢,就算小孩子厚着脸皮去别人家蹭饭,也是蹭的自家人的饭。
乡愁,是清晨公鸡的打鸣声,是屋旁的涓涓流水,是会“割耳朵”的那轮明月,是山坡上大片的棉花地,是让人垂涎欲滴的红樱桃……而要想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除了在城市规划时将城市整体环境提升一层次,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的同时做到风景优美,适宜居住,还可添加一些“乡愁”的元素,让你一看到便能想起那个让你魂牵梦萦的地方——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