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读于17年的开春2,3月份,《被讨厌的勇气》是暑假带娃的空隙7,8月份读的。读过之后两本书都非常有感触,可是因为忙东忙西,也没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直到今天。但因为书读过已有一些时日,所以只能循着记忆,将最深处的感受留下来。
这两本都是偏心理学基础方面的书,《家》是武志红老师的经典著作,他的书我几乎都读过,从《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到《为何爱会伤人》等等,但最爱的还是这本家会伤人。当时读的时候印象中因为太有共鸣,大概几天就看完了,后来又重读了二遍。而《被讨厌的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总结,仿佛为我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对未来的内心和人生似乎有了更坚定的信念。而自己想将这两本书作为比较,是因为两本书有很多共通之处,但似乎有着诸多不同。
那天一个朋友群里说起《家会伤人》这本书,有个妈妈说当时陪着她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湿了多少张面巾纸,把我也一下子拉回了读书时的场景。为什么一本会让一个成年人如此的引起共鸣,如此的投入?因为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童年的自己,幼小无助的自己。武志红老师在很多书中都提到过“原生家庭”这个概念,而这个词也在现在成为一个极其流行的词,成为我们很多事情的缘由。因为上一辈父母的关系,家庭的状态,社会的状态,我们这一代人似乎很多人都带着伤害长大,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于是我们带着“原生家庭”的影响恋爱,结婚,生子。武老师在书中提及了很多因为童年的错误而最后在恋爱的亲密关系,或是家庭的亲子关系中难以平衡的实例。而后武老师也从很多角度提出了如何在培养下一代的时候做的更好,比如怎样建立更好的夫妻关系,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如何活成一个具有存在性安全感的个体等等,非常受益。因为书读过有点久了,就不一一列举。
但读了大概的几个月里,我都内心无法平静,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原生家庭”的影响已经在那里了,我们可以去为了孩子去改变,去自省,去给他创造一个更加安稳和平静的家庭环境,这样很好,但是也很难。因为我们的内心不是一座天平。不如我们先试着去“和解”。和过去和解,和自己和解,和父母和解。选择原谅才能获得新生。试想我们的父母一辈,他们生活和生存的环境能好到哪里去呢?他们也许没有父母双亲将他们养大;也许家里兄弟姐们很多,连温饱都成问题;也许受教育的程度非常有限,或者根本没有;也许婚姻不是自由恋爱,而是随便找个人过了一辈子;又也许颠沛流离,只为生存下去。这样想,我们对父母就没有那么多要求,因为以他们的见识条件,以他们所受的教育,以他们对于事物和世界的理解,能提供给我们这样的环境已属不易。就这样他们将我们也养大了,而且大部分人还养的很好,而如今他们也老了。内心和解了,便可以以一个更加宽容的心态去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处理过去,以一个更加积极的心理去面对未来。在已经发生的基础上,尝试最好的解决方式,而不是抱怨,哭泣,这不是更好吗?这时候我们再用上武老师所有的方法去改变,去对待我们的家庭和孩子,爱也一定会更好的建立。而如何和解,如何看开,《被讨厌的勇气》就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版本。
《被讨厌的勇气》副标题《“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作为阿德勒心理学的入门之作,简单易懂。其实在最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个人非常的不喜欢,甚至曾一度想放弃,但是后来却越来越吸引人,并且成为我内心的标杆。首先这本书整本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全书所有的章节都在一位”哲人“和一个”青年“之间的对话展开,刚开始读觉得特别难以适应。其次这本书的观点与武志红老师的几乎完全背道,也是我初读时难以接受的地方。
武志红老师强调”原生家庭“的影响,强调过去对现在的影响,而阿德勒却明确否定心理创伤,认为其并不存在。认为”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哦好吧,当时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心里想,一定有很多人想骂人,有很多人想哭了。但好在阿德勒心理学是极其积极的心理学,无数个观点指导你如何积极。因为太多正面观点了,几乎整本书都被我划了下来,在此列举一二。
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活着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我对此的理解是,不论过去的影响是好是坏,都是既定事实。你选择赋予它前进的意义,它便是正面的,而你选择赋予它弱视的意义,它便是脆弱而悲观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倾我们所能去生活,去获取力量,选择我们让们快乐的那部分,摒弃让我们悲哀的那部分,对于不能消化的,选择释然,改变,依靠自己或者依靠外来的力量。总之给过去赋予重生的力量。
另外阿德勒对于人际关系也给了很好的解读。他认为“毫不讲理这件事情是上司(上司乱发脾气)自己应该处理的课题,既没必要去讨好,也没必要委屈求全,我应该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而且阿德勒认为只要做好自己了,别人也能够感应的到,随着自己的改变,对方也会发生改变。我想这一点在处理夫妻,亲子,朋友多种关系中都是实属难得的意见。不卑不亢,既不操纵他人,也不让别人操纵自己,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所有的关系都会变得温馨。
最后再摘录几段《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中自己非常受用的句子与大家分享:
1. 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
2. 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时期,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3. 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4. 首先让其接受“现在的自己”,不管结果如何,首先让其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
5. 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
共勉!再次感谢两本书的作者赐我力量!